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伯隆就義詩:
為黨為民盡生死
勇鬥魔鬼志更堅
要殺吾頭何所懼
共產真理留人間
梁伯隆(1904-1930),輩名廷棟,化名尚志、靖超、興谷,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底蓬鎮底蓬村大豆山村民組簸箕壪人。
梁伯隆祖籍杭州府錢塘縣萬家莊,1925年黨組織曾派梁伯隆到杭州任特委書記,其先祖梁玄昌於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臘月,奉使任四川筠連縣知縣,在張獻忠亂川時期任下川南道署(今瀘州)觀察史兼任屯田,南明朝時期任四川布政司部政史兼鹽法監軍。梁伯隆是梁玄昌12代孫:玄昌-璜-於嵩-松-仕清-登級-正統-學富-文彪-光溥-朝冔-廷棟(字伯隆)-崇德(嗣子),家族字輩:玄玉於木仕,登正學文光,朝廷崇儒品,國家應必昌。
梁伯隆是我黨早期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參加北伐戰爭和“八一”南昌起義後,主要從事地下黨工作,經黨組織安排,以辦學為掩護,宣傳革命思想,發展黨組織,培養黨的宣傳、理論和文藝幹部,先後在重慶、成都創辦了重慶高中、西南學院、西南大學,同時創辦了《西南日報》(後改為《錦江日報》)進步刊物,還創辦了“前衛社”和“新興劇社”兩個進步社團,宣傳馬列主義思想。組織“五四”、“五卅”紀念活動,組織學生、工人和市民開展罷工、罷市和罷課活動,掀起了轟轟烈烈的革命浪潮。
1930年6月8日,梁伯隆被國民黨四川地方軍閥逮捕,10月31日在成都東門外蓮花池英勇就義,寫下了前面的就義詩。
梁伯隆第一故居:石寶山
據梁伯隆家族譜載,出生地:永寧縣永盛裡九甲地名石寶山,現在的江安縣底蓬鎮元通村蘆稿衝組石寶山,故居“土改”時期分與蘆稿衝組鄧姓等村民居住,現在村民外遷居住,十分破爛。
梁伯隆第二故居:簸箕壪
據梁伯隆家族譜載,約於公元1920年左右,因家庭貧窮搬遷至現在的江安縣底蓬鎮底蓬村大豆山村民組簸箕壪居住,這裡是梁伯隆生活、學習和成長的地方,簸箕壪故居也於“土改”時期分了一部分出去,現早已經破爛不堪,2012年秋,梁伯隆嗣孫樑龍在外打工掙錢回來修成了兩層樓房,利用一間屋子佈置梁伯隆的宣傳資料。
隨著宜賓市委市府關於城市建設規劃的發展,在《四川省“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中,強調了“紅色”旅遊規劃,《宜賓市城市發展總體規劃(2013-2020)》裡也強調了“紅色”旅遊規劃,據可靠消息,江安縣政府也在對梁伯隆故居在制定規劃中,據說宜賓市政協在組織編輯人員收集資料,準備編寫寫梁伯隆傳。期盼在不久的將來,梁伯隆故居也許會在地方政府的關心、關懷和重視下,得以修復和保留,讓子孫後代們找尋革命烈士足跡有地方,讓子孫後代們會看到革命烈士的事蹟。
夥伴們,你覺得怎麼樣!
閱讀更多 村野閒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