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鴉片戰爭後,1中國官員用1妙計,機智要回300國土

回顧起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的近代史,總是伴有一種心痛的感覺。尤其是,當簽訂一個個屈辱條約的時候,我們總是忘不了這一個個屈辱時刻。但是,實際上,當時國家中,還有不少的愛國人士,他們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在絲毫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儘可能地維護了國家利益。

今天小妹我要講的這個人,就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為國家要回了三百平方公里的國土,名為吳大澂。實際上,我們的教科書上,幾乎沒有提到過這個名字,但他卻實實在在為國家立了大功,值得銘記。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1中國官員用1妙計,機智要回300國土

我們知道,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我們與西方簽訂了不少條約,其中之一就是《北京條約》,中國不得不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以及齋桑卓爾南北44萬多平方公里的國土,拱手相讓給沙俄。

但是,在那之後的1886年,中國還與沙俄有一次談判。在談判桌上,吳大澂卻認為敬信鎮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拒絕交付,這塊領土面積,約為300平方公里。沙俄見狀,當然很不高興,於是他們在海參崴的軍艦上,給中國來個下馬威,如果明年還不交付,那就兵戎相見。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1中國官員用1妙計,機智要回300國土

哪知,吳相當能沉住氣,俗話說,輸人不輸陣,雖然我們當時軍事實力不佔優勢,但是,氣勢不能丟。於是,他想出了一個機智的妙計。當時,我國的北洋艦隊已經在籌備建立之中,他就用北洋艦隊巡航的時機,直接“訪問”海參崴,還客氣地要求沙俄來艦上參觀。

沙俄自然明白吳的用意,明白對方不肯退讓,且也看到了北洋艦隊是有一定的實力,所以最後也無奈作罷。他還不止這一件事,讓列強都無可奈何,不得不服。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1中國官員用1妙計,機智要回300國土

為了爭取更多的國土,不被佔太多便宜,他還親自前往那些邊界地帶考查,看看沙俄的數據是否準確。這一看,果然看出貓膩,測量數據很明顯有問題。

於是在他的強烈要求下,不得不重新測量,最終的結果是多了10平方公里的領土,由於吳的檢測,這些領土全部歸還。除此之外,雖不能共享圖們江口的出海權,但是,中國的船隻卻可以借道出海,俄國不得阻止我們的權益。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1中國官員用1妙計,機智要回300國土

在那樣一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年代,而且談判完全是處於弱勢的背景下,這麼一位愛國官員能夠據理力爭,機智用1妙計,要回300平方公里國土,連列強都無可奈何,不得不服,小妹我為他的愛國精神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