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個產業功能區與成都校院合作

作為2018年全國雙創周成都主會場地方特色重點活動之一,成都校院企地發展共同體峰會近日在成都高新區菁蓉匯舉行。峰會不僅發佈了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工作排行榜,還有兩項新的項目簽約落地成都。截至目前,全市66個產業功能區全部與高校、科研院所簽訂合作協議,簽約項目287個,協議金額超過2600億元。

籌建“大科學裝置研究中心”

將引進中科院重大科學項目

會上,成都市政府與中科院成都分院、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簽訂《關於籌建中科微信息技術研究院項目協議》。根據協議,成都市將與中科院成都分院、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據中科院成都分院黨組副書記王嘉圖介紹,這一項目主要圍繞通訊、電子信息等領域進行研發,成立產業技術研究院。研究院正式運作後,將對成都電子信息技術發展提供支撐。

記者瞭解到,除了中科微信息技術研究院落地成都外,中科院即將在成都建立一個“大科學裝置研究中心”。“搭建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依託大科學裝置研究中心,建立一個科普館。”王嘉圖表示,通過平臺建設,將中科院的重大科學項目引到成都;而科普館,將為公眾普及科學知識。

峰會上,王嘉圖還透露了位於成都天府新區興隆湖畔的中國科學院成都科學研究中心項目建設情況,“一期工程已經完成40%的進度,完成後將聚集6000多名雙創人才。”

依託成都雙創環境

成都中醫大將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學科

據瞭解,此次峰會致力於引聚域內外校院企各方優勢資源要素向產業功能區集聚,推動校院企地深度融合發展,構建產業生態圈、培育創新生態鏈,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賦能產業功能區高質量發展。峰會上,成都市政府與成都中醫藥大學簽訂《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共建世界一流中醫藥大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以“到2020年,成都中醫藥大學建成1—2個世界一流學科,建成一批國內一流學科;到2030年,成都中醫藥大學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學科;到2056年,共同將成都中醫藥大學建設成為世界一流中醫藥大學”為目標,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市校協同創新,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成都中醫藥大學校長餘曙光表示,“成都高校在雙創方面,是重要的生力軍和主力軍。此次簽署的共建世界一流中醫藥大學戰略合作框架的協議,希望通過校企地的合作模式,創造中醫藥創新發展的‘成都模式’。”

記者從會場上發佈的成都市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工作排行榜中瞭解到,截至2018年8月31日,在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工作當中,簽約項目最多的是高新區,數量為34個。其次是雙流區和溫江區,分別為28個和24個。

據瞭解,我市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工作自2017年12月啟動以來,截至目前,全市66個產業功能區全部與高校、科研院所簽訂合作協議,簽約項目287個,協議金額超過2600億元,已啟動實施項目117個。產業功能區累計引聚包括60餘名國內外院士在內的10000餘名高水平人才;與300餘個國家、省部級創新平臺建立合作關係;建成產學研聯合實驗室100餘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4000餘家。

·協議·

《關於籌建中科微信息技術研究院項目協議》

將主要圍繞通訊、電子信息等領域進行研發,成立產業技術研究院

·項目·

中科院將在成都建“大科學裝置研究中心”

依託大科學裝置研究中心,建立科普館,將為公眾普及科學知識

·數據·

我市校院企地深度融合

全市66個產業功能區全部與高校、科研院所簽訂合作協議,簽約項目287個,協議金額超過2600億元,已啟動實施項目117個。

成都晚報記者 何海燕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