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朱嘯虎不投60後」: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這是流行語,但也是現實。

但朱嘯虎們,不認同。

1

最近,60後、70後又被「鄙視」了。

60後創業者王學宗在朋友圈爆料,金沙江創投合夥人朱嘯虎飯局上鄙視60後。王學宗說:

在我支付昂貴飯錢的飯局上,我剛開口說了一分鐘。他(朱嘯虎)突然打斷我,很鄙視的說:我不投資六零後;我投資八零後和九零後。然後,滿桌八零後創始人,都放肆地大笑。只有七零後沒笑……

不投資60後,朱嘯虎並不是第一次做類似的表態;只投年輕人,在行業裡也並非朱嘯虎一個。

在之前接觸的某投資機構中,他們習慣把「只投90後和年輕人」掛在嘴邊;可是幾年過去了,他們也隨著這些「年輕的創業團隊」一起被打回了原形。

這種浮躁,原來這不是一兩個人,或一兩個行業的問題,也串聯了整個時代。

2

整個2017年,似乎都在跪舔年輕,取悅年輕,諂媚年輕。

  • 在招人啟示中,寫著「非90後不要」;

  • 年輕化,成了企業品牌推廣的信仰;

  • 做內容,如果標題上加一個95後,就很容易引發關注。

究竟是誰在這樣諂媚著年輕人?

真正的90後並不在意這些,相反,是拿著端著保溫杯但腹中空空的油膩中年們。

  • 他們愛好研究年輕市場;

  • 他們熱衷轉發並使用那些嶄新而空洞的熱詞;

  • 他們以為移動互聯網就是今日頭條;

  • 他們會把60後70後貶低得空無一物,會把80後90後捧上雲霄。

其實,這些人是在焦慮。他們害怕成為時代的棄兒。

3

年輕人敢衝敢闖、活力無限。這是事實。但一個公司如果全是清一色的年輕人,多少會潛伏著諸多的危機。

之前GQ實驗室也總結了95後職場新人的故事:他們是網語者,他們是職場遊俠,他們是萌新戲精,他們是職場青年。他們是社會我哥……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切事物都有客觀規律。千萬別被浮躁帶跑偏了。

有一天朋友公司裡招來了很多應屆畢業生,老闆美其名曰更新換代。老員工拿了賠償準備走人,新員工取代了老員工。這位朋友默默吐槽:作為一個媒體型的公司,新員工不會用相機,不會寫稿,就連待人接物也都沒有程序。難道公司要從頭培養?

是的,所謂更新換代是不是也應該因地制宜?一味崇尚年輕化,到頭來還要砸自己的腳。

另一個朋友,幾個月前去了目前炙手可熱的互聯網公司,周圍都是清一色的年輕人。讓她陷入焦慮的,並非這些人比她更年輕,而是她覺得過於年輕化的公司,讓她並沒有太多的安全感。

她說:沒有厚積哪來薄發?一夜成名,讓人羨慕。但人如果升的太快,卻又未必是什麼好事。

網絡流行說: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那些有資本當大爺的人,從來不會如此浮躁去跪舔年輕和諂媚流行。

吃的鹽多,走得路多。

每一口都沒有白吃,每一步可都算數。

4

知乎上廣為流傳的社會三定律:

任何比我早出生10年以及以上的人,都是裹步不前的老頑固。

任何出生時間和我相差10年以內的人,都是這個社會的精英,中流砥柱。

任何比我晚出生10年及以上的人,都是無可救藥垮掉的一代。

這或許是這個時代的病症。

吐槽新人的老人們,想想自己剛進職場的境遇,也許會更理解和包容;吐槽60後的朱嘯虎們,不妨想想未來十年後的自己,也許會多點虛心和耐心。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優勢和缺點。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性格和特點。

少一些60後和90後的劃分,多一點理性和包容。

看歲月,饒過誰!

既然無論如何都會存在等級和鄙視鏈,為什麼不讓它以更有機、更異質、更多元化的方式存在呢?既然這個社會的技術瞬息萬變,新興事物不斷推陳出新,為什麼不能以更包容和樂觀的姿態去更新、去學習,讓自己長期立於不敗之地呢?

最後借用朴樹的一句話:

我不會因為大家不喜歡我就否定自己,我覺得那就是我們能做到的最好,就是我現在的樣子。

對了,這位說自己「越老越放、年齡越大越自由,有書有狗有自由」的樸師傅,跟朱嘯虎年齡相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