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克英朗的銷量爲什麼會崩盤?

別克英朗的銷量為什麼會崩盤?

今天刷朋友圈,忽然發現了朋友圈裡的幾個賣別克的銷售顧問只剩一個還在堅持著每天發優惠信息的朋友圈。其他要不徹底改行了,要不就是跳槽到了本田豐田這樣的品牌。

這讓我不禁很感興趣,找到其中一個隨口聊了兩句,才發現了別克經銷商的難。用他的原話說:“別克現在除了GL8,基本上就沒有賺錢的車了,本來還有個英朗能衝量,現在英朗不行了,就沒法幹了。”

別克英朗的銷量為什麼會崩盤?


的確,看看現在別克的狀況,確實如他所說。SUV的三兄弟,昂科雷和昂科拉全涼透了,只有昂科威還靠著巨大的優惠幅度堅持,但SUV市場已經逐漸下滑了。轎車更不提了,在今年以前,除了英朗,也都在各自的細分市場被打的滿地找牙。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2018年開始後,別克連英朗這唯一一款走量的車也給玩脫了?

有句話說得好,叫欲要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

回顧前兩年的別克英朗,簡直是開了掛一般的存在。要知道,緊湊級轎車的市場前三名,可真不好進。何況,是連續數月保持該市場前三。雖然英朗這車並不賺錢,但是卻實打實的讓別克賺了個吆喝。

也就是從英朗開始,別克膨脹了。看到英朗成功後的別克決心繼續複製,打算復活當年的凱越繼續賣。為了不影響英朗,乾脆給英朗換上一套渦輪增壓三缸機。

別克英朗的銷量為什麼會崩盤?


英朗斷崖式下跌,就從換上三缸機的這一刻開始了。

說到這,有必要先說說英朗的身世,也許很多朋友還不太清楚。

要知道,英朗的並不是別克的產物。而是來自歐洲的歐寶。別克和歐寶的關係,估計但凡對別克感興趣的朋友都知道,如果不知道並且感興趣可以自己去查閱。

2010年,懸掛著別克LOGO的第一款英朗GT上市,憑藉著大空間和神似君越的外形,總歸是獲得了不少的銷量。

到了2015年,英朗GT正式變成了英朗。所有人都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次改名這麼簡單。不僅僅是排量上的縮小,就連氣勢也從當年的A+級氣場變成了勉強及格的A級車。

也就是從那開始,別克的大功臣凱越被正式停產,英朗,名正言順的站在了凱越的位置。

在價格相差不多的情況下,新英朗憑藉著相比凱越略顯精緻的外觀內飾,成功延續了凱越的銷量神話。甚至直逼當年的德原朗。

而時間軸來到了2018年,上汽大眾的領導把新款德原朗換成了更“高級”的MQB平臺。而英朗,則稀裡糊塗的被上汽通用的領導換成了讓人唾罵的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

別克英朗的銷量為什麼會崩盤?


關於通用的這臺三缸發動機,其實上一篇的雪佛蘭已經說過了。再囉嗦幾句,抖動嚴重、動力弱雞、油耗不低。成為了這款發動機的顯著特點。不光英朗,GL6不也涼了嗎?

所以,英朗順理成章的崩盤了。

除了先天殘疾的三缸機惹人嫌,別克的質量問題也是讓人望而卻步的原因之一。

別克英朗的銷量為什麼會崩盤?


雖然無論老英朗還是老凱越,骨子裡其實都不是美國車。但交由別克生產製造後,質量倒是和傳統的美系車空前的一致。也許是因為銷量基數大?隨便打開一個搜索引擎,搜一下“英朗、故障”等關鍵詞,動輒就是十幾頁的搜索結果,打開後看到的全是英朗車主各式各樣的血淚控訴。

按時間來說,別克在中國絕對算得上老資歷。如果正常的話,對於國內消費者的喜好了解程度絕不會次於大眾。但是,為什麼銷量頭部卻總能看到大眾,而別克則像是坐過山車一般。這其中的原因,別克也許需要好好反思。不然,也許別克也得拿著退出中國市場的號碼牌,老老實實站在法系車身後排隊了。

說完

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侵權必究
別克英朗的銷量為什麼會崩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