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長江新區有可能會獲批覆嗎?

看看那些曾經的事


關於湖北武漢長江新區的申請是否會批覆,的確是大家關注的熱門話題。兩江交匯,三鎮鼎立是武漢特有的城市格局,但是武漢還缺少具有國際影響的國家級新區。

先談下設立國家級新區的作用和影響,國家級新區是由國務院批准設立,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區,對促進經濟發展,擴大對外開放,推動改革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最早從1992年10月設立了上海浦東新區,至今2017年4月新設的雄安新區共有19個國家級新區,如下圖所示:

國家級新區競爭激烈,除這19個國家級新區外,至少有5個省市區提出建設國家新區,安徽合肥濱湖新區、河南鄭州鄭東新區、湖北武漢長江新區、廣西南寧萬象新區、新疆烏魯木齊新區。

在這19個國家新區中,目前引領區域經濟發展和輻射最強最成功的要數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廣州南沙新區等少數幾個,可謂東、南、西、北都有強大的國家級新區,唯有中部沒有一個較好的國家級新區。可能是國家為了照顧貧困及經濟相對落後地區的原因,發展相對均衡點而設立了一些新區。像甘肅蘭州新區、雲南滇中新區、江西贛州新區等新區雖獲批准但發展緩慢,有些沒有起色或存在動力不足問題。以武漢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及歷史文化底蘊能否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創新任務嗎?

今年兩會期間湖北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希望儘快設立國家級“武漢長江新區”,並得到湖北團全國人大代表的響應和支持。

武漢長江新區規劃面積約600平方公里,位於武漢市東北部的長江之濱,包括黃陂、新洲兩區南部以及江岸區東北部分地區,地理位置極其優越,如果獲批將是武漢未來之星的“第四鎮”。設立武漢長江新區有利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戰略,為中部國家中心城市武漢強有力的支撐。武漢長江新區會成為第20個國家級新區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個人觀點,切莫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萬里鵬翔CGQ


長江新區在2017年初起草規劃,9月30日宣佈長江新城成立。說明地方政府對新區建設的高度重視和積極規劃,相信很快就會定好方案上報國家審批。不久的將來,武漢長江新區將會獲得國家級新區的批覆,成為居雄安新區之後的又一個獲批的國家級新區。

長江新區是姍姍而來,希望可以後來者居上。

湛家磯地處長江以北,與武漢青山區隔江相望,距離武漢市中心僅15公里。同武漢三鎮的武昌、漢口、漢陽形成互為犄角之勢,未來將會形成四鎮新格局,再造一個武漢新城。

長江新區的產業定位非常重要。

即不可能像浦東新區那樣從金融高度落手;也不能如濱海新區靠央企撐起;不能像南沙新區有著港口的巨大優勢;更不可能像雄安新區含著金鑰匙誕生。

長江新區只有在重慶兩江新區、成都天府新區、南京江北新區等類似新區中尋找主要產業和核心競爭力。

筆者認為長江新區的定位可以在現代製造業和科技產業著手,再形成生產性服務業、商貿業、物流產業以及特殊性金融產業的中高端產業的發展格局。

縱觀世界產業發展格局,尤其是科技產業發展格局。從日本科技城筑波、美國的128科技公路,以及深圳華為的產業搬到東莞松山湖。可以很明確地感受到科技產業完全不同於金融產業、高端服務業等產業需要集中在城市的最核心區。科技產業對於相對低成本的城市周邊區域是最佳之地,不僅可以從現在的城市擴張中的交通發展解決人才流動問題,又可以通過低成本的資源來獲得產業的快速發展。長江新區的地理格局可以提供這種互補優勢。

因此,發展科技產業、生物產業等高端產業也是長江新區的較好選擇產業之一。但要讓新區快速發展,必須牢牢地把握住房地產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否則,將變成了名為新區開發,實際是囤地、賣地的短效思維模式。

還有每次讀到長江新區總是覺得怪怪的,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即感覺像是李嘉誠的長江集團投資建設的新區,又覺得要從腦子裡把上海、南京、合肥、武漢、重慶沿著長江流域主要城市過一遍,彷彿有些沽名釣譽之嫌。名字就是一個虛名,真正用心去打造一個武漢國家級新區,即便叫“湛家磯新區”又有何妨。

當然,無論叫什麼都不重要,相信武漢的這個國家級新區一定可以重整雄風。同武漢的經濟實力一樣,大踏步地進入全國前十強新區行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