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青蛙》火爆背後的邏輯,渴望慢下來的年輕人找到了歸宿

最近一隻青蛙火了!

在遊戲中,只有庭院和房子兩個場景,玩家除了收割三葉草、為青蛙準備便當外,幾乎不需要花費任何時間和金錢,它是那麼乖巧懂事,玩家們只需要做很少的事情。

但卻能夠收穫它出門旅行寄回來的照片,它什麼時候回來?一天還是兩天?玩家成了“兒行千里母擔憂”的老母親,有人感嘆它總能讓我思考很多關於現實的事情。

《旅行青蛙》火爆背後的邏輯,渴望慢下來的年輕人找到了歸宿

旅行青蛙

以前總是埋怨媽媽給自己包裡塞了太多的東西,如今我們成了“人母”,等青蛙回家可謂是望穿秋水,漸漸地我們慢下來了,有時間思考更多的東西,外出的青蛙承載了我們的希望,它會帶回來怎樣的東西呢?但我們能做的其實很少,一切聽天由命。

或許正是這種佛系的玩法走進了玩家心裡,這蒼茫大地,我們只是一粒塵埃,能做的事情其實很少。在攪動的洪流中,我們更多的是身不由己,這是一個做想做鹹魚而不得的時代。

《旅行青蛙》火爆背後的邏輯,渴望慢下來的年輕人找到了歸宿

我只想做鹹魚

很長時間我們的身邊幾乎只有一種聲音,那就是努力、奮鬥,但實際上世界本身就是由無數個錯誤組成,有努力的人、有怠惰的人,有幸福的人、有悲劇的人,但發聲權往往掌握在那群更加頂端的人,他們成功、他們努力,即便這些都只是一種假象,最終世界五花八門的世界只剩下一條出路。

孤單的心需要治癒,藏在內心的黑暗、怠惰等種種負面情緒被我們置之不理,我們總是容易接受自己好的一面,卻不願意承認內心不好的東西。我們試圖把自己分裂開來,於是在人前帶上各種各樣的面具,正如《西部世界》的主角威廉所說:“外面的世界充滿了虛假,由無數個不確定構成,而只有西部世界裡的人,他們是那麼的真實,即便他們的身體是虛假的,但是那種純粹的感情卻是實實在在的”。

《旅行青蛙》火爆背後的邏輯,渴望慢下來的年輕人找到了歸宿

福特

西部世界裡的接待員和外部世界的人類到底誰真誰假,到底誰才是演員。

潮水洶湧向前,我們被人流推著前進,社交媒體的耳濡目染,彷彿成功就在眼前,我們輕鬆就能獲取各種想要的知識,我們彷彿看穿了世界,但唯獨看不清自己。

每個飛速發展中的國家都會經歷這一階段,當年的日本、今天的中國,當一切歸於平靜,你可能更容易認識自己,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享樂主義”,更多的關注自己好像和“享樂主義”也沒什麼區別。

金錢只是成千上萬種慾望形態的一種,在每個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很容易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我們總算有時間來窺探自己內心更多的慾望,求知慾、性的渴望、怠惰的慾望以及被治癒的慾望,其中每一項都充滿了吸引力,日本作為發達國家很早就經歷了這個階段。

《旅行青蛙》火爆背後的邏輯,渴望慢下來的年輕人找到了歸宿

Clannad

治癒性的Gal Game比比皆是,如《Clannad》,黑暗向的遊戲自然也不少校園三角戀《school day》,還有各種挖掘人類陰暗一面的日劇《神聖的怪物們》,人一旦生活得到溫飽,就會點開很多新的天賦技能。

我們還在慾望主義的初級階段,還有很多值得開發的潛力,今天《青蛙之旅》的火爆只是因為國內的遊戲市場的空白導致的,一大批渴望“慢下來”的年輕人在這款遊戲裡找到了歸宿。

這種氪金就變強的遊戲模式會越來越招人鄙視,遊戲的樂趣千千萬,這種靠金錢碾壓弱小的意淫快感其實是最初級的,真正的遊戲人對這種弱智模式嗤之以鼻。

《旅行青蛙》火爆背後的邏輯,渴望慢下來的年輕人找到了歸宿

貪玩藍月

遊戲就是另外一個人生,垃圾遊戲只是讓我們認識到自己是一個怎樣的惡人,或者策劃是一個怎樣的人渣。

但好的遊戲不該是這樣,它會引導人們從現實的迷惘中走出來,在遊戲裡我們能看到更多在未來的可能性,它提供給你更多的選擇認清你自己,是成為正義的夥伴,還是姦淫擄掠的惡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遊戲是一個比現實更真的世界,因為一切都基於你的內心,少了外界的干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