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90後,被稱爲「佛系」你怎麼看?

溪源書閣


確實像題主說的,有不少90後被稱為“佛系”,也有不少90後很樂於自稱“佛系”,

但是我想要戳穿的是,很多90後可能都是“偽佛系”。

大部分人可能都是“偽佛系”

“佛系”和與真正的佛教文化並沒有關係。這個詞最早是在2014年提出來的,日本的一個雜誌中使用了“佛系男子”一詞。這個詞的出現與已經進入“低慾望社會”的日本現狀有很大的關係。有學者認為,中國也在提前進入一種類似的低慾望階段。但也有觀點指出,由於中國與日本經濟發展階段的不同,我們表現出的“低慾望”不一定是真實的,很多人的“佛系”也不一定真實。

所謂“佛系”,主要狀態大概是他們:無慾無求,不爭不搶,從容淡定,順其自然。是一種彷彿已經經歷了人生高高低低、大悲大喜之後的“超脫”境界。

但這些“佛系”青年們,是真的不焦慮、沒有慾望、“隨便怎樣都可以”了麼?恐怕並不是如此。

請你對照以下幾點,如果你中了,那你很可能就是“偽佛系”:

  • 你在意別人對你看法,會有意無意向周圍人證明你“佛”的屬性

  • 你雖然心裡想著無慾無求,但行動上還是在拼命努力,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的

  • 你希望周圍的人和你一樣佛系,當你看見他們爭取或者努力,會覺得心裡不舒服

  • 你覺得自己不想爭搶,順其自然,但你並不能從內心認可、接納和享受這種狀態,時不時會有一種“我是不是應該更努力?”的想法

那麼, “偽佛系”90後們為什麼要偽裝成無慾無求呢?

1. 在社會壓力下的自我欺騙

在如今激烈的社會競爭下,偽佛系青年們為了應對壓力和焦慮,提前放棄了抵抗。因為他們害怕失敗帶來的痛苦,所以本來可以積極應對的他們,對自己說:“我反正也不想要追求那些東西”。這樣的自我欺騙,只是為了讓自己好受一點。

2. 策略性的印象管理

為了讓自己融入群體,人們會裝作不爭不搶、不想努力的樣子。有的人還會刻意表現得很佛系,甚至很廢柴,一面降低潛在競爭對手的警惕,一面在他人看不到的地方暗暗努力。

與其做“佛系青年”,不如成為“獸系青年”

我們觀察發現,生活和職場中除了佛系青年外(不論是真佛還是假佛),還存在著另一類人。他們想要就說,喜歡就去爭取。他們對生活充滿渴望,不僅承認,而且直面自己的渴望,並將這種渴望轉換為行動的力量。我們把他們叫作“獸系青年”。

他們不僅始終懷抱希望,而且擁有一定的“野心”推動他們走向目標。與一邊說著“我都可以”、“隨便”、“都好”的佛系青年相反,獸系青年對自身感到十分確定、同時具有自信。他們也可能對自己的人生有迷茫,但研究發現,擁有“獸系青年”人格特質的人總體上人生成就更高 。

知我心理學在這裡鼓勵大家,去做一名“獸系青年”。比起總是喪在床上的佛系青年,獸系青年的生活滿意度在長期來看一定會更高。

以上。

歡迎點贊並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4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Reference:

Judge, T. A., & Kammeyer-Mueller, J. D. (2012). On the value of aiming high: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ambi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7(4), 758.


知我心理學


前一段時間,有一篇文章在網上刷屏了,《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當然這裡的“出家”不是真的去廟裡當和尚,而是說他們的生活,其實跟出家已經差不多了,他們過著隨性的生活,朋友圈不再陰陽怪氣地吐槽,而是隨手點贊,出租車司機師傅找不到位置,他們不再大聲嚷嚷,而是選擇讓師傅原地等著自己走過去,他們不再糾結今天吃什麼,只要把昨天吃的再來一份就可以了,他們平平安安上班,安安靜靜下班,哪怕他們做了父母,也不再催促孩子快點去學習,因為他們會說,出息的孩子不會多,童年何必要那麼苦。

你看,這與世無爭的心態,跟出家人沒什麼區別,連第一批90後都這樣了,更別說80後了。

很多8090後當年上大學時,日子過得也是很囂張的,早上一氣兒睡到10點,8點上課什麼的在他們腦海裡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事情,早餐不吃,其他時間愛吃什麼吃什麼,電腦旁邊一大堆的薯片,哪怕今天上火潰瘍了,朋友叫去吃火鍋也一定要去,大冬天也要喝冰鎮飲料,通宵打遊戲,那個時候就覺得自己年輕,身子抗糟蹋,所有的不舒服睡一覺就能解決,如果不行,那就睡兩覺。

可誰想到,10年之後的他們,卻也過上了非常規律和養生的,類似老年人的生活。

就比如我一個同事,87年出生今年剛滿30歲,晚上11點睡,早上7點醒,而且是自然醒,然後就睡不著了,中午一定要午休半個小時,三餐固定之外,每天早晨還要吃三片醋泡姜補陽氣,晚上喝一碗熱粥養胃,白天分批吞枸杞20粒補氣血,新鮮水果每天不能斷以補維生素,冷飲和碳酸飲料堅決放棄以防傷脾,每晚9點兩套廣播體操保持基本運動量,艾灸罐和足療每天都做半小時,每隔一週做一次推拿,酒是滴酒不沾,煙是堅決不抽。

你想想,這80後都活到這份兒上了,跟老年人甚至出家人有什麼區別?

而且事實上當你仔細去觀察,就會發現身邊很多80後90後真的在這麼做了,特別懂得養生,完全不誇張,原因是什麼呢?許多人會說,他們心態老了,青春和夢想什麼的早早從他們的心裡消退,他們完全不在乎了,所以還不如讓自己活得好一點。

原因真的是這樣嗎?我不這麼認為,相反,他們之所以迴歸到這樣的生活,是因為他們太在乎自己的夢想了,甚至是特別不甘心。

80後90後,首先繼承了六七十年代的優良傳統,所以小時候讀的是董存瑞和黃繼光,學的就是迎難而上用生命綻放自我;他們這一代人,小時候趕上中日建交高峰,所以看的動畫片都是《聖鬥士》和《灌籃高手》,學的就是打不死的小強精神;他們小的時候趕上電子娛樂時代,所以玩的是小霸王學習機,《魂鬥羅》和《超級瑪麗》那可謂是屢戰屢敗,即便這樣他們也要在父母不在家的時候竭盡全力打通關,然後及時把毛巾放在電視上降溫以消除作案痕跡,這種在敵人監督下還要快速完成任務的精神,要是放到建國前絕對是地下黨的一名好手!

所以長大了之後,這種從上一代人遺傳下來的以及他們學習而來的奮鬥精神成為了他們的行動方針,對8090後來說,眼前的困難算個屁呀,你再困難能有數學卷子最後的20分附加題難麼!反正老師和家長一直都說,付出總是有回報的,他們年輕有資本,只要能讓我們超越夢想,每天讓他們工作12個小時完全不是問題!他們願意住最破的地下室,拿著最低的工資,願意豁出去面子討得一次機會,都是為了希望實現自己的夢想。

可是現實很悲催,8090后里的許多人,並沒有在這些年達到自己當年設定的那個夢想。

他們這一代趕上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鉅變,當他們進入到社會後傻眼了,他們會喊哇靠導演!原來的劇本不是這麼寫的!為啥我們上小學的時候你大學不要錢;好不容上大學了你小學又不要錢了,他們沒能工作的時候,工作是分配的,該工作了他們費死了勁才能找個餓不死的活兒。他們這一代不能掙錢的時候,房子是分的,能掙錢的時候,拼命攢一年都不夠買個衛生間的。沒有進股市時,股市裡傻子都掙錢,等進入股市時發現自己成了傻子。那個時候單身漢想當爹,娶個老婆相個親就完了,一年之後準抱上孩子,好不容易長大了之後終於想當爹吧,即便年薪十萬也要相親幾百次,趕上運氣不好還能碰上喜當爹。

所以8090後面臨的現狀就是,他們從教育中繼承了上一代奮鬥的基因,卻趕上了中國鉅變的大環境,他們的夢破碎了,並且變得遙不可及。成功的人雖說一大片一大片,但那些成功的人也只是少數,絕大多數的人依舊在為生活和夢想摸爬滾打。

以前80後90後總覺得,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一定可以闖成別人的樣子,可是當他們已經30了,才發現比他們年齡小的傢伙們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們,而他們非但很難短時間內追上,身體也扛不住了。

他們不甘心就此認輸,所以他們才想到了那句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於是他們不再熬夜,不再酗酒抽菸,他們開始早睡早起,每天跑八公里,喝米粥吞枸杞,只是希望自己的身體可以回到年輕人的狀態,好為自己未完成的夢想而繼續努力。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發覺自己命不久矣,恐怕難以實現伐魏興漢的夢想,所以他選擇做一場法式,點上續命燈,期望可以用另一個10年的光陰換來最後的勝利。當成吉思汗的疆域已經擴張到步行需要兩年的時候,他也發現自己老了,沒有辦法再繼續統兵擴張領土,於是請了全真教丘處機奔赴蒙古教他養生之道。康熙大帝滅了吳三桂、收復了臺灣、與沙俄談判還滅了葛爾丹,但他還要做許多事情要讓大清永固,所以他希望自己再活500年!

所以你別看保溫杯裡泡了兩粒枸杞很不起眼,那兩粒枸杞,跟諸葛亮的兩盞續命燈沒任何區別,他們這些抱著保溫杯泡上枸杞的80後90後,跟這些古人的想法是一致的,那就是當我們的身體無法支撐我們繼續打拼,為自己的夢想而服務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先保住自己,才能保證不會在到達目的地之前就折戟在半路。

8090後開始吃早飯,是希望上午有充沛的精力做計劃,8090後開始睡午覺,是希望下午能有100%的幹勁兒做報表,8090後開始呵護自己的髮際線,是希望自己能夠給客戶留下好印象,能讓別人多給他們一次成功的機會。

如今再看“養生”這兩個字,我有了一種全新的解讀:養的是身體,生的是精力,養的是時間,生的是夢想。

因為我們奮鬥的心始終是澆不滅的,這顆奮鬥的心自從我們接觸那些革命烈士的文章,那些動畫片裡的英雄已經在過去30年的時間裡面,融入到了我們的骨子和血液裡面,我們這輩子都別想甩掉它,當我們被工作壓力壓得喘不過來氣的時候,它會跳出來幫你支撐;當我們心愛的人投入到別人懷抱的時候,它會跳出來讓我們用時間證明她的選擇是錯的;當別人已經成功得一塌糊塗的時候,它會跳出來讓我們相信自己同樣可以做到,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而人生本來就是一場長跑,哪怕距離再遠,這顆跳動不停歇的奮鬥的心就像是《魂鬥羅》第八關的最終BOSS,它會支撐8090後走向終點,取得最後的勝利的!

要麼慢跑而生,要麼疾跑而死。

80後90後能在30歲就懂得這個道理,是件好事!


馬丁馬小虎


90後又特麼被“出事”了,上了微博熱搜又刷爆朋友圈,那就是……

90後又特麼招誰惹誰了。。。

然後趁著頻繁唱衰90後的這個檔口,“佛系”90後就刷屏了。

從刷朋友圈到戀愛,從吃飯到健身,瀰漫著一種似乎不應該屬於年輕人的

淡然隨緣的態度,彷彿活成了一群出家人。

What is “佛系”?

“佛系,顧名思義,代表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 一切隨緣 ”為精神指導的生活態度——LOVE & PEACE。”

佛系90後打車:

司機 “我找不到位置。”

佛系乘客 “你停在那裡不要動,我自己走過來”

佛系90後健身:

跑步機上走了兩圈,覺得開心了,

然後回家路上看到了燒烤店,進去了。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

佛系90後員工:

有次陪客戶改設計稿,從晚上 8 點開始,一版一版地修。果不其然,改到凌晨 3 點,客戶終於說出了那句:“對比發現,還是第一版效果好。”

我回了句“好的”。安安靜靜下班。

關於“佛系“90後,還有以下特徵:

其實不是成佛了,而是喪了。

關於這種“90喪”,並不是當代90後開創的,而是一直都有。

當第一批80後要老的時候,當年我們90後也是這麼嘲諷的。

在此提醒那些00後、10後,請善待我們這些90後中年人,因為還有20後、30後等著你們呢。

也有人說“佛系”雖然是是一種無所謂的態度,90後喪文化的一種表現,但這不是自我放棄,而是追求情緒穩定,自我排解壓力。


英國留學腐島營


不止“佛系”,“第一批90後已經開始xx了”成了近來自媒體常用的標題套路之一。

“新世相”這周推送的《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又掀起了這個話題的新一輪高潮。那麼,“第一批90後”是怎麼成為社交媒體熱點的?

媒體上第一次出現這樣的說法,是2008年時《新華日報》的報道:

通過新榜官網的“文章搜索”工具,發現微信公號中第一次出現“第一批90後”,是2015年6月一篇名為《老去的第一批90後》的文章。

不過,“第一批90後”真正開始氾濫是從今年開始的。

公號“密斯桃”在3月發了一篇文章,講述身邊已經離婚的90後的故事。這篇文章是“密斯桃”寫的第7篇公號文章,因為極具話題性,被“LinkedIn”“Lens雜誌”(現名“WeLens”)等大號轉載成了10w+爆文,甚至還被改編成了漫畫。

“浪潮工作室”在9月推出了一篇《第一批90後已經禿了》,內容本身本來很嚴肅,但這個標題實在是賺足了眼球。於是繼情感婚姻問題後,90後日漸糟糕的身體狀態成了新的焦點。

而這周“新世相”的推文,講述了90後的“佛系”生活方式,從刷朋友圈到戀愛,從吃飯到健身,瀰漫著一種似乎不應該屬於年輕人的淡然、隨緣的態度,彷彿活成了一群出家人。

榜妹對近150篇帶有“第一批90後”的公號文章標題進行詞頻統計,發現提及最多的是“中年”“危機”“離婚”“脫髮”“禿頭”這些詞,“胃痛”“保溫杯”“情緒”“矛盾”“脆弱”等等也清晰可見。

幾年前,“90後”還是年輕、青春的代名詞,怎麼突然之間就集體邁入中年了?

其實在朋友圈裡轉發、討論這些文章,促成這一篇篇爆文的,正是90後。如果以1990年出生的人來算,第一批90後已經27歲,90-95年之間出生的人都已紛紛從校園踏入職場,扛起了來自於工作和家庭的多重壓力。

這些看起來很慘的“第一批90後已經xx”標題,正好戳中了90後內心的焦慮和擔憂。就像“喪文化”的盛行,這場激烈的“第一批90後”造句大賽,也是一場宣洩情緒的集體活動。

當你在朋友圈裡看到90後的各種“初老症狀”時,你在想些什麼?

榜妹詢問了一些新媒體從業者,他們均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某種程度上來說,其中一些新媒體從業者不僅是參與討論的人群,也是這個話題的幕後推手。

@曲瑋瑋,1995年

“看了這些文章,覺得自己真要禿了”

幾年前90後還沒在網絡上有普遍話語權時,好事的80後70後已經在群嘲90後說,你們是垮掉的一代。再後來90後成為了業務能手(基本上我做自媒體接觸的工作夥伴大部分都是90後),拿到了話語權,反而不再為自己正名,反而開始自嘲了,調侃自己的人生充滿了枸杞,秋褲,養生,喪……

我還能說什麼呢,只能說我們90後真的是太佛繫了!!!願大家都早日過上佛系人生。

@小埋,1995年

“看了這些文章,覺得自己真要禿了”

我本來覺得我挺年輕,過得挺快樂的,結果看完了這些文章之後,就真的覺得自己要禿了、要瞎了……我嚴重吐槽這些文章給我的生活和心態帶來了很大的問題。

每次工作壓力大的時候,就想起來這些文章,一開始還是開玩笑的,說的多了就變得代入感強烈。我最近照鏡子的時候常常覺得自己頭禿了。

@阿桂,1992年

“不喜歡貼標籤,卻把自己帶入90後”

熱點都是一波一波的,95後還在微博上說自己沒存在感呢。

90後只不過是現在有些話語權,在刷存在感罷了……太容易放大自己身上的不好的東西了,更多社會問題,大家不敢發聲,只能吐槽自己了吧。

還有一個90後標籤的問題,90後群體最大的特點,就是追求個性,不喜歡被貼標?(但這樣的話題也是貼標籤)所以上面這句話不覺得有點荒誕嗎?不喜歡貼標籤,卻把自己帶入90後群體……好了……社會性話題我思考太少了……搬磚去了。

@吳懟懟,1992年

“悲傷的人那麼多,快樂的沒有幾個”

因為年輕人在北上廣漂著不容易,所以負面消極情緒是普遍存在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更多的是第一批90後彎了、垮了、禿了、離婚了……而第一批90後已經創業了,財務自由了,有幸福的家庭了,這些很少人寫,我們也不願意看到不想轉發,因為悲傷的人那麼多,快樂的沒有幾個……不好意思,林志炫老師的歌詞亂入了。撒一把雞湯,90後單身狗們站擼不哭。

@楠瓜,1991年

“我還是個寶寶,中年危機還挺遙遠的”

其實我覺得我還是個寶寶哈哈哈,因為我從小可能比較“養生”,所以中年危機感覺離我還挺遙遠的。我是個很愛生活的女子,身邊朋友也都很養生。我們有個打卡群,每天運動、讀書、學英語、泡腳要打卡。週末、節日什麼的我們也會聚餐,自己做飯,去爬山、去泡湯。

@雷磊,1988年

“內容創作者討好90後的一種做法吧”

我覺得,這個還是內容創作者討好90後的一種做法吧,講述核心人群的狀態,去獲取他們的關注,是媒體的常見做法。

這裡面有一些是有內容的話題,比如說離婚,觀察年輕群體的婚戀觀的觀察是有價值的,更多的可能是情緒性的迎合,去刺激這個群體的反應,這個跟星座一樣,你總能找到自己和描述相符合的地方。我屬於已經沒有人討好的80後中年。

@二毛,1986年

“看看,笑笑,不會當真啊”

沒有特別想吐槽的吧,就是看看,笑笑,然後寫得語感好玩的,就轉一下這樣。但不會去當真啊,網上人愛怎麼說怎麼說,回到自己生活裡,還是該怎麼過就怎麼過(我是85後,人設94年)。

@易老闆,1982年

“什麼80後90後的,大家都得死”

都是自媒體人取標題的技巧。大家都是混口飯吃,可以理解。

什麼80後90後的,大家都得死。

@灰鴿叔叔,1980年

“90後開始禿了,你知道嗎?80後已經禿光了”

問一個1980年出生的人,良心不會痛嗎?(榜妹:不會)這充分說明90以前的人已經退出歷史舞臺了啊,歷史的接力棒交給了90後,請他們緊緊握住這個棒棒。因為自媒體作者會判斷,到底是寫哪個年代的中年危機閱讀量會高呢?想來想去,只有90後了,因為80後已經是老年了。

《90後開始禿了,你知道嗎?80後已經禿光了!!》《90後開始離婚了,你知道嗎?80後都二婚了!》《90後眼睛快瞎了,你知道嗎?80後已經致盲了!》《90後說身體垮了,你知道嗎?80後已經裝心臟起搏器了!》,媽的要不是忙我肯定寫這個。

我突然覺得我再忙也得把這個寫出來!我過會兒就動筆去!

@範致行,1978年

“簡單粗暴來流量,其實未必準確”

就是覺得大家做內容喜歡標籤化,這樣簡單粗暴來流量,其實未必準確。

@魏武揮,1973年

“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

這個事情不奇怪啊,當年八零後剛出道的時候,對於八零後,始終是媒體熱點,而且會把單個事例上升到一代人。所以從媒體集中討論九零後這個現象來看,並不稀奇,都是這麼過來的。

所以探討九零後時,你會發現什麼禿髮啊出家啊,這些都會冒出來,但懟一代人這事,真的不是新事物。

年輕人比年紀大的人,更富有自嘲精神。不像真正意義上的中老年人,自己知道自己機會不多了,你黑我必須回擊。當然,我算個例外。我那麼逍遙的成功人士,深知多少人在那裡豔羨我,所以我自黑精神十足的,別人黑我我也不以為意。核心的地方就是:你還是有背鍋的資格,所以你來背。

其實八零後才是最值得黑的,在我眼裡,真的是好失敗的一代。你看什麼幼兒園虐童,虐的都是八零後的小孩。小學競選家委會,又是八零後家長。只不過今天很多事兒,並不會把八零後三個字寫出來,但其實真正承受的,都是八零後。

我一直想寫一篇關於八零後苦逼的文章,但實在有點下不了手,真的是好苦逼,就不要在話語上讓他們覺得更苦逼了吧。

@關軍,1970年

“自我壓抑太久,20多歲就失去了生活的意義”

我個人認為這麼早到來的危機,與心理學上的缺乏自我實現(而且嚴重缺乏)有關。當然,也與信息氾濫帶來的焦慮有關。從小就被家長和學校逼迫著可以怎樣不可以怎樣,學這個學那個,自我被深深壓抑,導致20多歲就失去了生活的意義,其實一直就不曾有過。

直到現在,榜妹的朋友圈還在熱烈討論著關於“第一批90後”的話題。

其實不論是90後,還是80後70後,在成年社會中打拼的我們,都明白生活的壓力和不易,只是這些情緒此前很少被拿來貼上標籤、組成排比地集中討論。

就像整個90後在一個名為“社會”的大群裡被@了一下,人們出於各種各樣的情緒共鳴,紛紛冒泡蓋樓,表達自己的態度。(不光是90後,95後00後也都中槍了……)

而且“第一批90後”相關話題的畫風也不都這麼喪,比如有些90後已經站出來反擊了!


新榜


《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把佛系90後都炸了出來,一時間大家喪的不能自己。

什麼是佛系呢,並不是說出家,而是引用佛教中萬事皆空來形容自己的生活。大概就是:有也行,沒有也行,好也行,不好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開始養生。

佛繫戀愛:“我們談戀愛吧”“都行,隨你”

佛系購物:錢財乃身外之物,想買就買,買不到就算了

佛系職場:漲薪升職都是命中註定,漲就漲,不漲就是命中沒有

佛系遊戲:贏了就贏了,輸了就輸了,段位也就是那麼回事

佛系交流:留言看到就回,不回也沒關係

佛系考研:能考上就讀,考不上就順其自然了

佛系健身:跑步機上走一走就可以了,辦卡就是為了洗澡

佛系淘寶:親,買就買,不買就算了

佛系口頭禪:Fine Anyway

表面看起來這樣很好啊,多和諧,大家都沒有爭搶之心,都很隨意,為和諧社會做出了重大貢獻。可這描述的並不是老年人,而是正當壯年的年輕人,這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了。

年輕人應該是充滿朝氣,充滿活力的,應該充滿慾望充滿激情,還不到“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際雲捲雲舒”的時候。

有人說佛系是現代年輕人對於壓力與焦慮的自我排解,自我調侃,是一種喪文化,小編認為有一部分原因,但並不全面,因為佛系這個詞首先讓我聯想起今年早期一篇關於日本的新聞。

那篇新聞報道說經過調查,日本的青年進入到了一種無慾望社會中。

低慾望社會是指:「欲ない、夢ない、やる気ない(沒有慾望,沒有夢想,沒有幹勁)」

當時網友分析,造成日本這一現象的原因正是因為日本生活的壓力。

想生活的更好基本無望,或者說很艱難,但是想生活的安逸卻很簡單,住不起高檔公寓,同樣有廉價公寓,買不起名牌,百元店也能滿足生活需求,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人的慾望值變得越來越低,沒有了夢想和激情。

這和我們現在提起的佛系多麼相似。

這種佛系所帶來的和諧是不健康的,和諧背後隱藏著巨大的隱患,並不是聳人聽聞,我們從歷史上我們可以窺探一二,我來舉兩個例子。

一.滅佛運動

大家知道在尼泊爾西藏,東南亞地區都信仰佛教,甚至是政教一體,這些以佛教為國教的政教一體國家幾乎包圍了中國,而幾千年來中國卻一致能保持著世俗化,不被宗教所左右,這和中國歷史上舉行了數次的滅佛運動有很大關係,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滅佛運動是在唐朝。

韓愈這個人想必大家都知道,在高中課本中學過他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說》,也知道他的柳宗元一起發起了古文運動,而滅佛運動始於韓愈的一篇奏摺。

元和十四年,唐憲宗遣宦官赴法門寺迎佛骨舍利至長安,在宮中供奉三日,然後送各個寺院供奉。掀起了一股全國性的宗教狂熱,一時之間,上行下效,大家都在說佛講經。

韓愈上書反對,還寫了一篇《韓愈諫迎佛骨表》,可是憲宗不聽,給他貶到了潮洲做刺史,“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貶潮州路八千。”這句著名的詩句就是韓愈當時的境遇寫照。由於皇帝的大力推行,佛教寺廟越建越多,僧侶隊伍越來越龐大,民眾信佛後清心寡慾,使得國家的實力被大大削弱。

雖然韓愈的奏摺沒有被當時的皇帝採納,但唐武宗信奉道教,他繼位後,在會昌年間下令廢除佛教,拆除寺廟,將土地還給人民,僧人必須還俗;寺廟財產收歸國有,佛像銅器熔化了製成農具,史稱“會昌法難”。唐武宗滅佛也是比較成功的一次,對當時國力的增強有著非常大的作用。

二.蒙古的衰落

大家知道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他的孫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在蒙元時期蒙古的鐵蹄踏遍了歐亞大陸,用武力建立起了超級帝國,即使元朝被後來的明朝推翻,也一直是中原的心頭之患,蒙古人的戰鬥力依然強勁。

為了防禦蒙古的騷擾侵襲,明朝才又建立起長城,明朝與蒙古的戰爭持續了幾百年也沒有根本性的解決問題,直到清朝才徹底的解決蒙古問題。

為什麼明朝幾百年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到了清朝就解決了呢,難道只是因為蒙滿同為少數名族麼?當然不是,清朝一直忌憚蒙古的戰鬥力,前期一直用和親政策安撫,後來想到了一個特別“損”的主意才使得蒙古衰落下來。

清政府把佛教在蒙古大力推展,興建了諸多佛寺,給予喇嘛極多的特權,於是蒙古民眾紛紛篤信佛教,吃齋唸佛,無慾無求,生育率驟降,從明末的約三百萬人銳減到六十萬人,而且戰鬥力直線下降。原本無畏生死的蒙古騎兵像有了顧慮,變得有了畏懼,至此蒙古開始了真正的衰落。

這兩個例子都與佛有關,並沒有貶損佛教的意思(佛教徒不要來揍小編啊,啊彌陀佛),佛教宣揚的慈悲等思想是有正向意義的,而無論是滅佛運動還是蒙古的衰落,都是由於佛教中的萬事皆空,因果輪迴等宿命論,這種宿命論的簡化版與最近的“佛系”是極為相似的。

這種“佛系”的宿命論對老年人影響不大,因為老年人並不是社會生產的主力,對年輕人的影響確是致命的,如果年輕人都心懷佛系的心態,無慾無求,那社會就失去了進步的動力,要知道社會的發展就是建立在慾望上的。

如果整個社會都變成小確幸的話,則會變得死氣沉沉,經濟發展停滯乃至倒退,最後的結果是誰都別想過小確幸的生活。

所以啊,努力吧年輕人們,不要總想著出家,有空多想想,謝頂怎麼辦,中年的油膩才是我們要面對的巨大挑戰啊!


幣毒君


第一批90後被稱為佛系的話,把我們80後至於何地?鬥戰勝佛嗎?

感覺90後過得真不容易....


你知道自己過得這麼悲催嗎?你爸媽知道你過得這麼悲催嗎?反正我們80後不知道90後過得這麼水深火熱,因為我們80後正忙著挑保溫杯泡枸杞花茶,正忙著給孩子挑不會被針扎的幼兒園,正忙著還房貸車貸,忙著準備開畢業10年的同學會...

所謂“佛系”的90後,不過是媒體渲染,抓住話題博眼球罷了。我身邊的90後小朋友,有的正忙著拼命工作升職加薪,有的愛玩美圖、直播和擼貓,個個都過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開心的時候大膽的手舞足蹈,撕逼的時候擼起袖子就敢上,敢愛敢恨的不要太多~

話說回來,如果“佛系”真的成為90後其中的一個標籤,其實也沒啥壞處啊,“佛系”不代表“喪”,真正的“喪”是沒有追求沒有目標也失去對生活的熱情,但是願意沉下心來看待事情的90後們,說明這群孩子真的成熟了長大了,願意用更心平氣和的方式解決問題,更客觀理智的處理事情,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判斷對錯,明辨是非。

無論是80後、90後還是00後,千萬不要別人給你貼上一個標籤就默默的受了,被標籤同化。我們要做的,是創造真正能代表年輕一代精神、品質的標籤,帶著自己的小確幸,認真努力的活著吧,多給生活和未來一點熱愛!


創業投資家


“佛系”從哪裡來?它最初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新世相”的一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文章的內容是幾位90後年輕人的小故事,包括他們的工作、生活和戀愛等等。這些故事圍繞著一個網絡新潮詞語“佛系”而展開,譬如佛系朋友圈、佛系乘客、佛繫戀愛、佛系健身、佛系食客、佛系交友、佛系養娃、佛系購物、佛系員工。

什麼是“佛系”呢?它意味著對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那麼較真:比如在工作中不那麼追求卓越,領導佈置什麼任務就做什麼,不必追求盡善盡美;比如在出行、戀愛、居家等等方面,都抱有一種“差不多就行了”的態度,有也行,沒有也未嘗不可,一切隨緣。

“佛系”一詞其實起源於幾年前的日本,它是繼“草食男”等潮語之後,出現的一個用來形容男性“無慾無求”的詞彙。“佛系”主要和男性掛鉤,是指那種對戀愛、成家沒有什麼欲求,一個人獨來獨往也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生活方式。

“佛系90後”的火爆也源於類似的社會狀況。在日本,年輕人是自己選擇了低慾望;而在中國,年輕人的“佛系”生活大多是因為自身面臨較大的社會壓力,比如工作、社保、房價、生育等問題。90後已經不像之前幾代人那樣,在年輕時感受過物質缺乏的困苦,90後是成長在物質生活相對富足的一代,因而在慾望和要求上反而沒有那麼迫切了。

有媒體刊文說,佛系人生是一部“放棄抵抗”的生活史,年輕人的“佛系”生活並不是全盤否定生活,無慾無求,而是因為自己有“我執”,有念想和欲求的東西,但是,又面臨各種各樣的社會壓力——比如不合理的工作機制、難以上漲的工資、麻煩的客戶、飛漲的房價等等。

在這些因素面前,年輕人無力抵抗,但也無法像“喪文化”那樣徹底放棄自己的追求,所以只能有一點“小小的抵抗”,裝作自己非常灑脫,看起來沒有什麼欲求,然而“佛系”並不是無慾無求,太陽照常升起,生活還要繼續。


蝦吃


我怎麼看?emmmm……坐著看

九零後變成佛系青年

還不是讓哪些網噴們罵的?

九零後垮了;這一代的人感情冷漠,沒有同情心;這一代的人不懂得感恩,不珍惜他人勞動成果;這一代的人學習能力差,沒有愛國情懷……

作為第一批老去的九零後,我們掙扎過,也試圖辯解過。

可是誠如長久以來在網絡流傳的一句話

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別人已經為你貼上了“無知、叛逆、自私”的標籤,想在他們眼中端正自己的形象,幾乎是痴人說夢。

所以我們學會了金庸先生的絕學

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

我們本著“不爭、不搶、不嗔、不怒,不辯解,不理你”的心態繼續勾勒著自己的生活空間。

都可以,是因為爭,便成了你們說我不懂禮讓,自私自利的把柄;

無所謂,是因為有所謂,便成了你們口中的不懂奉獻,斤斤計較。

然後……我們就成了佛性青年了。

不爭不搶,不嗔不怒,得來自在,落得清靜。

按照網絡文青的話來說

我們終究被社會磨平了稜角,繼續去追尋那沒有盡頭的遠方。


鑫時空


前一段時間出來一條新聞是“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作為一枚90後,我覺得我對於這個話題是深有感觸的,並不是說我們真的出家了,而是說我們開始過起了“佛系”的生活。

比如,拿起保溫杯,出門帶杯枸杞;也漸漸學會早睡了,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熬夜打遊戲、追劇;考研考過了是緣,考不過就算了;網上購物懶得評價,朋友圈懶得評論;懶得再和別人爭論;只要是自己能接受的事就說“好的”。

“佛系”到底好不好?

1、從養生的角度來看,肯定是好的。因為熬夜確實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早睡之後精神變好了,身體狀況也變好了,腸胃炎犯的次數也少了。

2、從對人對事的態度上變得淡定來說

,這並不好判定,因為這是個人的選擇。有人想要選擇熱烈的生活,而有人就想要平靜的生活。並不是所有人都變得佛系,還是有一部分人幹什麼事都非常有激情。

有激情當然很好,讓人覺得非常有活力,但是怎麼可能一直保持激情,人也是會累的。

這就說到為什麼會產生“佛系”這樣的生活態度——被現實打敗

“從前的車馬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是現在卻大大不同。我想這句描述感情的話可以很貼切表達原因,那就是時代發展太快了,我們已經快要跟不上他的腳步了。

在生活中,我們非常努力,但是還是會遇到很多的挫折,感覺生活真是太難了。我們開始換個角度看問題,發現即使我不那麼在意一件事,它反而能朝著想要的方向發展。於是我們開始信奉“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無論做什麼事都願意去付出努力,但是不在帶著一腔餘勇和期待。

但是,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對生活抱有一點期待,並且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即使不能得到,也是一種經歷。


——END——

你對於“佛系”是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話題熱潮,和層出不窮語彙套用的“蹭熱點”裡,佛系頂起了“造熱點”的半邊天。

從尚能共鳴的“我就是佛系本佛”,到被滿屏第一批搞得視覺疲勞。被貼滿想要定義自我的標籤,卻也模糊了自我。是對號入座,還是推翻人設,你怎麼看待話題度滿滿的年齡標籤?第一批90後,真的被營銷壞了。

有人總結的一連串“第一批90後”話題:

《第一批90後已經開始油膩了》

《第一批90後已經離婚了》

《第一批90後的胃已經垮了》

《第一批90後已經禿了》

《第一批90後的卵巢都衰退了》

《第一批90後已經涼了》

《第一批90後都沒活到30歲》

社交身份標籤

刷屏的是喪文化,“佛系”是既中年 焦慮 油膩之後一個社交身份標籤,而正是這種標籤化的打法讓人們及其容易的進行情感宣洩 ,自我帶入感極強。

有讀者說,佛系文章具有社交功能,當朋友圈滿屏的佛系或者油膩的時候,不知道這些詞就out了…但要問這些玩兒的花樣百出的人佛系、油膩到底什麼意思,誰又能說出來?一些標籤不過是“娛樂大v”賦予的,以及“據說中年少女的幾個特徵…”大概就是把自己想象中的、或自己的、朋友的一些特徵加上去罷了,能那麼火,除了社交用語(畢竟要顯得自己“經常上網”),就像星座,總有一些共同性,其中一兩點正好跟自己相符,那大概自己也是這個標籤群體中的一人吧。現在都是標籤化的人了,這些標籤已經成為共識了,媒體文章發酵,共識就更加得意洋洋了。

也有讀者認為,標籤的確具有社交貨幣的功能,轉發時,有種自我標識與圈層認同的意味。

新世相的營銷功力

佛系刷屏的爆火也剛好見證了新世相的社交營銷的實力,近來,新世相篇篇文章幾乎都是10萬加,在之前也推出過逃離北上廣等爆款文章,這種情緒性的文章的傳播性都特別好,新世相很好的抓住了自身創作的強項。

化用一句流行語:中年人每月焦慮一次,每次養活一篇10w+。根據清博指數發佈的數據,在其系統日常監測的64萬多個微信公眾號裡,在11月裡,搜索“三十歲/脫髮/中年危機”等關鍵詞,一個月內相關的文章累計10347篇,總閱讀量高達2754萬,其中有43篇10w+。而佛系的出現,和這如出一轍。

圖源清博大數據

總之,文章不佛系,在同質化審美疲勞再次抓住大眾心理,好文,好流量,更是好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