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山湖區按下便捷政務服務「快進鍵」 打出營商環境優化「組合拳」

近年來,區政務服務中心提高服務效能,提升服務質量,壓縮辦事時間,開通綠色通道,推行“一窗受理”,實現多部門“數據共享”,讓企業的辦事流程從“分頭跑,挨個辦”變成“只進一個門,只對一扇窗”。

觀山湖區按下便捷政務服務“快進鍵” 打出營商環境優化“組合拳”

雙箭齊發,強管理重人才。

擴建區政務服務大廳,將原本1200平方米的大廳擴建了1000平方米,併入駐安監、農水、工信等15家單位,新增辦事窗口31個,可以辦理212項與群眾息息相關的社保、醫保等事務。 為了提供讓群眾滿意的服務,政務服務中心一直堅持“嚴紀律、活管理”的管理原則,經過不斷的實踐和總結,大廳管理制度在最開始的網絡信息系統安全管理制度、行政審批事項辦理、服務承諾等9項制度的基礎上,增加了工作紀律管理規定、“五個一”服務標準和“延時服務、預約服務,、上門服務、陪同服務”的“四服務”機制,並壓縮辦事時限,完善考核激勵機制等,工作人員每天不間斷地對各個窗口進行巡查, 從小事、 小錯抓起, 發現窗口工作人員服務態度不好,著裝不整潔的,立即督促整改。

定製服務,活劃分巧施策。

為了讓政務服務更加適合企業的“胃口”,區政務服務中心多次組織各部門,各窗口開展有關“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的討論活動,並同市監、稅務等部門將全區的企業按照規模和註冊地進行分類,根據不同企業存在的不同問題制定服務方案。對於中天、萬科、吉利等重點企業,採取主動對接的方式,提供全程代辦和“保姆式”服務,對一些重要審批和服務事項,組織多部門進行集中審批、特事特辦,變“企業四處找”為“部門協同辦”。對於小微企業,不能因企業“小微”就服務“打折”,而要從工商註冊、稅務登記等方面提供陪伴式服務,做好稅收減免、無息貸款等方面的政策宣傳服務,協助企業開拓市場,做大做強,對招商引資的企業,從“准入、準營、報建、驗收”等四個環節進行協調和簡化,開通“綠色通道”。

效能提速,並窗口深融合。

不但在管理上更加用心,在服務上更加貼心,還更加註重推進改革。 為了確保“一廳辦公、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同步推進”得到落實,按照服務類型和服務對象等統籌劃分區域,將關聯的窗口集中合併,將“一個單位一個或多個窗口”整合為“多個單位一個窗口”,如國土、殘聯、交通等年辦件率極少的窗口都納入到“綜合窗口”,優化了空間和人力資源,節約了人力成本。此外,為了進一步使行政效能提速, 拓展與企業的交流渠道,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和線上線下辦事的深入融合,明確專人負責對網上辦事大廳涉及本單位政務服務事項的錄入和實時更新工作,各審批職能部門的窗口前臺與審批後臺之間使用行政審批系統進行辦事資料傳遞,杜絕群眾前臺後臺兩頭跑現象。 同時,推行的微信公眾號“觀山湖區政務服務中心”二維碼設立在政務大廳每個窗口,群眾掃碼後,除了可以網上預約取號、 諮詢政策外,還可以進行範本查詢。

(根據區政務服務中心材料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