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阿里、華爲雲計算中心相繼開工、揭牌!南通將迎來江海經濟雲時代

繼3月28日阿里巴巴江蘇雲計算中心在南通開工之後,昨天(30日)又一朵行業“巨雲”——華為雲計算中心在南通揭開面紗。


“阿里雲”目標帶動南通千億級大數據產業崛起

28日上午,阿里江蘇雲計算數據中心項目奠基儀式在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通綜合保稅區內舉行,這標誌著總投資180億元的“阿里雲”項目已經步入開工建設階段。

重磅!阿里、華為雲計算中心相繼開工、揭牌!南通將迎來江海經濟雲時代

阿里江蘇雲計算數據中心項目建成後,該數據中心將作為阿里雲的重要支撐,成為阿里巴巴華東地區最大的雲計算中心基地,不僅帶動南通千億級大數據產業的快速崛起,更為南通建設華東地區重要信息港奠定堅實基礎。

阿里巴巴表示,南通有建設大數據基地優越的地理條件,發展大數據產業、數字經濟的區位優勢、產業基礎以及要素保障。阿里巴巴將按照國內領先、世界先進為目標,實行“同城三點”佈置,打造世界級的高效運營、綠色環保的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

華為將在通構建工業大數據,打造智能工廠

昨天(3月30日),華為南通基地在蘇通園區正式揭牌,華為主題展廳也同時開館。

基地將與我市在雲計算產業上進行全方位合作,合力打造國內一流的現代服務支撐中心、高端業務IT外包中心、智能製造支撐中心和現代康養醫療服務中心,為南通提供源源不斷的智慧服務新動力。

蘇通園區華為主題展廳分為四個部分:

一是序廳——雲弈江海;

二是華為廳——產業數字化轉型的使能者;

三是Cave空間——南通蘇通科技產業園區與華為——雲起處,通未來,攜手共築江海經濟雲時代;

四是尾廳——雲領未來。

去年1月,市政府與華為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雲計算中心合作協議,我市也成為華為全球雲佈局中,落子中國雲服務基礎構建的重要節點。

未來,華為雲將整合全球優質資源,打造全球化價值鏈,通過華為南通雲計算數據中心,提供雲服務,構建工業大數據,打造智能工廠,實現傳統產業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型升級。

重磅!阿里、華為雲計算中心相繼開工、揭牌!南通將迎來江海經濟雲時代

重磅!阿里、華為雲計算中心相繼開工、揭牌!南通將迎來江海經濟雲時代

南通將迎來江海經濟雲時代

通過兩年多努力,南通開發區已經招引了一批大數據領域企業落戶,中興網信雲計算中心、香港脈絡大數據產業基地、旗雲數據中心、美國尼爾森大數據分析、京希數字家庭、匯環智慧環保等項目紛紛落戶,總投資超過100億元,初步形成了產業集聚的態勢。

蘇通園區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軟件與信息化服務產業的發展,華為落戶南通也產生一系列聯帶效應,截至目前,已有明匠智能、中智軟創、啟迪控股、通富微電、捷捷微電等華為的生態合作伙伴,落戶或即將落戶蘇通園區。園區負責人表示,今後將進一步與華為雲品牌聯動,結合其“創新超融合,重構行業雲”的理念,聚焦打造專業、安全、可信賴的雲基礎設施服務,共築江海經濟雲時代。

雲計算將在這些方面影響生活

重磅!阿里、華為雲計算中心相繼開工、揭牌!南通將迎來江海經濟雲時代

美國《福布斯》雙週刊網站2月25日報道,儘管“雲”遠非新理念,但人們現在才開始認識到它的真實能力。未來十年及以後,“雲計算”將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影響我們的生活:

打造數字基礎設施

報道稱,“雲”將為未來城市提供數字基礎設施。到2045年,估計全世界將有60億人生活在城市中。由於“雲”具備存儲和分析數據的能力,智能電梯、智能停車場、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駕駛空中出租車、火車和地鐵、農場和發電站都將變得更安全,並得到更好的管理。

重磅!阿里、華為雲計算中心相繼開工、揭牌!南通將迎來江海經濟雲時代

報道認為,隨著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變得可供人們使用,“雲”也將為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帶來變革。華為正致力於構建“行業雲”:數千個獨立的“雲”在一個包含不同行業階段的數字生態系統中協同工作。

管理數據

報道稱,“雲”還將幫助社會處理不斷增加的數據,包括高清視頻等。

報道認為,很快,推動人們對網絡帶寬和存儲容量提出更高要求的主因將不再是用戶製作的貓咪視頻,而是國際數據公司白皮書《數據時代2025》中所說的“用於非娛樂目的的圖像和視頻內容”。這方面的例子包括各種公共安全應用程序中使用的廣告和錄像。“雲”將賦予人們存儲不斷增加的數據併為獲得有用的見解而分析它們的能力。

人工智能

報道稱,“雲”將支持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並幫助它們適應移動設備等新平臺。2011年智能手機銷量超過個人電腦銷量時,移動設備成為世界最大的計算平臺。自然地,人工智能已設法進入手機。

重磅!阿里、華為雲計算中心相繼開工、揭牌!南通將迎來江海經濟雲時代

但智能手機會獲得電子郵件、短信和照片等很多非結構化數據。分析非結構化數據需要時間和大部分智能手機沒有的處理能力。因此,手機不得不將數據發給“雲”中強大的處理器,這會放慢人工智能的反應時間。解決辦法是,在“雲”和手機之間進行分工。培訓(人工智能學習的過程)將發生在“雲”中。而推理(人工智能提取已學到的知識並運用它來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將發生在手機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