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冠三軍的尉遲敬德是如何成爲門神的?

尉遲恭,複姓尉遲,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於世間。唐朝名將,大業年間隨宋金剛起兵反隋,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宋金剛戰敗,尉遲恭歸唐,李世民任命其為右一府統軍,統領舊部。歸附李世民後,憑藉高超的武藝,多次冒險救李世民於危難之中,立下不世之功。尤其在玄武門事變中,不但殺死李元吉,救了李世民之命,還請高祖下令,令諸軍皆屬李世民指揮,內外遂定,可謂力挽狂瀾。尉遲恭同時還有遠見的卓識,如玄武門事變後,對太子的黨羽主張釋而不殺,這一舉措迅速緩和了內部矛盾,同時還為李世民保留了魏徵那樣的大批棟樑之材。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這樣說:沒有尉遲恭,也就沒有李世民,也就沒有後來的大唐盛世。也正因為在玄武門之變時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官拜右武侯大將軍,封鄂國公,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勇冠三軍的尉遲敬德是如何成為門神的?

影視劇中尉遲恭形象

可李世民登基為帝以後,性情憨直的尉遲敬德,卻仗著功勞在身,居功自傲,每每見到房玄齡、杜如晦和長孫無忌等人,總要當面譏諷他們,與這些人的關係逐漸惡化。太宗見此,只好讓尉遲敬德離開京城到地方去做官。

貞觀六年,太宗大擺酒宴,當時已是同州刺史的尉遲敬德也趕回京赴宴,到了宴席的時候,尉遲敬德見到自己的席位居然被排在了下面,非常生氣,指著坐在他前面的人說:“你有什麼功勞,也配坐在我的上席?”

當時,任城王李道宗坐在尉遲敬德的下位,就向尉遲敬德解釋,誰知尉遲敬德這個暴脾氣,誰的話他都不聽,捉住李道宗就是一頓痛打。

李道宗哪打得過尉遲敬德,再加上沒有防備,一隻眼睛差點當場被打瞎。

太宗為了這件事很不高興,他用漢高祖大殺功臣的事規勸尉遲敬德說:“我發現西漢開國功臣大多都被殺了,我登基以後一直很想保全你們,但是你卻不斷觸犯國法。這次回去,好好反省,別做讓自己後悔莫及的事!”

勇冠三軍的尉遲敬德是如何成為門神的?

影視劇中尉遲恭形象

尉遲敬德聽完這番話,知道太宗動了殺心,連忙磕頭謝罪,從此以後都約束自己的行為。

後來,尉遲敬德的地位不斷晉升,他任鄜州都督時,太宗對他說:“有人說你謀反,這是為何?”

尉遲敬德大驚,難道皇帝真想效仿漢高祖,殺掉功臣嗎?他作出一副氣憤的樣子,說到:“臣是謀反了!臣跟隨陛下征戰天下,如今身上全都是傷疤,如今天下已定,就說我要謀反嗎?”他脫下上衣,向太宗展示自己身上的累累傷痕,太宗落淚,連忙表示自己絲毫不懷疑他,此事才作罷。

但是,尉遲敬德知道,太宗這是真的在懷疑他,為了保全全族,尉遲敬德請求回家養老。

到了晚年的時候,尉遲敬德更加不敢放肆,他整日躲在家中,長達十六年不與外人交往,沉迷於丹藥,學習樂器以自娛。

一代名將最後竟淪落至此,實在令人唏噓。但也正因為尉遲敬德懂得急流勇退,明哲保身,所以他才能比太宗活得更久,74歲高壽善終。顯慶三年(658年)去世,唐高宗為其廢朝三日,冊贈司徒、幷州都督,諡號“忠武”,陪葬昭陵。

那尉遲恭敬德是怎麼成為門神的呢?對於這個裡面的事情,有兩種說法,一個是歷史傳聞中的典故,一個是神話傳說中的典故:

勇冠三軍的尉遲敬德是如何成為門神的?

門神尉遲恭與秦瓊(網絡圖)

門神是司門守衛之神,是我國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畫像,為了守護自己的家門,人們將其神像貼於門上,有著驅邪避鬼、保衛家宅等用意。

神話傳說之中,唐朝初期,涇河龍王曾經和一個算命先生打賭,為了賭贏而觸犯天條。隨後玉皇大帝命魏徵斬龍,龍王知道之後,立馬進宮求見李世民,李世民心生不忍便邀請魏徵入宮下棋,企圖阻止這件事情的發生。結果魏徵在下棋之時伏案酣睡,夢中斬龍。

涇河龍王滿以為自己會獲救,結果還是被斬,隨後龍王的鬼魂經常會去找唐太宗李世民哭訴哀嚎。唐太宗無奈,只能將此事告知群臣,秦叔寶上奏道:願同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待。隨後,便日夜為李世民守衛門戶。太宗不忍兩位太過於辛苦,於是將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的畫像在宮門外,從此平安無事。

而在歷史傳聞之中,在李世民殺兄逼宮成功奪取皇位之後,經常會出現夢魘,常常在午夜的時候看到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化身厲鬼前來索命,李世民整日夜不能寐,太醫也沒有任何辦法。隨後長孫皇后出了一個主意,命人直接將秦瓊和尉遲恭的畫像貼到寢宮大門之上,太宗皇帝果然好轉。於是,這一件事流傳至民間,百姓紛紛效仿,所以門神的典故便流傳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