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最早的官辦學校,千年文脈的重要標識——學宮

無錫學宮,又名孔廟、文廟、縣學,亦名儒學、廟學,是無錫最早的官辦學校,是相當長曆史時期內無錫唯一的官辦學校,也是無錫千年文脈的重要標識,地處今學前街大橋中學西北角。

學宮由無錫知縣張詵[shēn] 創建於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宋、元年間都進行過修建。明萬曆年間,知縣林宰於學宮前束帶河邊,豎72根人形石柱,表示孔子“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

舊時學宮東面立石坊,名黌門,左右懸匾,上題的“六科三解元”“一榜九進士”,出典於明隆慶四年(1570年)至萬曆十三年(1585年)的6次鄉試。無錫人考中3個解元:隆慶四年的吳汝倫,萬曆四年的顧憲成,萬曆十三年的周繼昌。一榜九進士,據《錫金考乘》記載: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無錫人在京會試中,考中進士的有葉茂才、周繼昌、華士標、楊應文、陳幼學、高攀龍、何湛之、華國榮、堵維垣等9人。學門旁的石柱上,刻有“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以示尊孔。學宮東南有狀元坊,是後人為宋代無錫狀元蔣重珍而建。

無錫最早的官辦學校,千年文脈的重要標識——學宮

原學宮的範圍很大,以大成殿為中心,立孔子牌位。清朝有7個皇帝為孔子題書匾額:康熙題“萬世師表”,雍正題“生民未有”,乾隆題“與天地參”,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先後依次題書“聖集大成”“聖協時中”“德齊幬載”“聖神無縱”。據《錫金縣誌·學校》記述,太平天國革命前,學宮的建築“大成殿前為露臺,環以石欄,丹墀之旁為兩廡,其殿廡崇祀位如制。又前為戟門,東為名宦祠,西為鄉賢祠,外欞星門。殿後舊有敬義坊及亭三。歷亭而上有柱,跨以石樑,入為尊經閣,最後為崇聖祠。殿西北為明倫堂,左右舊有庫,藏祭器案籍。前為儀門,東為遺愛祠,西為后土祠。前為泮池,有橋三,中橋有亭,曰進賢亭。南稍折而東為學門,外為狀元坊。明倫堂後有講堂,最後為教諭署,有齋,曰素似;殿東為訓導署,有齋,曰時雨;東南隅為文昌閣,閣後為致齋所。”

無錫最早的官辦學校,千年文脈的重要標識——學宮

1930年的學宮大門

由於學校的幾次擴建,學宮僅剩戟門、明倫堂和講堂3所建築。均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建,1982年重修。戟門,即大成門,原為孔廟門,硬山頂,筒花屋脊,筒瓦屋面,面闊5間,進深4架。明倫堂即禮堂,硬山頂,筒花屋脊,蓋青瓦,面闊3間,進深9架,前後簷各為4根石柱。除前簷正間2根柱是後配的花崗石方柱外,其餘均是明代的青石方柱。屏門上方懸有“明倫堂”匾,落款“新安朱熹”,為國內罕見的朱熹手跡。明倫堂的命名,出自《孟子·滕文公》:“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講堂即教室,是硬山頂筒花屋脊,蓋青瓦,面闊3間,進深6架。隔一小院,有圍牆與前面明倫堂相連,構成一組建築。

學宮學生,按清無錫、金匱兩縣規定:文生員36名,武生員26名,廩生(供膳)10名,增生(不供膳)10名,共82名。學宮學官,明設教諭1人,訓導2人,清設教諭、訓導各1人。雍正二年(1724年),無錫縣析為無錫、金匱兩縣,學宮仍在一處。教諭屬無錫,正八品,訓導屬金匱,從八品,俸銀與教諭同。教諭、訓導俗稱學老師,又叫教官,其職責是奉祀孔子香火,分掌兩縣歲、科考試,兼司縣學生員的品德考查,向學政彙報。此外在兩縣各辦義塾一所,請老宿儒教讀,辦理情形與一般私塾相同。教諭、訓導對城鄉私塾及後來開辦的學堂,並不管理。

無錫最早的官辦學校,千年文脈的重要標識——學宮

現學宮內,還保存23塊古碑刻。其中宋朝3塊,元朝4塊(其中1塊刻在宋碑後),明朝12塊,清朝4塊,分別嵌在戟門和明倫堂的牆壁上。碑文內容大體分為聖旨、學規、教授題名、進士題名、鄉先賢祠記、學宮修建、學田記等7類。其中南宋淳祐五年(1245年)所刻《無錫淳祐癸卯續增養士田記》碑,高2.8米,寬1.20米,按地塊詳列尤姓地主156幅租田(合200餘畝,租米約300餘石)、8個鄉的分佈地點、土地類別、地界、面積、實物租類、租額和佃戶姓名等,是中外學術界不可多得的南宋重要經濟史料。另有南宋寶祐六年(1258年)所刻《無錫縣學新建九先生祠堂記》碑,高1.89米,寬0.94米。因元初即已砌於牆內,是各家金石著作和地方誌書沒有著錄的珍品。上述兩塊宋碑已有斷裂。此外尚有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禮部欽依出榜曉示生員臥碑》,清順治九年(1652年)《禮部題奉欽依曉示生員臥碑》,是欽頒全國學宮,指定嵌於明倫堂左右壁上的學規禁例。其他碑刻均完好。

清末太平天國運動中,學宮毀於戰火,同治三年(1864)起,恢復重建。自清光緒以逮,無錫縣學的建築陸續被拆毀。民國時,學宮為無錫國學專修學校(解放前夕改為中國文學院)和無錫縣立中學所在地。解放後改為無錫市第一中學。1956年,市第一中學遷出,改為市第八中學和無錫衛生學校。

無錫最早的官辦學校,千年文脈的重要標識——學宮

1983年11月,為保護無錫學宮及其近百通古碑刻,市政府投資大修了三幢古建築,同時以“無錫縣學古建築”和“無錫縣學古碑刻”為名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並於1990年設立碑刻陳列館專事保護、利用和管理、研究工作。2005年,市政府又投資修繕了縣學古建築及其古碑刻、整治了內部環境,並於2006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