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如果持續貶值,將帶來哪些投資機會?

美元如果持續貶值,將帶來哪些投資機會?

大家晚上好,新一期的《幫你讀研報》欄目又和大家見面了,上期節目我們通過機構研報讓大家瞭解了中國經濟目前的宏觀情況,本期節目我們再通過專業視角來解讀一下當下全球霸主——美國目前的經濟現狀是怎樣的呢?

第一部分:宏觀研究

今天宏觀研究部分,我們仍然選取的是曾連續兩屆獲得新財富宏觀經濟第一名的海通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姜超團隊最新發布的一篇關於美國經濟的宏觀研究報告。報告中提到了三個觀點,即:美債利率走高、美元大幅貶值、經濟擴張尾聲,政策刺激無效以及利率大幅上升、金融週期尾聲。

報告指出:美國經濟未來面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在充分就業的背景下,其大幅減稅將推高消費與通脹預期,導致利率大幅上升, 但利率大幅上升反過來會使得信貸增速下滑,而在儲蓄率降無可降的背景下,一旦居民減少借貸、消費行為發生逆轉,那麼很可能經濟增長會隨時步入蕭條而非繼續擴張。從金融週期角度觀察,本輪金融危機以後美國經濟復甦最早,源於零利率之後其信貸增速在 09 年轉正,此後一路上升,但在過去的一年其信貸增速已從最高的 8%降至 3.5%,再加上目前利率還在不斷上升,未來信貸增速大概率繼續下滑,其明顯已經處於金融週期的尾聲階段。而歐元區信貸增速在 14 年以後才轉正,目前歐洲依然是負利率,這也意味著信貸增速大幅回落的風險較小,其目前大概率依然處於金融擴張中期,離結束為時尚早。而這也表現為歐洲經濟過去一年的表現都要略好於美國,無論是 GDP 增速、還是製造業 PMI。

觀點解讀:在美元貶值的預期下,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揚,黃金、石油價格未來可能進一步走高。國內來說,雖然A股市場不時出現調整,但是煤炭、鋼鐵、有色的很多股票還是表現的相當活躍的。在美元貶值的強烈預期下,國際大宗商品的帶動下,國內一些資源股或許會迎來一波不錯的投資機會。

第二部分:策略研究

今天的策略研究,我們與大家分享的是在2017年度獲得新財富策略研究第五名的天風證券徐彪團隊的最新策略週報《這次通脹有何不一樣?》,報告中稱:他們比較了 2001 年以來的四輪通脹,發現本輪通脹不同於以往三輪。首先表現在 PPI 和 CPI 的分化,持續高漲的 PPI 完全未能向 CPI 傳導。其次,表現在 PPI 內部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分化,生產資料價格也沒有傳導到生活資料價格。最後,表現在 CPI 內部食品價格和非食品價格週期的錯位,在非食品價格上漲的時候,食品價格出現了明顯的調整。這三個方面的不同導致本輪通脹以週期性價格上漲為主要特徵,消費品內部僅有局部、結構性的上漲。建議繼續關注品牌消費、房地產下游、 服務業和寡佔型行業。他們相對看好食品、家電、生活用紙、快遞、旅遊和航空等領域的投資機會。

觀點解讀:中國的供給側改革導致的工業品供給能力收縮使中國工業品,也就是大宗商品(如煤炭、鋼鐵、有色等)的價格水平出現了非常明顯的上升,但作為終端的居民消費意願卻沒有明顯增加,這也是導致PPI和CPI分化的主要原因,但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來兩者最終同步是必然的,所以近期部分品牌食品、紙類價格及機票價格的上漲也在慢慢進入我們的生活,天風證券的這則策略報告中提及的投資機會還是有它的前瞻性的。

第三部分:行業研究

今天行業研究部分,我們給大家選取的是本週市場表現較好的航天航空板塊的一份行業研報,該研報出自東方證券。報告中稱:航天科工、航天科技兩大集團在商業航天領域角逐態勢明顯。首先從其宏大規劃就能看出:2016 年第二屆中國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科工集團提出實施五大商業航天項目,時間跨度超十年,涉及子工程及分系統數千項,預計投資超千億、產出超千億;而在 2017 年第二屆中國航天高峰論壇上,科技集團則連打商業航天“四張牌”:給出最新火箭發射報價、計劃 2018 年首次海上商業發射、未來 10 年發射多類商用通信與遙感衛星、開放航天器組裝與測試等。其次,各集團都成立了火箭公司,在發射領域競相發力:2016 年初,科工在國內率先成立首家商業火箭公司——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 把快舟運載火箭與發射系統提升到商業級水平;同年 10 月,科技集團成立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開啟火箭“商業化時代”,將在發射服務、太空旅遊等提供個性化產品與服務,平均發射服務成本降低超30%、最短履約週期壓縮近八成。此外,科工集團依託航天雲網平臺設立“商業航天專區”,並 於 2015 年宣佈打造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佔地 30-40 平方公里、總投資 1500 億元,2016 年獲發改委批准,四年後預計 100~150 家企業入駐,可 年產火箭 50 發、衛星 140 顆,實現年產值 300 億元。

觀點解讀:在國內,除兩大航天集團外,也有不少研院所、民營公司涉足衛星製造、運營,以及運載火箭研製等領域。短期來看,航天並非是能夠快速獲得收益的行業,2002 年成立的美國 SpaceX 也只是最近幾年才獲得了大量訂單。況且與 SpaceX 相比,目前我國商業航天的商業與運營模式尚未成熟,該行業未來的投資機會將更多依託於未來政策面的扶持力度加大及市場認可度的提升,短期市場中的波動機會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把握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好了,以上就是今晚《帶你讀研報》的全部內容,希望大家喜歡,你對於接下來的市場怎麼看?你最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研報觀點?歡迎在留言區把您的想法積極反饋給我們,我們下期節目會根據大家反饋最多的數據來精選相關研報,並將其精華部分與大家分享。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