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环保之路——我与企业共成长

坚守环保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一些企业在环保方面因历史欠账,投入不足,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依然突出,也给生态文明建设治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为了更有效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央施行环保督查制度,各地相继出台工作计划,全面打响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国家环保督查办”也更名为“中央环保督查办”,将执行最严的环保制度......

坚守环保之路——我与企业共成长

加强问责力度

2018年5月30日至6月7日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行动立案侦查405件,行政和刑事拘留464人;约谈2819人,问责4305人。2018年8月18日宁夏某企业领导被刑拘、市县主管领导被免职,宁夏处罚环境违法力度之大全国罕见,这场政治“震惊”,是由于当事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不担当、不碰硬,没有认真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所造成。《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方案》第一阶段的“散乱污”督查中,生态环境部通报78个涉气环境问题,仅河南省就14家企业因为工业企业环境违法问题集中、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整体推进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且大气污染问题十分,上了黑榜,进行了挂牌督办或公开约谈。

坚守环保之路——我与企业共成长

企业环保哪里去

坚守环保之路——我与企业共成长坚守环保之路——我与企业共成长

企业因环保停产整治走过场?并不是!国家环保部将出新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用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进一步规范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措施的适用,加强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底线。良好的环境保护工作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相反,环保事故和环境污染能让企业面临生死存亡。中央环保督察工作犹如一柄“利剑”,督促企业必须解决长期难以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敢于在市场经济压力中争取环境保护,啃一个又一个“硬骨头”,督促企业环保注重长效机制,倒逼企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统筹起来。

坚守环保之路——我与企业共成长

作为企业的环保人,需要努力提高专业素养,才能做好本职工作。环保督查倒逼企业环境压力增加。面对严峻的环保督查形势,企业环保管理人员责任大,处罚重。随着问责力度加大,环保已经成了公认的“高危”部门。不仅有行政问责,还有法律问责。为了做好企业的环保问题,公司环保系统管理人熟知环境法律,自觉遵守法律、跟踪技术行业标准的变化动态。对待项目方案,更是查阅资料,咨询专业人士,现场踏勘,才能交出环保治理方案。甚至采取有力的措施督促实施整改,消除环保隐患。针对环保措施,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找寻经济和环保相协调的技术方法,提高业务水平,学以致用。

企业环保人提高专业素养同时,还需要培养政治素养。连任15年的院士一把手,缘何从治污者沦为“污染者”?院士的环保知识足够保护环境,解决环保问题,但是丧失了理想信念,背弃了科学道德,从一名环境保护工作者沦为了政治生态,自然生态的“污染者”。让我明白,环保人专业素质过硬,还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素养。

坚守环保之路——我与企业共成长

有人可能会说,发生污染事故后,环保系统从环保局长、处长、科长、到企业的主管领导,处长、科长不受处罚,不足以体现对问题的重视,甚至认为都是环保人员的责任。国家环保部门环保人还有尽职免责,企业环保人员是环保措施的督促者,实施者,如何对待处罚?如此频繁的环保督查处罚,随着问责力度加大,环保已经成了公认的“高危”部门。企业环保人员怕被问责,束手束脚,战战兢兢,何谈履职?环保工作难以有业绩,又如何鼓励青年人积极进行环境保护工作?企业环保管理人员只有在项目建设中依法依归提出环保要求,争取项目建设时候不欠环保债;对待环保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尽责监管才能做到免责。如果该做的都做了,能做的都做了,结果还是被问责,于法不公,于情不允,于理不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企业也需要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环保人,才能在这场战斗中打好打赢,加快建设能够满足公司转型发展需要,具有专业素质和创新创造精神的人才队伍。

坚守环保之路——我与企业共成长

策划:薛丞忠

校审:来进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