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尋甸摘了貧困帽!一起破譯脫貧「密碼」

掌上春城訊10月15日,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委託新華社主辦的半月談網刊發報道《戴了幾十年的貧困帽,摘了!破譯尋甸脫貧“密碼”》,關注雲南昆明尋甸縣從貧困發生率近27%、12.8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到獲國務院批准,成為昆明市首個宣佈“摘帽”的貧困縣的艱辛歷程,破譯尋甸脫貧“密碼”。

新华社:寻甸摘了贫困帽!一起破译脱贫“密码”

報道頁面截圖

具體報道內容如下↓↓↓

戴了幾十年的貧困帽,摘了!破譯尋甸脫貧“密碼”

金秋9月,正是收穫時節。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獲國務院批准正式退出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之列。戴了幾十年的貧困縣“帽子”終於摘掉了,尋甸縣各族幹部群眾一片歡騰。

從貧困發生率近27%、12.8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到成為昆明市首個宣佈“摘帽”的貧困縣,尋甸縣的脫貧成就來之不易。全縣萬名幹部下鄉扶貧,數千名村中能人帶著貧困戶一起發展,十餘萬貧困戶也鉚足了幹勁兒……點點滴滴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換來了這場脫貧攻堅戰的勝利。

新华社:寻甸摘了贫困帽!一起破译脱贫“密码”

2017年10月10日,尋甸縣貧困戶載歌載舞慶祝遷新居。楊宗友 攝

紮根農村,萬名幹部下鄉扶貧

今年8月,迎接完國務院的貧困縣脫貧“摘帽”第三方評估後,尋甸縣委書記何健升決定破例給全縣幹部輪流放一次大假。“這幾年大家太辛苦了,很多人長期紮在貧困村裡,幾乎從沒休過假。”何健升說。

“按規定,駐村幫扶每個月不能少於20天,但我們基本每月只回家一兩天。”在金源鄉駐村扶貧的尋甸縣糧食局副局長朱再祥說,安豐村距縣城有60公里,他每次頭天晚上到家,第二天一大早就開著車回村裡了。

位於昆明北部的尋甸縣集民族、貧困、山區、革命老區為一體,縣內居住著漢、回、彝、苗等25個民族,山區、高寒山區佔全縣總面積的87.5%。2014年,全縣仍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約12.8萬人,貧困發生率高達26.93%。何健升說,脫貧摘帽是縣委、縣政府向全縣各族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全縣每一名黨員幹部肩膀上的責任。

為此,除了896名扶貧工作隊員長期駐村幫扶的“規定動作”外,尋甸縣還在全縣掀起了一場“萬名幹部下鄉幫扶”的熱潮:全縣47名縣級幹部、1800名包村科級幹部和10000多名機關幹部放棄雙休和節假日進村入戶幫扶。“除了一線的老師和醫生,全縣幹部職工基本全都下鄉扶貧去了,連縣城裡的早點鋪都冷冷清清的。”尋甸縣一名幹部感慨道。

朱再祥認為,駐村幫扶首先要做到思想上駐村,不只是人在那裡,要真心實意和村民交朋友。“對幹部自身來說,駐村幫扶也是一次難得的錘鍊提升機會。”朱再祥說,和他一起駐村的工作隊員中有一個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一年多來,這個在城裡長大的孩子已經成了“農村通”,對村民很有感情。

頭羊效應,能人帶著窮人致富

產業是脫貧之基、致富之源,但尋甸縣的產業基礎卻十分薄弱。尋甸縣扶貧辦主任朱石祥介紹,調查統計顯示,尋甸縣貧困戶的各類致貧原因中,缺技術、缺勞力、缺資金、自身發展能力不足所佔比例最高,是脫貧的卡脖子難題。

誰能帶動起沒技術、沒資金的貧困戶?尋甸縣瞄準了村子裡的能人。朱石祥說,幾乎每個村子裡都會有幾個頭腦靈活、敢闖敢幹的能人,如果能把這些人整合起來,帶領貧困戶發展產業,將是脫貧攻堅的一股重要力量。

尋甸縣首先在全縣遴選出187家龍頭企業、種植養殖大戶、農村專業合作社,並先後成立農村致富帶頭人幫扶協會173個,吸納會員和致富帶頭人3947人,實現了致富帶頭人幫扶協會貧困村全覆蓋,形成了“頭羊+協會”的農村致富帶頭人幫扶體系。

在河口鎮,王宏柏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養蜂大戶。加入農村致富帶頭人幫扶協會後,他創辦了瓊漿坊養殖合作社,帶著全鎮515戶貧困戶一起養蜂。合作社收購村民生產的蜂蜜,再通過王宏柏的公司進行加工銷售。“這是一個雙贏的項目,貧困戶每戶增收約3000元,我的公司也擴大了規模。”王宏柏說。

行走在尋甸縣的鄉村之間,各種扶貧產業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崛起。有的村子主打蜜蜂養殖,有的村子搭起了連片的蔬菜大棚,還有村子在稻田裡養魚,秋收季節引來不少遊客摸魚……

“去年,我們帶動周邊1600多戶肉牛養殖戶實現創收9000多萬元。”聽牧肉牛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治坤說,聽牧公司作為雲南肉牛養殖的龍頭企業,為貧困戶發展肉牛養殖提供了堅實保障。“貧困戶不僅可以把自家養的牛賣給我們,還可以入股我們公司,定期獲得分紅。”

朱石祥介紹,為了提升農村致富帶頭人幫扶主動性,尋甸縣根據產業規模大小以及帶動貧困戶的數量,向致富帶頭人和企業補貼產業扶持資金,僅去年就投入扶持資金500多萬元。

我要脫貧,群眾燃起內生動力

如何激發貧困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是當前各地扶貧工作中的難點之一。自去年10月以來,尋甸縣在昆明市率先試點啟動“三講三評”主題活動,讓駐村扶貧工作隊、村組幹部講幫扶措施和工作現狀,由貧困群眾評價幫扶成效和工作成效;貧困戶講脫貧情況,由駐村幹部等人評價其內生動力。

“實際上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吹一吹(雲南方言,聊天的意思),有什麼問題當面說出來,別窩在心裡。”朱石祥說。

“如果不是駐村幹部和我掏心掏肺地交流好幾次,我可能還住在山上不肯搬下來。”尋甸縣塘子街道鍾靈社區44歲苗族村民張紹秀說,她和丈夫唯一的孩子因為一次意外去世後,兩人本想著一輩子就住在山上的老土坯房裡。村裡開展易地扶貧搬遷時,他們說什麼也不願意搬到生產生活更方便的山腳下。

“兒子沒了,我們還蓋新房做什麼?”張紹秀對駐村幹部馬利民說。後來,通過“三講三評”等方式,馬利民和其他駐村幹部多次找張紹秀談心。“您蓋新房自家只出3萬元,其餘由政府補貼”“搬下來生活方便,還能去附近打打工”……駐村幹部的苦口婆心終於讓張紹秀改變了主意。

“看著新房子我就開心。”張紹秀指著自家青瓦白牆的新房子說。家裡分到了好幾畝耕地,她的丈夫也在新家附近找到一份幫人種蔬菜的工作,兩口子又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三講三評’不是乾巴巴地講,圍爐夜話、趕集講評、講評廣場舞,只要是老百姓喜歡的方式都可以。”朱石祥說,截至今年5月底,尋甸全縣175個村委會累計開展“三講三評”1643次,參與講評的群眾達55862人次,貧困群眾對扶貧工作的滿意度也明顯提升。

何健升說,一場場“三講三評”活動講出了黨員幹部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的使命感,講出了貧困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內生動力,講出了團結奮鬥、攻堅克難的“精氣神”,講出了互幫互助、和諧發展的美好前景,為全縣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華社記者:龐明廣 丁怡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