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手中20塊的梳子,1998年卻460萬賣出,網友:賣早了

我們都知道,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近代社會就一直處於動盪之中。清政府的統治更是風雨飄搖。而在這個過程中,對於清朝的那些統治者來講,無疑是一種災難,但是,對於那些世代貧窮且為奴的人來講,卻是一個機會。

比如以前在紫禁城待過的宮女太監,很可能就收藏了價值連城的文物寶貝。隨著清朝的滅亡,也被他們帶到了祖國的各處。而末代的王公貴胄,更是有可能有不少好東西。今天,小妹我要講的,就是一個男子,在1998年,得到一把梳子,並以460萬賣出的故事。

男子手中20塊的梳子,1998年卻460萬賣出,網友:賣早了

故事要先從1995年說起。這名男子的母親,姓張,此時已經生命垂危。在她臨終前,就把一把梳子交給了兒子。雖然它是白玉製成,但是做工並不精細,所以張老太的兒子覺得,只是一把普通的梳子。

母親卻再三交代說,以後家裡遇到困難之時,這把梳子可以解決燃眉之急。這就讓男子來了興趣,她母親就把背後的故事,一個字一個字地告訴了小兒子。

男子手中20塊的梳子,1998年卻460萬賣出,網友:賣早了

她說,這把梳子,可不是在普通人手中買來的。在她年輕的時候,在一家糧油店中工作。有一天,大家都在紛紛議論說,這附近的宅子裡,住的人可以不一般,聽說是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婆,李玉琴。

而李也時不時回來糧油店買東西,一來二去,再加上大家的議論,張老太開始與李閒聊,逐漸地確定了傳言的真實性。漸漸地,兩人也熟絡起來。某一天,李就問張老太,是否認識做古玩的商人。

男子手中20塊的梳子,1998年卻460萬賣出,網友:賣早了

實際上張老太是格外有心眼的人,一聽這話,就明白李手中肯定有好東西。而且若是普通人,她可能不會留意,但面對皇帝的老婆,心想她那裡肯定有皇宮的好東西。雖然最後李只是拿了那把做工並不算太好的梳子出來,她還是決心要買下來。

幸運的是,李並不太懂得市場行情,只給出了20銀元的價格,相當於現在的2000左右,也不算便宜了,但張老太還是咬咬牙,買了下來,她堅信它的價值,絕對遠遠超過了20塊。

男子手中20塊的梳子,1998年卻460萬賣出,網友:賣早了

1995年,將梳子傳給兒子後,張老太病逝,而兒子由於做生意,在1998年需要資金週轉,於是決定去拍賣梳子。經過文物專家的鑑定,發現它都不是清朝的,而是漢代的和田白玉梳子,最終賣出了460萬的價格,就算以當時2000塊購買來算,也翻2300倍!所以有網友調侃道:賣早了!現在來賣,價格更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