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不一樣的延安

座標:陝西省北部,地處黃河中游

走進不一樣的延安

昨日重現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勝利到達吳起鎮,延安成為中國革命的落腳點和出發點,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贏得抗日戰爭勝利,進而奪取全國勝利的解放戰爭的出發點。

從1935年到1948年,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就是在這裡生活和戰鬥了13個春秋,他們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領導和指揮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堅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的歷史篇章。

今日延安

我還在少年懵懂時期,就知道了“延安”“窯洞”“南泥灣”等字眼,但那時候並不能深入、深刻地瞭解那段歷史和那些偉人的故事。

現如今延安有著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全市境內有歷史遺蹟5808處,革命紀念地445處,珍藏文物近7萬件。它也是中國紅色旅遊景點最多、內涵最豐富、知名度最高的紅色旅遊資源富集區。如有棗園革命舊址、楊家嶺革命舊址、王家坪革命舊址、鳳凰山革命舊址、南泥灣、清涼山、延安革命紀念館、延安新聞紀念館、中國抗日軍政大學紀念館等等,是全國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革命遺址群,被授予“中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稱號。

在延安,追憶那段卓絕的歲月

走進不一樣的延安

延安革命紀念館內展出大量珍貴的革命文物,再現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人當年在延安的光輝業績。這裡是一座陳列展出革命文物,反映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延安地區革命鬥爭史的紀念館,主要宣傳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近13年間,黨中央在延安和陝甘寧邊區領導中國革命的光輝歷史。紀念館前廣場正中巍然聳立毛澤東青銅像。周圍花壇植有松、柏、牡丹、月季、龍爪槐等名貴花草,花木。花壇前有7000多平方米的草坪,兩側有柏樹組成“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八個大字。

革命紀念館出來,對面就是王家坪革命舊址。位於延安城西北,隔延河與城相望。1947年3月,國民黨佔領延安後,這裡的部分建築遭到破壞,1949年按原樣進行了修復。這裡供參觀的有軍委禮堂、作戰研究室和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王稼祥、葉劍英的舊居等。

跟隨遊人腳步,又踏入棗園這塊紅色土地,漫步到毛主席曾經住過的窯洞,心裡產生了一種尊敬和由衷的敬佩。在革命聖地延安,可以觸摸它的每一處跳動,感知它的每一刻呼吸,領略革命先哲的靈魂與操守。閉上眼睛,深思片刻,一種感情和崇敬便油然而生。

延安,不一樣的風情

走進不一樣的延安

其實,避開紅色聖地不談,延安還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人類始祖皇帝曾居住在這一帶,故有中國第一號古墓葬——軒轅黃帝陵。這裡還有“黃河奇觀”——壺口瀑布。

黃帝陵古稱“橋陵”,是歷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黃帝的場所。歷史上最早舉行黃帝祭祀始於秦靈公三年(前422年),秦靈公“作吳陽上畤,專祭黃帝”。自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親率十八萬大軍祭祀黃帝陵以來,橋山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之地,保存著漢代至今的各類文物。黃帝陵古柏群,是中國最古老、覆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共8萬餘株,千年以上3萬餘株。“黃帝手植柏”距今五千餘年,相傳為黃帝親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樹,被譽為“世界柏樹之父”和“世界柏樹之冠”。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黃河奔流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故名壺口瀑布。瀑布上游黃河水面寬300米,在不到500米長距離內,被壓縮到20-30米的寬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里黃河一壺收”的氣概。

除了壺口瀑布,在延安還有“天下黃河第一灣”的奇景——延川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公園。公園以其氣勢恢宏的河曲曲流地貌景觀為特色,以類型多樣的河流地質作用遺蹟為依託,是一個典型的專題地質公園模式。主要為黃河及其周邊支流、面流、潛流等侵蝕形成的地質遺蹟景觀,以及重力、水力、風力等作用下形成的地質遺蹟。公園自然景觀特色鮮明,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震撼力,體現在氣勢恢宏的河流地貌景觀、黃土地貌景觀、植被景觀。黃河流經延川縣境形成“S”形乾坤大轉彎,古稱河懷灣,其得名於天地、日月、陰陽、剛柔、乾坤之象。黃河在這裡陡然急轉,形成了320度大轉彎,被稱之為天下黃河第一灣。它與黃河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並稱延安三大地質奇觀。

到了延安,你不僅可以和偉人對話,走進他們曾經的生活,靠近那段卓絕的歲月,也可以奔向大自然,與奔騰咆哮的黃河來個近距離的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