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看待春捂秋凍

正確看待春捂秋凍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天不要急於脫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剛見冷就穿得太多,適當地捂一點或凍一下,對身體健康有好處。“春捂秋凍”健康的養生經驗,適合你嗎?

“秋天的一半是夏天,氣溫剛轉涼,要少穿衣服,不要過早穿上厚衣服。”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張曉梅說,8月初立秋,仍是三伏天,暑熱盛行,秋陽熾烈灼人堪稱秋老虎,這時豈能穿厚衣服?9月下旬,天氣涼爽,早晚溫差加大,進入10月深秋的寒露和霜降,氣溫下降。所以在秋季要穿適合氣溫的衣服,適當秋凍,衣服漸漸加厚,讓人體慢慢適應氣溫下降,增強身體防寒能力。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院長鬍世平認為,不管是“春捂”還是“秋凍”,目的都是顧護陽氣,讓身體適應季節變化,保持一種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然而,現代人容易體質偏寒,表現是脾胃虛陽氣弱的症狀,大多都不適合“秋凍”。

“秋凍”只適合身體素質好的人。老人、小孩及體質虛弱的人千萬別嘗試“秋凍”。因為這類人陽氣本來就不足,多穿些衣服反倒有益於固護陽氣。胡世平指出,以下五類人不能“秋凍”:

1.有呼吸系統疾病的。哮喘、支氣管炎病人呼吸道的防禦功能比較差,受到寒冷刺激後,易加重咳嗽和喘息等症狀。

2.有心腦血管疾病的。寒冷容易導致人體的血管緊張,嚴重時還會導致冠心病患者發生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症狀,甚至還會使血管脆裂發生中風,引起偏癱,危及生命。

3.有胃病的。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冷空氣侵犯胃腸,導致併發症。如果防護不當,就會使舊病復發。潰瘍病人受寒冷的刺激後,還會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

4.有老寒腿的。屬於中醫“痺症”範疇,即類風溼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等骨關節病。受寒時老寒腿會使疼痛加重,應該注意腿部保暖。

5.體寒女性。虛寒體質的女性,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小腹寒冷的女性朋友,秋季一定要注意自己腳踝、腹部、腰部等部位的保暖,避免加重體寒,甚至疾病的侵擾。

6.有糖尿病的。寒冷時肌體內很多激素水平會升高,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寒冷刺激不但會加重糖尿病,還可能加重微循環障礙,甚至可能誘發急性併發症。

胡世平認為,“秋凍”可以保證肌體從夏熱順利地過渡到秋涼,但是“秋凍”也不是隨便凍,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人群、不同身體部位、不同的地域都有所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