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是一道鸿沟,微信支付宝在这头,银联在那头

马太效应是一道鸿沟,微信支付宝在这头,银联在那头

文 | 周天

本文首发于“新金融功守道”

为了从一隅之地反攻,一心复辟的银联真的拼了。

从2015年12月12日开始,银联联合20余家商业银行在京共同发布“云闪付”;一年后的2016年12月12日,银联正式推出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加入扫码支付大战。

再到今年,银联携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共同发布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以云闪付品牌取代银联钱包成为移动支付入口。这是一个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由中国银联联合各商业银行共同打造的银行业通用支付入口。

但翻盘这事儿还有点难度,因为,银联正在凭借一己之力,和用户早已固定下来的使用习惯作斗争—— 如何让用户下载了你的app,还能持续活跃地去使用,成为考验银联的难题。

支付这种发生一瞬间的事情,要求在短短几秒内,达到最佳体验,才能在用户数量上形成滚雪球一般的马太效应,也才能倒逼商家去配合。但反过来,如果商家不支持这种支付方式,用户哪有动力采纳呢?

于是就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境———支付难就难在要同时激活两头。一方面,要BD更多场景,一方面要给用户带来方便,最好还有点补贴。

就像“第二宇宙速度”,只有速度超过某个临界点,才能逃逸地心引力,离开地球,否则就会被重重地拉回地球。支付也一样,只要用户和商家没有多到超过某个临界点,无法形成互相强化的效应,就会前功尽弃。

可惜,银联最初所选的nfc近场支付路线,并未撬动其市场优势的确立。

业内人士其实清楚,除了无需调用软件就能在熄灭屏幕状态下支付,云闪付主要基于nfc近场支付和指纹作为签名,安全性比二维码高出很多个量级,也能处理微信、支付宝这种移动支付所无法支持的“大额支付”。

但这些亮点,并没有变得广为人知。

另外,是硬件成本较低,给了二维码支付的机会。在中国做生意,低成本有时候是至关重要的优势。

要想撬动商户端,不仅不能给商户制造门槛,还要主动去游说商户,让他们主动劝服用户采纳某种支付习惯,这就需要靠地推大军去收银台反复提醒商家摆好宣传物料,反复去占领用户心智来维持频次,微信和支付宝都不想错过的春节红包,同样也是出于这个目的。

就像你不知道科比眼中的凌晨洛杉矶是什么模样,你也不会知道,微信和支付宝有多拼。据caixin,2016年迪士尼门票收入估算可达40亿元,园区内消费总计200亿元,银联原本可凭一纸独家支付协议,锁定当年至少240亿元的巨型支付场景。

但万万没想到,在2016年12月银联推广期间,当中国银联人士走进迪士尼园区后发现,家家店铺门口都站着支付宝地推人员,举着二维码招揽游客使用支付宝,店员也帮着推介二维码支付。因为店内不许用支付宝的标志,支付宝就用人肉战术。

银联和apple pay曾经一起丢掉的,何止是迪士尼这样的大场景。2016年2月,Apple Pay接入星巴克等线下门店,被视为银联NFC支付翻身的标志性事件。星巴克近2500家店铺支持Apple Pay和 “云闪付”,当时没有接入其他第三方支付。

然而,不到一年,这种独家地位就被微信支付给攻破了,微信顺利接入。

时至今日,银联都没有善罢甘休。

在NFC近场支付收效甚微之后,终于,随着扫码支付得到监管机构的正式认可,银联也迈出了布局二维码支付这一步。此时的银联,下了很大决心,推广和补贴力度空前。

近期用户们应该能薅到不少羊毛,比如在滴滴和饿了么,每次支付都会有数元钱的补贴(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

这一次,银联的策略是将原先散落在各个机构的支付服务工具集成,使之成为银行业移动支付的统一入口。

这其中的一大优势是,银行账户间转账都是免费。对于银行而言,云闪付是为各家银行提供入口服务的公共平台,不争抢各行现有B端商户和C端用户,不排斥各家银行APP,不是各手机银行叠加,而是与各家行APP相互补充、互相导流。

同时,银联着力于解决场景上的问题。此次,对支付生态圈的建设更加完善,包括诸如海外用卡和退税服务、公共缴费等功能的加入,增加了用户使用粘性。

不光拉拢银行,银联还与第二梯队的互联网巨头——京东、新美大等达成合作,拓展新场景。可见其打法,就是同时刺激场景和用户这两端。

要知道,当年,微信和支付宝也是这样拿下江山的。

我在一年前采访钱袋宝创始人孙江涛所写的《

被美团收购支付牌照的幕后故事,以及一部15年支付业个人史》,完整地记录了支付行业的巨变,这里,我再次把这场惊心动魄的商战分享给大家看看。

孙江涛说:过去两年间,微信通过抢红包迅速实现了C端用户的大数量聚集,银行已经彻底沦为支付宝和微信的通道了。

微信和支付宝之所以势如破竹,是因为从C端着手,部署成本很低,放张纸片二维码就行了,而我们要放几百块钱的机具,抵达过程也需要人工成本。微信完全可以非人工,店铺老板自己就可以去网站申请二维码,打印出来贴在收银台就行,不需要有人上门铺设。所以我们当时判断,微信二维码一定会大量普及。

微信支付宝撬动用户习惯的策略是,先把五道口、三里屯这些关键区域的全部商户拿下,通过大量烧钱来无死角部署二维码,并补贴所有用户,让用户养成习惯,之后用户再去其他地方,就会迅速迫使其他商家跟进。而且,覆盖过程中不需要更换手机和pos机,价值链条是穿透的,没有太多障碍。

通过推动线下扫码,微信、支付宝切走了大量线下pos机的市场份额。有一句话叫“对手毁灭你,与你无关”,可以用来形容发生在收单行业的事情——就在我们和快钱打得正火热之时,突然发现,连战场都没了,这就是毁灭性的降维打击。

而银行系统地反应之慢,在孙江涛眼中,是这样一幅情形:“我们也过高估计了推进银行的速度。银行的问题是,虽然理念上支持,但决策周期太漫长,比如跟工商银行谈,要让30个处室来论证,都要出具意见,中间但凡有一个人没看懂或作梗就会把节奏拖慢。”

二维码支付崛起,Pos机市场压缩,此消彼长,是自带海量C端互联网用户又善于创新的微信支付宝崛起的时代机遇,因为谁先抢占用户的智能机,谁就有了先发优势。

如今,后知后觉的银联后发而至,也要在用户的app群中找到存在感,占领用户心智,倒是给支付市场格局带来一丝新的变量。

通过整合银行和第二梯队互联网公司的场景,并加强支付在各种便民服务上的应用,银联也许会成为支付市场的第三股势力。

但是,支付行业强大的马太效应,让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而银联并没有C端互联网用户的基础,时间窗口已经错过,这一次依靠铺贴能否突破鸿沟,成为第三大支付应用,仍然前景不明,新金融功守道将对支付行业的格局持续保持关注。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