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錢顧家務農「三不誤」——「扶貧車間」助力脫貧攻堅的甘谷探索

中國蘭州網10月13日消息 今年,在廣州打工整整20年的張美菊,回家了。

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她決定不再離開。因為她在家門口找到了一份和廣州近乎一樣的工作——在製衣車間縫製衣服。

每天上午在車間上班,中午早早地回家給孩子做飯——這樣的生活,對於張美菊來說曾經是一個夢想。

夢想的實現,緣於“扶貧車間”的探索與建立。

今年,甘谷縣立足勞務輸出大縣的實際,在有基礎的鄉鎮和村引導建立“扶貧車間”,讓貧困群眾掙錢、顧家、務農“三不誤”。隨著5月14日全省首個“扶貧車間”在甘谷縣揭牌,甘谷縣已陸續建成運營“扶貧車間”45家,帶動群眾就業2778人,其中貧困人口1142人。

“我們把‘扶貧車間’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實現了扶貧由‘輸血’到‘造血’的轉變,打通了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的新渠道。”甘谷縣縣委書記申君明說。

全省首個“扶貧車間”的背後

在縫紉機急促的轉動聲中,羅豔霞正在縫製衣服。

從農民到工人,從靠天吃飯到拿計件工資,從一個月800元到2500元,僅僅幾個月的時間,羅豔霞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這一切,都得益於村裡的“扶貧車間”。羅豔霞所在的大莊村距離甘谷縣城有近1個小時車程,自然條件差,缺乏增收的門路。這些年為了脫貧,大莊村做了許多嘗試:種植中藥材,規模上不去,帶動力不強;發展養殖,既缺技術,又高風險,還距離市場太遠,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大莊村的情況,在甘谷縣其他村也存在。作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3年甘谷縣共有貧困村195個,貧困人口16.62萬人,貧困發生率29.5%。

在種植養殖都行不通的情況下,很多群眾被迫外出打工,勞務經濟成了甘谷縣農民收入的傳統支撐。

大量的勞動力輸出,不僅不能解決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還會帶來留守老人和兒童等很多社會矛盾。

如何破解這一難題?今年年初,甘谷縣結合全縣脫貧攻堅實際,巧妙地將承接產業轉移與精準扶貧結合起來,決定在村裡探索建設“扶貧車間”,將工廠嵌入鄉村,將農民通過培訓變成技術工人,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挖掘農村人口紅利,倒逼資本向農村流動。

“扶貧車間”如何建?經過多次調研討論,甘谷縣決定採取“政府+企業+貧困戶”的形式,在勞動力相對密集的貧困村,由鄉村兩級負責提供場地,由企業投入設備,提供原材料,派出專業指導教師,對貧困戶進行培訓上崗,市場由企業負責。

為了能夠科學指導、有力推進“扶貧車間”建設,甘谷縣制定出臺了相關指導意見,在資金、廠房、訂單、人才等重點方面,送出了實惠的“大禮包”。設立“扶貧車間”專項擔保基金,撬動縣內金融機構落實貸款額度1000萬元,解決企業融資難題。整合人社、農業、婦聯等各類培訓項目資金,專項用於務工群眾帶薪培訓,既降低了企業負擔,也讓群眾在崗前培訓期間有收入。採取政府投資新建、協調建設用地企業自建、改造利用現有閒置房屋等“三管齊下”的辦法,為企業提供生產車間。同時,選聘部分優秀未就業大學畢業生到“扶貧車間”從事營銷管理工作,縣財政給予相應工資補貼。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返鄉創業者張維林在大莊村建起全縣第一個、也是全省首個“扶貧車間”。

長期在經濟發達地區歷練,張維林頭腦靈活。他的“扶貧車間”不只有固定上班時間的製衣工作,還有不用上班的編織工作。他把一個汽車坐墊的編織工作分成七步,由不同的女工分別完成,他把這個模式稱為“共享扶貧”。女工們在家就能編織,有時間多編,沒時間少編,時間可以靈活掌握,不耽誤照顧家庭。

以工業化的方式推動精準脫貧,鼓勵支持勞動密集型企業在貧困山區創辦“扶貧車間”,既節約企業投資成本,又給貧困群眾提供了就地就業的機會,解決了貧困群眾養家與務工不能兼顧的問題。

扶貧車間作為產業扶貧的探索,為解決穩定脫貧提供了新思路。

“扶貧車間”帶來幸福感獲得感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樣的生活平淡且拮据。

曾幾何時,甘谷縣六峰鎮新莊村的人們,就這樣度過了大半輩子。

從小就想當一名工人的金蓮,今年已經42歲,在日復一日的農活裡,她早已淡忘了自己的夢想。

然而,今年6月的一天,六峰鎮建起的“扶貧車間”,帶給她一個意外的驚喜。

六峰鎮“扶貧車間”是在原鄉鎮企業的場地上新建起來的,土地先期免費試用,政府負責配套基礎設施,企業投資設備,負責技術培訓和市場銷售。

“我們從建設到投產只用了不到1個月的時間。按照政府要求,每一個貧困戶吸納一名群眾到車間上班。”張維林說。

今年7月8日投入運行以來,六峰鎮“扶貧車間”一共安置就業10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8人。

聽聞鎮裡要建“扶貧車間”,金蓮第一個趕來報名。

“我現在還是帶薪培訓階段,一個月能掙1800元左右,如果熟練的話2500到3000應該沒問題。”縫紉機前的金蓮特別認真,因為這是她第一次成為一名工人,第一次靠自己的工作拿工資,第一次不再為生活而擔心。

在六峰鎮“扶貧車間”上班之後,金蓮的家庭收入結構發生了變化,由原來單一的種植業收入變為了工資性收入+種植業收入。“我一個月掙2000元左右,加上種的幾畝玉米,今年年底脫貧肯定沒問題。”金蓮心中有著一本脫貧賬。

短短几個月,甘谷縣迅速建成了近50個“扶貧車間”。圍繞貧困群眾的實際需求,已探索推廣出“廠房式”“居家式”“跟進式”三類扶貧模式。“在家門口上班,不僅收入穩定,還能天天陪伴孩子和家人。”甘谷縣安遠鎮西城村的王芳春說,現在就算工資再高她也不想去外地打工了。

“扶貧車間”吸引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和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使留守兒童有了父母,空巢老人有了依靠,留守婦女有了工作,減少了農村閒散人員,增加了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不能為建而建,“扶貧車間”要真的管用

在甘谷,“扶貧車間”已經遍地開花,為貧困戶帶來了穩定收入,解決了企業的招工難問題,助推了村集體經濟發展。

然而,“扶貧車間”也面臨種種考驗。

“扶貧車間是脫貧的‘支點’,千萬不能為建而建,不能建起來用一段時間就閒置了。要讓進駐或者承包扶貧車間的企業立得住、安得下,能夠為貧困戶帶來持續長久的收入。”甘谷縣委書記申君明對此有著深刻的認識。

在扶持扶貧車間發展的過程中,甘谷縣把吸納多少貧困人口就業作為扶貧車間認定的硬性標準,把貧困人口在務工人員中的佔比不得低於30%作為獎補的依據,實現精準認定、精準幫扶。

“我們的扶貧車間裡精準扶貧戶佔到一半以上,每人月平均收入都在2000元左右。”在甘谷縣創辦麻鞋生產“扶貧車間”的張宏剛說。

大學畢業後,張宏剛就和妻子回到家鄉,從事當地傳統手工麻鞋產品的開發和銷售。有了“扶貧車間”優惠政策後,張宏剛根據市場需求,一口氣創辦了6家“扶貧車間”,吸納精準扶貧戶200多戶。

選準適合貧困群眾就業的產業也十分重要。為此,甘谷縣在選擇“扶貧車間”產業時,以需求量不大、勞動密集、配套要求不高的產品為主,特別是手工藝品、技術要求不高的加工產品,更適合就近、就地的家庭化生產。

在張維林的“扶貧車間”裡,基本以服裝加工、地毯編織、拖鞋等生活用品加工為主。“我們選擇產品的時候主要是考慮農村婦女容易掌握、快速上手的,這樣就能保證生產效率,同時所有產品全部實行訂單式生產,保證車間的生產效益,從而保證群眾的收入。”張維林說。

若想讓更多的人通過“扶貧車間”持續受益,就必然要讓“扶貧車間”之路走得更穩、更遠、更好。在張維林看來,加強品牌建設是“扶貧車間”重要的發展方向。

“‘扶貧車間’多為來料加工、來單加工,缺乏完整產業鏈,核心競爭力不強,今後要通過品牌建設提升產品附加值。”張維林說。

這與甘谷縣委縣政府的想法不謀而合。

近一年來,甘谷縣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兩隻手”的作用,通過“扶貧車間”把貧困人口嵌入產業發展的鏈條中去,使貧困人口通過勞動獲得報酬,走上穩定脫貧之路。(記者白德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