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之后,热水器市场是延续疲软还是完美逆袭?

秋凉之后,热水器市场是延续疲软还是完美逆袭?

秋冬季,是时候好好洗个澡了

Sunny||撰稿

舒舒服服洗澡,既不想水温忽冷忽热,也不想水量忽大忽小,新装或换装热水器的需求,与电视、冰洗相比更容易被关注和体会到。尤其是入秋之后,“一场秋雨一场凉”,南方尽管还有部分地区秋老虎余威未消,但北方已逐渐秋寒阵阵。在气温下跌这一天然利好刺激下,热水器市场是否可以一扫上半年的疲软,在秋天迎来真正的春天?

作为房地产后周期行业的热水器产业,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兴衰密切相关。前两年受益于房地产行业的火爆,热水器销售量额激增。而经历了2017年的史上最严楼市调控之后,热水器零售市场在2018年上半年反应同样激烈,销售数据掉头向下。

中怡康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热水器零售量1903万台,同比下降0.4%,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零售额同比增长4.8%,实现零售额约331亿元。在增速放缓甚至可能负增长的大趋势下,市场传达出量降额增的信号,面对下半年秋冬传统的热水器促销旺季,要想实现漂亮转身,各大厂商要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抓住一二级、三四级及以下市场分层的不同,产品需求的不同作文章显然是重中之重。

上半年一二级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下滑,其中有2016年和2017年度市场火爆基数较大的原因,也不乏外部新装需求疲软的影响。下半年发力的重点在于置换市场,各大厂商在修炼内功上需要下大功夫,提升产品的科技创新,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为智能、便捷、安全、舒适的产品,优化产品结构。

电热水器方面,液晶显示、速热、智能三个关键词在产品中的渗透率较高,而燃气热水器方面,防冻、恒温、水流量伺服三个关键词更受欢迎。

秋凉之后,热水器市场是延续疲软还是完美逆袭?

大容量适合家庭

高品质、大容量自然推动价格上涨。中怡康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4月份,13-16升的燃气热水器的零售量占比提升了17.39个百分点至51.99%,零售额占比则提升了16.06个百分点至67.01%。同样,60升的电热水器的两项零售占比也提升了3.04和2.50个百分点,分别至43.35%和49.72%。随着一二级市场消费者对科技化、大容量产品的置换需求加大,热水器的整体价格仍将水涨船高。

三四级及以下市场由于基数不大、自身饱和度偏低,且受益于城镇化战略、特色小镇战略等政策性刺激,普及性消费仍有较大空间。有数据表明,农村市场2018年一季度电热水器销售额同比增速为15.2%,燃气热水器销售额同比增速为26.2%,二者均超越了一二三级市场。产品方面,有别于一二级市场,燃气热水器在三四级市场的主流仍然是12L及以下容量,电热水器60L容量占据了半壁江山。

若在三四级及以下市场中细分需求,在小容量热水器中探索更丰富的功能,比如搭载App、增加抑菌功能等,既没有明显提升价格,但却明显提升产品识别度,也许能在三四级及以下市场争夺中拔得头筹。

其二,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双线并举,在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中保持领先。

随着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份额逐渐消减,磁能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等其他热水器并非市场主流,目前的热水器市场主要由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平分秋色。

前些年,电热水器一直力压燃气热水器,在市场的接受度略高。随着国家燃气管网铺设增大,且燃气属于一次能源,更环保节能,近年来,燃气热水器的销售回升,自2017年上半年开始,燃气热水器销售额超越了电热水器,尤其是在一二级市场,“燃进电退”的趋势较为明显。

但在三四级及以下市场,燃气热水器面临更多掣肘的难题。相比电热水器而言,燃气热水器更受制于管网铺设的推进,以及对安装环境的依赖,在使用的便捷性上不如电热水器,且价格不占优势。在全行业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电热水器显然是增量的排头兵。

秋凉之后,热水器市场是延续疲软还是完美逆袭?

管网铺设制约燃气热水器拓展?

目前来看,虽然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各自此消彼长,但在短时间内都无法称霸热水器行业。目前如A.O.史密斯、海尔、阿里斯顿、美的等一众厂商都是同时涉足双线产品,在单一产品无法成为制胜法宝之时,保持双线产品并举,无疑是维持蛋糕份额的合理保守行为。

小结:要想在下半年有新的作为,逆势突围,各厂商之间的比拼可以预见会更加激励,若是在市场分层、产品升级、产品结构差异化上做更多文章,让长板更优势,相信会取得不错的战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