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證據說話--記嘉善縣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室

這是一群胸懷正義、勇於奉獻的年輕刑警,雖然沒有刀光劍影、驚險刺激的抓捕場景,但破案的榮譽簿裡卻少不了他們的功勞。

嘉善縣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室現有民警20人,2005年被公安部評為全國一級示範刑事科學技術室。近3年來,累計串並各類刑事案件1082起,直接依靠技術手段破案530起,比中犯罪嫌疑人323名。

“用證據說話、為正義守望!”這是嘉善縣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室全體民警的共同心聲。多年來,他們憑藉精湛的技藝和嚴謹的作風,一次次攻堅克難、不辱使命,用青春和熱血抒寫出了屬於“刑偵尖刀”的傳奇故事。

細微之處辨真偽 明察秋毫懲兇手

現場勘查是整個刑事偵查工作的起點,“第一現場”往往隱藏著犯罪嫌疑人的指紋、足跡、DNA 等痕跡物證,這些東西對於判斷案件性質,指明偵查方向,進而最終鎖定犯罪嫌疑人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細緻、客觀、耐心是一名刑事技術民警應有的精神品質,案發現場千變萬化、錯綜複雜,需要技術員們明察秋毫,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嘉善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吳建明表示,破案就像一場狩獵,充滿著智慧和挑戰,唯有堅持不懈,才能克敵制勝。

命案偵破水平是衡量刑偵隊伍整體戰鬥力的一項重要指標,而刑事技術作為偵查工作的“傳家寶”,常常能在關鍵時刻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自2005年以來,嘉善縣公安局實現了10年命案全破,這其中凝聚著廣大刑事技術民警的辛勞和汗水。在實戰中檢驗隊伍成色,這不僅是一種自信,更是一份對人民群眾沉甸甸的莊嚴承諾。

今年2月19日上午8時許,20歲的四川籍女子黃某被人發現死在租房床上。經現場初步勘查,屋內門窗完好,無非法侵入跡象。但死者下身裸露,電視機一直開著,包裡兩張銀行卡不翼而飛。

法醫屍檢時發現,黃某系機械性窒息死亡,死亡時間在10—12 小時前。由於案發當天是除夕,此起彼伏的爆竹聲很可能掩蓋搏鬥和呼喊聲。兇手非常狡詐,作案後還對現場進行清理和偽裝。

細心的技術員推斷,此案熟人作案的幾率較大。通過走訪排查,很快,住在死者隔壁的男子張某進入警方視線。

經勘查,張某臥室地面中央有相片、紙屑等燃燒殘留物,地上滿是菸蒂。

有目擊者稱,案發次日一大早,看見張某躺在床上和衣而臥,沒有睡著。眾多反常現象串聯在一塊,張某作案嫌疑陡然上升。

隨著現場勘查和搜索範圍的逐步擴大,張某愈發顯得焦躁不安,真相已經呼之欲出。

功夫不負苦心人。終於,民警在張某屋後的柴草堆裡找到屬於死者的兩張未燃燒殆盡的銀行卡,並提取到一枚指紋,經比對,確係張某所留。

鐵證面前,張某不得不交代了見色起意,將黃某掐死的犯罪事實。

重建現場還原貌 科技強警護民生

在嘉善縣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室,民警們有一個共同的人生信條:做罪案現場的記錄者、公平正義的守護者、科技強警的先行者。

現場重建、時空分析、心理刻畫……如何將零散的信息碎片整合起來,多維度關聯並還原犯罪現場原貌?這是進入犯罪現場後每名技術民警的首要任務,也是對現場“閱讀”能力的一場特殊考驗。

今年2月15日清晨,嘉善縣魏塘街道三里村發生一起特大盜竊案。一名包工頭放在家裡的21萬元工程款被盜,這可是20餘名農民工的血汗錢!案情深深地牽動著民警的心。

案發地位於一處農宅底樓,窗戶呈開啟狀,一整塊玻璃被盜賊卸下帶走,中心現場未提取到有價值的痕跡。

警方初步分析,作案人數為兩人,作案手法為“釣魚”取物,但作案工具等相關物證均未遺留在現場。

現場較為偏僻,北側有一條村道通往320國道。通過分析盜賊的逃跑路線,警方決心擴大搜索範圍,實施野外勘查。

當時正下著滂沱大雨,幾名技術員走在泥濘的村道上一路搜尋,先後在距離現場百餘米處的木堆場和稻田中,找到了被盜賊丟棄的藍色女包、卸下的窗玻璃及作案用的竹竿。

窗玻璃被送到刑事技術室後,很快就提取到一枚DNA 檢材,經鑑定系重慶人張某所留。鎖定犯罪嫌疑人後,警方千里追蹤,將張某攔截在一輛長途客車上。民警還輾轉至嘉興秀洲區,將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滕某抓獲歸案,繳獲贓款10餘萬元。

“案子破了,能為受害人伸張正義、挽回損失,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技術員們紛紛坦言,刑事技術是項“良心工程”,是對科技強警、護航民生的最好註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