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涼之後,熱水器市場是延續疲軟還是完美逆襲?

秋涼之後,熱水器市場是延續疲軟還是完美逆襲?

秋冬季,是時候好好洗個澡了

Sunny||撰稿

舒舒服服洗澡,既不想水溫忽冷忽熱,也不想水量忽大忽小,新裝或換裝熱水器的需求,與電視、冰洗相比更容易被關注和體會到。尤其是入秋之後,“一場秋雨一場涼”,南方儘管還有部分地區秋老虎餘威未消,但北方已逐漸秋寒陣陣。在氣溫下跌這一天然利好刺激下,熱水器市場是否可以一掃上半年的疲軟,在秋天迎來真正的春天?

作為房地產後週期行業的熱水器產業,與房地產市場的繁榮興衰密切相關。前兩年受益於房地產行業的火爆,熱水器銷售量額激增。而經歷了2017年的史上最嚴樓市調控之後,熱水器零售市場在2018年上半年反應同樣激烈,銷售數據掉頭向下。

中怡康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熱水器零售量1903萬臺,同比下降0.4%,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零售額同比增長4.8%,實現零售額約331億元。在增速放緩甚至可能負增長的大趨勢下,市場傳達出量降額增的信號,面對下半年秋冬傳統的熱水器促銷旺季,要想實現漂亮轉身,各大廠商要注意以下兩點:

其一,抓住一二級、三四級及以下市場分層的不同,產品需求的不同作文章顯然是重中之重。

上半年一二級市場出現了嚴重的下滑,其中有2016年和2017年度市場火爆基數較大的原因,也不乏外部新裝需求疲軟的影響。下半年發力的重點在於置換市場,各大廠商在修煉內功上需要下大功夫,提升產品的科技創新,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更為智能、便捷、安全、舒適的產品,優化產品結構。

電熱水器方面,液晶顯示、速熱、智能三個關鍵詞在產品中的滲透率較高,而燃氣熱水器方面,防凍、恆溫、水流量伺服三個關鍵詞更受歡迎。

秋涼之後,熱水器市場是延續疲軟還是完美逆襲?

大容量適合家庭

高品質、大容量自然推動價格上漲。中怡康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4月份,13-16升的燃氣熱水器的零售量佔比提升了17.39個百分點至51.99%,零售額佔比則提升了16.06個百分點至67.01%。同樣,60升的電熱水器的兩項零售佔比也提升了3.04和2.50個百分點,分別至43.35%和49.72%。隨著一二級市場消費者對科技化、大容量產品的置換需求加大,熱水器的整體價格仍將水漲船高。

三四級及以下市場由於基數不大、自身飽和度偏低,且受益於城鎮化戰略、特色小鎮戰略等政策性刺激,普及性消費仍有較大空間。有數據表明,農村市場2018年一季度電熱水器銷售額同比增速為15.2%,燃氣熱水器銷售額同比增速為26.2%,二者均超越了一二三級市場。產品方面,有別於一二級市場,燃氣熱水器在三四級市場的主流仍然是12L及以下容量,電熱水器60L容量佔據了半壁江山。

若在三四級及以下市場中細分需求,在小容量熱水器中探索更豐富的功能,比如搭載App、增加抑菌功能等,既沒有明顯提升價格,但卻明顯提升產品識別度,也許能在三四級及以下市場爭奪中拔得頭籌。

其二,電熱水器和燃氣熱水器雙線並舉,在此消彼長的競爭關係中保持領先。

隨著太陽能熱水器的市場份額逐漸消減,磁能熱水器、空氣能熱水器等其他熱水器並非市場主流,目前的熱水器市場主要由電熱水器和燃氣熱水器平分秋色。

前些年,電熱水器一直力壓燃氣熱水器,在市場的接受度略高。隨著國家燃氣管網鋪設增大,且燃氣屬於一次能源,更環保節能,近年來,燃氣熱水器的銷售回升,自2017年上半年開始,燃氣熱水器銷售額超越了電熱水器,尤其是在一二級市場,“燃進電退”的趨勢較為明顯。

但在三四級及以下市場,燃氣熱水器面臨更多掣肘的難題。相比電熱水器而言,燃氣熱水器更受制於管網鋪設的推進,以及對安裝環境的依賴,在使用的便捷性上不如電熱水器,且價格不佔優勢。在全行業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電熱水器顯然是增量的排頭兵。

秋涼之後,熱水器市場是延續疲軟還是完美逆襲?

管網鋪設制約燃氣熱水器拓展?

目前來看,雖然電熱水器和燃氣熱水器各自此消彼長,但在短時間內都無法稱霸熱水器行業。目前如A.O.史密斯、海爾、阿里斯頓、美的等一眾廠商都是同時涉足雙線產品,在單一產品無法成為制勝法寶之時,保持雙線產品並舉,無疑是維持蛋糕份額的合理保守行為。

小結:要想在下半年有新的作為,逆勢突圍,各廠商之間的比拼可以預見會更加激勵,若是在市場分層、產品升級、產品結構差異化上做更多文章,讓長板更優勢,相信會取得不錯的戰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