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势法鸷鸟;外用气场要效法迅猛攻击的鸟

上篇我们谈到“分威法伏熊”,就是要像熊一样潜伏忍耐、蓄积能量。本篇“散势法鸷鸟”谈的是潜伏之后如何出手。鬼谷先生教我们出手像鸷鸟一样。鸷鸟是一种凶猛的鸟,如鹰、雕、枭等。在鸟类中没有比鹰更凶猛的,我们在此就以鹰为例来谈这个问题。

鹰是当之无愧的“天空之王”“鸟中霸主”。在人类史上,鹰的地位至高无上,象征着不朽、神威与世俗的权力。从古埃及法老时代起,鹰被作为王室的标志。直到今天,在美国国徽、俄罗斯国徽、德国国徽里都有一只鹰。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鹰是宙斯的忠诚使者,天生就具有神性。

散势法鸷鸟;外用气场要效法迅猛攻击的鸟

鹰的精神同样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在北方草原上,牧民们把鹰当作自己的图腾。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鹰同样是战神和英雄的代名词。据《列子·黄帝篇》中记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虎为前驱,雕、鹖、鹰、鸢为旗帜。”像鹰一类的鸷鸟被黄帝标于旗帜之上。不仅如此,据说黄帝在涿鹿之野打败蚩尤,在庆祝音乐《桐鼓曲》中有一章为“雕鹗争”,以此彰显英雄不可战胜之神勇。关于鹰,西晋文学家孙楚作赋曰:

有金刚之俊鸟,生井陉之岩阻,超万仞之崇巅,荫青松以静处,体劲悍之自然,振肃肃之轻羽,擒狡兔于平原,截鹤雁于河渚,且其为相也,疏尾阔臆,高警秃颅,深目蛾眉,状似愁胡,曲觜短颈,足若双枯,麾则应机,招则易呼,背碣石以西游,经马岭而南徂,于时商秋既迈,岁在玄冥,风霜激厉,羽毛振惊,尔乃策良骥,服羔裘,鞲青髋,戏田畴,萦深谷,绕山丘,定心意,审精眸,兽驰厥足,鸟矫其翼,下赴幽谷,上翔辰极,随指授以腾踊,因升降以毕力,纷连薄以攫窜,遂陷首以摧臆。

从这篇赋中,鹰的神姿和气度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傲然独立于天地之间,好一派王者风范!鹰的这一生,我认为可以用八个字概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为什么说鹰是“生的伟大”?让我们先来看鹰的四大特征。

1.超越。鹰拥有像铁一般的翅膀,可以飞翔在万丈高空。关于鹰的高飞能力,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因为飞得足够高,高到别的鸟类达不到的高度,所以没有天敌。现在我们要反思的是,我们的产品和技术及竞争力,高到没有竞争者了吗?

散势法鸷鸟;外用气场要效法迅猛攻击的鸟

2.高贵。鹰很稀少,物以稀为贵,不像老鼠那样繁殖旺盛,到处都是,让人讨厌。此外,鹰不屑与一般鸟类为伍,一般不会吃死的东西,只吃自己捕捉的东西。俗话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它们的志趣和境界很高,不同凡俗。

3.明察。鹰有一双犀利的眼,飞得高,看得远,眼界开阔。即便在万丈高空之上,它对地下的猎物都能明察秋亳。唐代诗人王维在《观猎》中写道:“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说的就是鹰的观察力。一个企业家,要像鹰一样高瞻远瞩看未来,明察秋毫看现在。前者说的是战略,后者说的是现在,说的是捕捉当前的商机。如果具备了这两种明察能力,何愁生意不兴、事业不成?

4.凶猛。鹰有一张刀子嘴,一双金刚爪。在万丈高空之上,鹰一旦发现猎物,即刻猛扑直下,使出全身力量,这个势能不啻天威。用爪子抓,用嘴叼,猎物无从逃脱。鹰甚至可以抓着羚羊飞起来,把它带走,你说力量该有多大?我们做事也要如此,一旦锁定目标,就要迅猛出击,立即行动、贯彻到底。

散势法鸷鸟;外用气场要效法迅猛攻击的鸟

为什么鹰这么厉害?让我们从鹰的小时候讲起。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在《动物志》中记载:“海鹫(鹰的一种)视觉极为锐利,在雏鸟长出羽翼之前,鸟的父母便教它们向太阳注视,雏鸟有不肯朝阳的,便挨一顿揍,并被扭回到朝阳的方向;其中如发现有眼中滴出泪水的,父母便啄死它,专哺其他雏鸟。”这描述或许只是一种传说和寓言,然而其中所蕴藏的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的。鹰正因如此训练它们的孩子,所以才被人称颂为太阳神鸟。关于鹰,亚里士多德对此总结道:“它翔于高空,故能远瞻;于高飞而言,这可说是鸟类中唯一近似于群神的了。”这是鹰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艰辛一幕,只有这样,鹰才能成长为最敏锐、最智慧、最凶猛的物种。老鹰知道,如果小鹰太软弱,在弱肉强食的天地之间,将没有可供生存之地。

随着一天天成长,鹰渐渐拥有铁一般的翅膀,可以飞在万丈高空之上。鹰是寿命比较长的鸟类,可活几十年。鹰在步入衰老之际,必须经过一次痛苦的历练。基督教认为,鹰具有返老还童的神力。根据《旧约·诗篇》记载:“他用美物使你所愿的得以知足,以致你如鹰返老还童。”那么,鹰在传说中究竟是如何返老还童的呢? 我们明天来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