慈禧爲什麼能讓一些權傾天下的男人聽她的擺布?

勈說


慈禧掌權時,誰是權傾天下的男人呢?並沒有,因為,當時滿清政府存在一位權傾天下的女人,而她就是慈禧。所以,並不是慈禧擺佈了權傾天下的男人,而是權傾天下的女人控制著滿朝文武百官。

古往今來,母憑子貴的例子太多了,但或許最好命的莫過於慈禧了。儘管在大好年華守寡,但由於自己為咸豐帝養育了唯一一位未曾夭折的皇子,因而以聖母皇太后的身份避免了打入冷宮的悲慘命運。

不僅如此,咸豐未及下葬,慈禧便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了辛酉政變,除去了以肅順為首的八大顧命大臣。此後,垂簾聽政的慈禧逐漸掌握了清王朝的至高權力,得以號令文武百官,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無冕女皇。

經過辛酉政變,即便有大臣對慈禧心懷不滿,但也不敢輕易顯露。畢竟,連肅順等人都敗在了慈禧手中,還有誰能與之抗衡呢?而且,慈禧手中握有先帝遺詔和印信,反對慈禧,就是公然造反。

如果同治不曾早亡,或許慈禧也就順勢讓權頤養天年了,然而原本被寄予中興之君的同治,卻在十九歲時染病身亡,使得慈禧再次操縱權柄,至死方休。

在清史學界,素有“同治中興”之說。儘管同治皇帝未曾做出過多少具有實質性意義的決策,但洋務運動終究是在同治時期興起的,並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而正當朝中文武滿懷期待時,這個少年天子卻染病而亡。此後,慈禧再次選擇載湉繼承大統,確定年號為光緒,自己繼續垂簾聽政。

也正是因為同治的早亡,使得慈禧得以再次操縱了滿清政府的權柄,並且直到自己去世,都未曾有一絲一毫的放鬆,一直是滿清政府最高權力的擁有者。

明清時期,是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發展的頂峰時期,皇權至上的情況下,群臣自然唯命是從。

隨著君主專政的不斷強化,臣子效忠的不在是個人,而是“權力”本身。從這一角度來講,垂簾聽政的慈禧,本身就是權力的化身,她控制著皇帝,並以皇帝的名義操縱和管理天下,一切都那麼順利成章。

正因如此,即便慈禧是一介女流,但由於位置特殊,自然可以支配一切臣子。當然,隨著晚清政府的逐漸沒落,一些封疆大吏也開始打起來自己的如意算盤。尤其是以“東南互保”為標誌,清廷的控制力已明顯減弱。

所以,要理解這一問題,必須要從古代皇權發展過程來認識。而正因慈禧是佔據了清王朝至高權力的女人,是當之無愧的權傾天下之人,才得以駕馭滿朝文武。


碣石樵子


感謝頭條,慈禧如何讓權傾天下的男人們聽話,這是個好問題,先有曾國藩,恭親王,後有李鴻章,光緒。慈禧的確都牢牢掌控他們,那原因是什麼呢?

第一條,慈禧有大義的名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慈禧有統治的合法性。慈禧沒有像武則天一樣稱帝,把朝代改姓葉赫那拉,她一直以愛新覺羅家的兒媳婦自居,就是幫著婆家照顧產業,也一直兢兢業業,同時歷史中也常有垂簾聽政的傳統,所有勢力也可以接受這種方式。

第二,她創造了滿清最後的輝煌,她消滅太平天國;支持洋務運動;參與國際貿易(雖然是被迫的),極大改善清朝財政狀況;初步建立近代化軍隊;戰平法國,新疆戰勝分裂勢力;更是建立初步的外交體系,與列強有了相對平等的外交關係;在甲午戰爭前讓中國在國際中可以以帝國自居……作為第一領導人她的功勞無法抹殺,雖然現在對她的功績頗有爭議,但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無人能比她做得更好,自然得到所有勢力的敬服。

第三,慈禧是個好領導,慈禧心機深沉,人情練達,雖然文化不高,但管理天賦極高,她可以知道每個勢力,每個人在想什麼,想要什麼,什麼東西可以控制他們,她親手構架了一個互相制衡,彼此依存的政治體系,直到她死後這個體系才徹底崩潰,也讓清朝崩潰。

最後總結,她統治清朝半個世紀,不用孃家人,不搞特務政治,不殺人立威,無論滿漢文武,朝中竟無一人敢反對其統治,如果不靠妖術,就只是因為能力了!



俺還很年青


人都貪婪,誰都封官許願!再者慈禧有殺一儆百之手段,也有洞察秋毫之本領!她不露聲色地安插在各衙門之耳目,她第一時間掌控官吏之動態!所以她能權衡達官起伏,牢牢抓住權力與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