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勢法鷙鳥;外用氣場要效法迅猛攻擊的鳥

上篇我們談到“分威法伏熊”,就是要像熊一樣潛伏忍耐、蓄積能量。本篇“散勢法鷙鳥”談的是潛伏之後如何出手。鬼谷先生教我們出手像鷙鳥一樣。鷙鳥是一種兇猛的鳥,如鷹、雕、梟等。在鳥類中沒有比鷹更兇猛的,我們在此就以鷹為例來談這個問題。

鷹是當之無愧的“天空之王”“鳥中霸主”。在人類史上,鷹的地位至高無上,象徵著不朽、神威與世俗的權力。從古埃及法老時代起,鷹被作為王室的標誌。直到今天,在美國國徽、俄羅斯國徽、德國國徽裡都有一隻鷹。在古希臘神話傳說中,鷹是宙斯的忠誠使者,天生就具有神性。

散勢法鷙鳥;外用氣場要效法迅猛攻擊的鳥

鷹的精神同樣融入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在北方草原上,牧民們把鷹當作自己的圖騰。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鷹同樣是戰神和英雄的代名詞。據《列子·黃帝篇》中記載:“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帥熊、羆、狼、豹、虎為前驅,雕、鶡、鷹、鳶為旗幟。”像鷹一類的鷙鳥被黃帝標於旗幟之上。不僅如此,據說黃帝在涿鹿之野打敗蚩尤,在慶祝音樂《桐鼓曲》中有一章為“鵰鶚爭”,以此彰顯英雄不可戰勝之神勇。關於鷹,西晉文學家孫楚作賦曰:

有金剛之俊鳥,生井陘之巖阻,超萬仞之崇巔,蔭青松以靜處,體勁悍之自然,振肅肅之輕羽,擒狡兔於平原,截鶴雁於河渚,且其為相也,疏尾闊臆,高警禿顱,深目蛾眉,狀似愁胡,曲觜短頸,足若雙枯,麾則應機,招則易呼,背碣石以西遊,經馬嶺而南徂,於時商秋既邁,歲在玄冥,風霜激厲,羽毛振驚,爾乃策良驥,服羔裘,韝青髖,戲田疇,縈深谷,繞山丘,定心意,審精眸,獸馳厥足,鳥矯其翼,下赴幽谷,上翔辰極,隨指授以騰踴,因升降以畢力,紛連薄以攫竄,遂陷首以摧臆。

從這篇賦中,鷹的神姿和氣度栩栩如生,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傲然獨立於天地之間,好一派王者風範!鷹的這一生,我認為可以用八個字概括: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為什麼說鷹是“生的偉大”?讓我們先來看鷹的四大特徵。

1.超越。鷹擁有像鐵一般的翅膀,可以飛翔在萬丈高空。關於鷹的高飛能力,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中寫道:“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因為飛得足夠高,高到別的鳥類達不到的高度,所以沒有天敵。現在我們要反思的是,我們的產品和技術及競爭力,高到沒有競爭者了嗎?

散勢法鷙鳥;外用氣場要效法迅猛攻擊的鳥

2.高貴。鷹很稀少,物以稀為貴,不像老鼠那樣繁殖旺盛,到處都是,讓人討厭。此外,鷹不屑與一般鳥類為伍,一般不會吃死的東西,只吃自己捕捉的東西。俗話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它們的志趣和境界很高,不同凡俗。

3.明察。鷹有一雙犀利的眼,飛得高,看得遠,眼界開闊。即便在萬丈高空之上,它對地下的獵物都能明察秋亳。唐代詩人王維在《觀獵》中寫道:“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說的就是鷹的觀察力。一個企業家,要像鷹一樣高瞻遠矚看未來,明察秋毫看現在。前者說的是戰略,後者說的是現在,說的是捕捉當前的商機。如果具備了這兩種明察能力,何愁生意不興、事業不成?

4.兇猛。鷹有一張刀子嘴,一雙金剛爪。在萬丈高空之上,鷹一旦發現獵物,即刻猛撲直下,使出全身力量,這個勢能不啻天威。用爪子抓,用嘴叼,獵物無從逃脫。鷹甚至可以抓著羚羊飛起來,把它帶走,你說力量該有多大?我們做事也要如此,一旦鎖定目標,就要迅猛出擊,立即行動、貫徹到底。

散勢法鷙鳥;外用氣場要效法迅猛攻擊的鳥

為什麼鷹這麼厲害?讓我們從鷹的小時候講起。古希臘著名思想家亞里士多德曾在《動物志》中記載:“海鷲(鷹的一種)視覺極為銳利,在雛鳥長出羽翼之前,鳥的父母便教它們向太陽注視,雛鳥有不肯朝陽的,便挨一頓揍,並被扭回到朝陽的方向;其中如發現有眼中滴出淚水的,父母便啄死它,專哺其他雛鳥。”這描述或許只是一種傳說和寓言,然而其中所蘊藏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欽佩的。鷹正因如此訓練它們的孩子,所以才被人稱頌為太陽神鳥。關於鷹,亞里士多德對此總結道:“它翔於高空,故能遠瞻;於高飛而言,這可說是鳥類中唯一近似於群神的了。”這是鷹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艱辛一幕,只有這樣,鷹才能成長為最敏銳、最智慧、最兇猛的物種。老鷹知道,如果小鷹太軟弱,在弱肉強食的天地之間,將沒有可供生存之地。

隨著一天天成長,鷹漸漸擁有鐵一般的翅膀,可以飛在萬丈高空之上。鷹是壽命比較長的鳥類,可活幾十年。鷹在步入衰老之際,必須經過一次痛苦的歷練。基督教認為,鷹具有返老還童的神力。根據《舊約·詩篇》記載:“他用美物使你所願的得以知足,以致你如鷹返老還童。”那麼,鷹在傳說中究竟是如何返老還童的呢? 我們明天來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