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政治局常委:告黑狀的人不能進領導班子

前政治局常委:告黑状的人不能进领导班子

前政治局常委:告黑状的人不能进领导班子

李瑞環,這位木匠出身的國家領導人,有30多年的從政經歷,自然有對做官獨到的“看法與說法”。他那或語重心長的諄諄教誨,或聲色嚴厲的殷殷忠告,或為一些問題的切切擔憂,都令為政者警醒和深思。

一起來學習幾段典型的“李式語錄”:

1.

為官者的群眾觀——

“看不起勞動人民,這是社會道德上一種值得人們注意和警惕的不好的徵兆。”

李瑞環認為,當官就是“服務”,即為群眾服務,必須有這個清醒的認識。1985年12月28日,在天津市商業職工代表新年茶話會上,李瑞環專門對“服務”進行了解讀:

如果講服務業,我們這幫人都應該算“服務業”,因為領導就是服務,人人相互服務。

有一位浴池的同志跟我說:“我這個行業很苦啊。天天伺候人。”我問他:“你伺候多少人?”他說:“人家洗澡來,我這一天得伺候20多個人。”我說:“你這個不行,我一天要伺候800萬人。”他說:“我很苦。”我說:“你還不夠苦,我吃飯的時候,還得有兩撥人談話,邊吃邊談,夜裡常常3點鐘才能睡覺。說苦你還沒我們苦。”

我這不是表功,我是在講這樣一個道理,人人都在為別人服務,每個人都在被別人服務。因此就不應該輕視任何一個行業,因為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能分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每個地方都重要。

李瑞環最討厭那些看不起勞動人民,尤其是看不起環衛工人的人。他在一次講話中對那些人進行了辛辣批評:

看不起環衛工人,看不起勞動人民,這是社會道德上一種值得人們注意和警惕的不好的徵兆……

我有一個老朋友叫時傳祥(北京市掏糞工人,全國著名勞動模範),開追悼會時,八寶山大靈堂裡邊、外面都站滿了人,不下一兩千。而有些人自認為了不起,官是不小可並不被人們尊重。不管什麼人,不管多清高的人,多以為了不起的人,在化糞池裡看,拉的屎是一個德性。有些人就是提起褲子不認賬。看不起環衛工人的人是忘了自己也是拉屎的人。

本來社會主義國家對這個問題應該是解決得好的。為什麼少奇同志接見時傳祥?為什麼周總理請時傳祥去中南海?就說明問題。最近幾年來,我看宣傳上有毛病。知識分子是國家需要的,尊重他們、表彰他們,給予他們若干的待遇,宣傳他們的重要作用和意義都是對的,但不要說別人不重要,你是重要,但是你拉了屎我給你掏了,重要不重要?要不然屎堆在屋裡行嗎?

前政治局常委:告黑状的人不能进领导班子

2.

為官者的實幹觀——

“要少講空話,多幹實事,空話連野豬都騙不了,何況人呢?”

也許因為李瑞環自己就是從最基層幹上來的,所以他特別強調官員的實幹作風。1985年5月29日,時任天津市市長的李瑞環,就在《天津日報》上寫了一篇評論員文章《興邦之道——再談少講空話,多幹實事》: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我們有些同志沾染了一些很壞的風氣,他們習慣於坐在屋子裡,豪言壯語,氣吞山河,聽起來似乎決心很大,道理很多,但只有唱功,沒有做功,嘴行千里,屁股在屋裡。

高談使他們浪費了很多時間,闊論使他們耽誤了許多事情。有些同志“茶碗一端,說話無邊;香菸一點,專說人短”。他們習慣於說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就是不說怎麼樣才對;他們總喜歡說這人不行,那人不行,就是不說自己行不行;他們不當運動員,只當裁判員,只吹哨不上場,誰“進球”吹誰“犯規”;你在前邊幹,他在旁邊看,幹好了他說“早該如此”,幹錯了他說“意料之中”。他們渙散了別人的鬥志,汙染了周圍的空氣,誤事、誤國、誤人、誤己,此患不除,四化難矣。

2012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在北京市西城區主持召開一個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座談會。會上,他講了一個關於“空談誤國”的故事,把與會者都逗笑了。這個故事是他從尚未正式出版的李瑞環的《看法與說法》上讀到的。其實,這是李瑞環1992年1月25日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講的一段話:

宣傳思想戰線的廣大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增強事業心,作風要紮實,思想要艱苦,虛功要實做。要少講空話,多幹實事,空話連野豬都騙不了,何況人呢?

原來,湖北神農架地區野豬糟蹋莊稼厲害,群眾叫苦不迭。鄉村組織民兵驅趕,花費很多人力也不見效。後來有人想了個“高招”,用錄音機錄上獅、虎的吼聲和人聲、槍聲,用高音喇叭播放,開始果然有效。但幾天後,野豬試探著往莊稼地裡湊,用身子靠靠綁喇叭的杆子,發現仍只是叫喊而沒動作,就甩開嘴巴把綁喇叭的杆子拱倒了。當地人說,說空話、唱高調連野豬都騙不了!

前政治局常委:告黑状的人不能进领导班子

3.

為官者的實事求是觀——

“許多在位的領導幹部包括高級幹部,在會上聽到的都是“滿臺鑼鼓響,一片讚揚聲”,很少有談這些問題和問題的嚴重性,談問題怎麼解決。”

一個人、一個單位,乃至一個國家,在處理複雜、關鍵的問題時,固然需要豐富的知識,但更需要智慧與方法。李瑞環認為,一個好乾部,不僅要有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還要有科學的工作方法,尤其是要把辯證法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處處都有辯證法”。

1990年4月28日,李瑞環在《人民日報》國內記者工作會議上,特別強調了官員“言行要符合實際”的問題:

在天津工作時有人問我,講話為什麼那麼難,準備了很長時間,人家還說聽著彆扭。我說原因有三:一是水平問題,像我當木匠的,叫我當市長,現在管意識形態,當然就難;再一個是由於問題重大,需要慎重考慮,也比較難;還有一個是說的不是自己的話,不是怎麼想怎麼說,而是說違背本意的話,當然就困難,聽的人也覺得彆扭。我們是搞唯物論的,總是要力爭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實際,但有時官越大越不容易符合實際。

作為黨的領導幹部,很多人往往在成績和問題面前,不能保持客觀對待的態度。這方面,李瑞環曾在2002年兩會期間有過精彩的表述:

既要充分地肯定成績,又要清醒地看到問題。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們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是舉世公認的。在公開場合,在群眾中,在宣傳報道里,要多講成績,多講大好形勢,以鼓舞士氣,凝聚人心。但在黨內,在黨的領導幹部中,在研究工作時,則要多談問題,多看困難,多找不足,以保持清醒,作最壞的打算,圖最好的結果。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最大的憂患是沒有憂患意識,最大的問題是對問題缺乏警覺。毋庸諱言,我們現在確實面臨不少問題,有些問題應該說還比較嚴重……

比如說腐敗問題。這些年我們下了很大的力氣抓,殺人都殺到國家領導人一級了,但還是沒有遏制住,有的甚至愈演愈烈,特別是貪汙受賄的案子越來越多,涉及的錢數越來越大,職務越來越高,群眾反映十分強烈,等等。

我們許多在位的領導幹部包括高級幹部,在會上聽到的都是“滿臺鑼鼓響,一片讚揚聲”,很少有談這些問題和問題的嚴重性,談問題怎麼解決;很少有人說出這麼多問題的原因在哪裡,上下都有意見,誰也沒有責任。長此以往,非出大問題不可。

前政治局常委:告黑状的人不能进领导班子

4.

為官者的用人觀——

“對一起工作的人,乃至對自己的下級,當面好好好,偷偷地跑到上邊告一大狀……決不能讓這種人進領導班子!”

2010年,李瑞環出版《務實求理》一書,其中他講到了一種怪現象,那就是有的單位用人制度不夠透明,選拔幹部時搞“幫派”。這次,在《看法與說法》裡面,他又專門就這個問題進行了闡述:

進行政治體制改革,首先要改變用人制度。一叫體制,二叫用人。體制也是人確立的。政治體制改革,說來說去是用人的問題。中國的改革,如果幹部人事制度不改革,其他一切改革都靠不住……

我們現在的幹部人事制度從下邊往上邊看,透明度很低,掩蓋物太多,搞得有些神秘化。為什麼有些幹部怕領導不怕群眾,在領導面前唯唯諾諾,在群眾面前什麼離譜的話都敢說,什麼離譜的事都敢做,怕僕人不怕主人,就是因為他的命運在領導手裡,吃誰的飯,當誰的官,拿誰的錢,把領導賞識和群眾擁護看作兩碼事。

要增強選拔幹部的透明度,去掉籠罩在幹部人事制度上的神秘色彩。要使我們的幹部一開始就最大限度地置於群眾的監督之下,以利於群眾發表意見,使群眾到關鍵的時候能起作用。做到這一點,就是一大進步。

1987年11月29日,李瑞環在“推薦天津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人選”會議上,曾對一些選人用人方面的不良風氣進行過深刻剖析:

現在社會上存在著一種歪風:有的人不幹事卻事兒很多,拉拉扯扯,吹吹拍拍,你長我短,一幫一派。

我講過領導幹部要堅持“四人”:誠懇待人,平等待人,一視同仁,知人用人。領導之間有意見,可以當面講,我最不喜歡背地裡鼓搗人的人。和我打過交道的人知道我這個脾氣,或者叫毛病。我討厭告黑狀的人,對一起工作的人,乃至對自己的下級,當面好好好,偷偷地跑到上邊告一大狀,有內容,有記錄,很系統。遇到這種情況,我就會先問他,你找他談過沒有?你批評過他了沒有?那麼作為你的同志、你的部下,你看到缺點不找他談,不批評他、幫助他,跑我這兒來說這一通是什麼意思?是證明你正派呢還是證明你忠於領導?我不反對向領導反映情況,但處事要處以公心,對同志要好心。同志之間有意見可以當面談嘛,我們決不能讓這種人進領導班子!對人總是要寬厚,總是要誠懇。待人以誠、以寬。

2002年2月,李瑞環在聽取中央統戰部彙報時所講的一段話,對今天我們領導幹部的用人觀,也是極有啟發意義的:

我們執政50多年了,政權、軍隊都在手裡,如果說還有那麼多人反對你,就要認真想想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我舉兩個自己親身經歷的人和事。小靳莊過去很有名,這個村的支書在“文革”後期當了寶坻縣的書記。粉碎“四人幫”後,人們批判他,他不理解,說“當初到縣裡來是你們讓我來的,現在你們批我的那些理,我連聽都聽不懂”,說完話,拎起行李、騎上自行車就回家了。他以後在村裡帶領群眾致富頗有成就,村裡黨員又選他當書記,有的人想不通,認為他是“三種人”(“文革”中靠造反起家的人、幫派思想嚴重的人、打砸搶分子)。我問他還是不是黨員,既然是黨員,既然是多數黨員都選他,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同意?他當村支部書記後幹得非常好。

還有孫健,一個燒鍋爐的,在“文革”中當了副總理,在位時也說了不少昏話。下臺以後,他告訴別人,自己糊里糊塗地上去了,糊里糊塗地下來了,他也不明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整黨時,有人提出把他開除出黨。我為此專門找了薄老,希望將此人留在黨內。孫健本人深受感動,跑到天津市委組織部大哭了一場。這個人回到單位後同樣乾得很出色。

我舉這兩個例子,想說明一個道理:許多人並不是鬼,是我們自己疑神疑鬼,結果把人變成了鬼。若干年來,在民族工作中,在其他許多方面,有沒有這樣的現象?

前政治局常委:告黑状的人不能进领导班子

5.

為官者的學習觀——

“有些文章寫得不好,不是詞彙不夠多、句子不夠美,而是在鼓搗字兒上花的時間太多,在研究事兒上下的功夫太少。”

李瑞環愛讀書是出了名的,他不僅自己讀書,也大力倡導幹部們多讀書。他認為,不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我們黨的最大威脅。1987年,天津召開了一個調查研究工作會議。會上,李瑞環介紹了自己的讀書經驗:

我體會最基本、最重要的是:硬著頭皮去讀,咬緊牙關堅持。就像古時讀詩詞一樣,先會背誦,後解其義。這樣做當然很苦,讀書怎能不苦?自古以來都叫“苦讀”,“寒窗苦讀”,“梅花香自苦寒來”。只要你不動搖,不鬆勁,只要你能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精神,終究會迎來“驀然回首”的新局面。

要勤於善於思索,“學而不思則罔”。讀不懂讀不進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思索。思維活動是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特徵,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表現,是獲得理性認識必需的條件和過程。要堅持多思,學會善思,養成思索的習慣,這不但可以增進理解,還可以增加興趣,增多學習的時間。要學會聯繫,聯繫實際、聯繫工作、聯繫生活、聯繫常見和熟知的事例去理解書中的內容……

對於一些領導幹部在講話或寫文章中出現的不好現象,李瑞環也提出了批評意見:

領導幹部講話、文章中引用一下詩詞典故,可以畫龍點睛、節省文字,用得好還可以提神,但過分地、刻意地花太多工夫去尋章摘句,沒多大意思。我不是說領導幹部查書背詩不好,而是說領導的時間有限、寶貴,比這重要的事多著呢!

前政治局常委:告黑状的人不能进领导班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