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一輩子「蜂蜜」的你,可能一直都在「假」甜蜜

最近町芒君身邊的朋友,跟風似的買蜂蜜;而買到的價格,也是參差不齊。

町芒君在某寶上發現,蜂蜜價格從9.9包郵到600塊一斤,價格懸殊之大,令人咂舌。

蜂蜜源產地有進口和國內之分,品類有槐花蜜玫瑰蜜等,如何選擇?

買蜜容易,可是貨真價實的優質蜂蜜,還真是難尋。

關於蜂蜜的故事或者“事故”,咱們一起來扒一扒。

吃了一輩子“蜂蜜”的你,可能一直都在“假”甜蜜


吃了一輩子“蜂蜜”的你,可能一直都在“假”甜蜜

蜂蜜 — 營養價值幾何?

進入秋季後,空氣變得乾燥,最適宜飲用蜂蜜。

蜂蜜水不僅可以抵抗秋乏,還能舒緩咽喉不適,養肺護膚。

蜂蜜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單糖以及微量礦物質、維生素,可是這些營養成分的比例分別是多少呢?


吃了一輩子“蜂蜜”的你,可能一直都在“假”甜蜜


我們從表中可以看到,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佔70%以上;水分佔20%以上;

還有少量的脂肪和蛋白質、蔗糖,不超過8%;其他微量植物化學物含量極少,大概佔0.5%。

吃了一輩子“蜂蜜”的你,可能一直都在“假”甜蜜

目前市場上天然蜂蜜產量有限,可是市場需求量大。

在這種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某些商家就開始動了歪點子 —— “摻假”。

蜂蜜摻假,一直都是蜂蜜行業的頑疾。至於有多假?聽町芒君細細道來~


吃了一輩子“蜂蜜”的你,可能一直都在“假”甜蜜

行業亂象

造假技術,爐火純青

目前,市場上常用的蜂蜜的“造假”技術有以下四種:


吃了一輩子“蜂蜜”的你,可能一直都在“假”甜蜜


造假方法雖多,但是商家的共同目的只有一個: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賺取更多利潤。

而這類假 “蜂蜜製品”大肆宣傳的營養價值,町芒君也只能“呵呵”了。

2017年12月,新晚報記者按照網上傳說的勾兌蜂蜜的方法,使用清水、白砂糖、明礬(含有鋁)、醬油竟然做出了,外觀氣味都跟蜂蜜很像的假蜂蜜!

吃了一輩子“蜂蜜”的你,可能一直都在“假”甜蜜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截圖)

所以,目前市場上的真假蜂蜜混亂,連有幾年經驗的蜂農都不容易區分,更何況是普通消費者的我們。

但是,為什麼一些假蜂蜜也能進入超市,進行售賣呢?

很關鍵的一點就是,現在蜂蜜造假技術之高,完全可以達到國標要求,以假亂真,矇混過關!

吃了一輩子“蜂蜜”的你,可能一直都在“假”甜蜜

進口蜂蜜 — 值不值高價?

既然國內蜂蜜市場已經真假難辨,那肉眼凡胎的我們,就只能選擇進口的咯~

而這,也是有些進口蜂蜜可以賣到600塊一斤的原因之一了。

町芒君隨便在JING東上搜索“進口蜂蜜”,排在C位的正是澳大利亞進口麥盧卡蜂蜜。

吃了一輩子“蜂蜜”的你,可能一直都在“假”甜蜜

(圖片來源JINGD東商品截圖)

進口蜂蜜的價格確實是高,但是高價匹配高質嗎?

NO!享譽全球的麥盧卡蜂蜜多次被查出造假!

2013年8月,國家質檢總局公佈分別查出來自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麥盧卡進口蜂蜜造假,被退貨處理。

吃了一輩子“蜂蜜”的你,可能一直都在“假”甜蜜

(圖片來源解放日報截圖)

據悉,新西蘭每年大約出產1700噸至2000噸麥盧卡蜂蜜,但在全球範圍內,每年以麥盧卡名義出售的蜂蜜高達1萬噸以上。

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商家以次充好,假冒產品比率高達80%。

就在剛剛過去的9月,人民網也爆出澳大利亞最大蜂蜜生產商,銷售摻假蜂蜜。

吃了一輩子“蜂蜜”的你,可能一直都在“假”甜蜜

(圖片來源人民網新聞截圖)

對於市場中宣傳的“100%純度的蜂蜜”產品,資深營養學家何英強告訴記者:“一般都標註為“100%純蜂蜜”,實際上很多是濫竽充數,違反標籤法。”


吃了一輩子“蜂蜜”的你,可能一直都在“假”甜蜜


吃了一輩子“蜂蜜”的你,可能一直都在“假”甜蜜

町芒幫選 — 一罐好蜜的自白

那麼,到底如何選擇一罐好蜜呢?

依照町芒標準,町芒君從蜜源地、生產過程、營養成分對好蜜進行定義。


吃了一輩子“蜂蜜”的你,可能一直都在“假”甜蜜


在這裡町芒君需要提醒各位,假蜂蜜不僅沒有任何營養,甚至可能因為造假原料的不合格,食用後對身體造成傷害。

所以,町芒君建議各位在採購蜂蜜時,需要注意蜂蜜包裝標籤信息,包括產品標準、產地、生產日期、營養成本表等信息。

切勿因為貪圖便宜或者迷信商家虛假宣傳,得不償失。


吃了一輩子“蜂蜜”的你,可能一直都在“假”甜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