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環保之路——我與企業共成長

堅守環保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由於一些企業在環保方面因歷史欠賬,投入不足,長期積累的環境問題依然突出,也給生態文明建設治理帶來了嚴峻的考驗。

為了更有效的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央施行環保督查制度,各地相繼出臺工作計劃,全面打響了汙染防治攻堅戰。“國家環保督查辦”也更名為“中央環保督查辦”,將執行最嚴的環保制度......

坚守环保之路——我与企业共成长

加強問責力度

2018年5月30日至6月7日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行動立案偵查405件,行政和刑事拘留464人;約談2819人,問責4305人。2018年8月18日寧夏某企業領導被刑拘、市縣主管領導被免職,寧夏處罰環境違法力度之大全國罕見,這場政治“震驚”,是由於當事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不擔當、不碰硬,沒有認真抓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所造成。《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方案》第一階段的“散亂汙”督查中,生態環境部通報78個涉氣環境問題,僅河南省就14家企業因為工業企業環境違法問題集中、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整體推進不力、責任落實不到位且大氣汙染問題十分,上了黑榜,進行了掛牌督辦或公開約談。

坚守环保之路——我与企业共成长

企業環保哪裡去

坚守环保之路——我与企业共成长坚守环保之路——我与企业共成长

企業因環保停產整治走過場?並不是!國家環保部將出新規《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辦法》用來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進一步規範限制生產、停產整治措施的適用,加強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環境保護工作,已經成為企業生存的底線。良好的環境保護工作為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和發展空間,相反,環保事故和環境汙染能讓企業面臨生死存亡。中央環保督察工作猶如一柄“利劍”,督促企業必須解決長期難以解決的突出環境問題,敢於在市場經濟壓力中爭取環境保護,啃一個又一個“硬骨頭”,督促企業環保注重長效機制,倒逼企業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統籌起來。

坚守环保之路——我与企业共成长

作為企業的環保人,需要努力提高專業素養,才能做好本職工作。環保督查倒逼企業環境壓力增加。面對嚴峻的環保督查形勢,企業環保管理人員責任大,處罰重。隨著問責力度加大,環保已經成了公認的“高危”部門。不僅有行政問責,還有法律問責。為了做好企業的環保問題,公司環保系統管理人熟知環境法律,自覺遵守法律、跟蹤技術行業標準的變化動態。對待項目方案,更是查閱資料,諮詢專業人士,現場踏勘,才能交出環保治理方案。甚至採取有力的措施督促實施整改,消除環保隱患。針對環保措施,通過多種學習方式,找尋經濟和環保相協調的技術方法,提高業務水平,學以致用。

企業環保人提高專業素養同時,還需要培養政治素養。連任15年的院士一把手,緣何從治汙者淪為“汙染者”?院士的環保知識足夠保護環境,解決環保問題,但是喪失了理想信念,背棄了科學道德,從一名環境保護工作者淪為了政治生態,自然生態的“汙染者”。讓我明白,環保人專業素質過硬,還必須要有堅定的政治素養。

坚守环保之路——我与企业共成长

有人可能會說,發生汙染事故後,環保系統從環保局長、處長、科長、到企業的主管領導,處長、科長不受處罰,不足以體現對問題的重視,甚至認為都是環保人員的責任。國家環保部門環保人還有盡職免責,企業環保人員是環保措施的督促者,實施者,如何對待處罰?如此頻繁的環保督查處罰,隨著問責力度加大,環保已經成了公認的“高危”部門。企業環保人員怕被問責,束手束腳,戰戰兢兢,何談履職?環保工作難以有業績,又如何鼓勵青年人積極進行環境保護工作?企業環保管理人員只有在項目建設中依法依歸提出環保要求,爭取項目建設時候不欠環保債;對待環保隱患,及時督促整改,盡責監管才能做到免責。如果該做的都做了,能做的都做了,結果還是被問責,於法不公,於情不允,於理不通。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要建設一支生態環境保護鐵軍,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企業也需要一支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環保人,才能在這場戰鬥中打好打贏,加快建設能夠滿足公司轉型發展需要,具有專業素質和創新創造精神的人才隊伍。

坚守环保之路——我与企业共成长

策劃:薛丞忠

校審:來進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