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百科」民國中期修志

民國中期(1938——1945)修志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廣東、安徽、山東、河南、河北、綏遠、熱河、陝西、甘肅、新疆、上海等地的通志館相繼停辦。一些退居後方的學者做了不少方誌編修工作,黎錦熙參與編纂的《洛川縣誌》《同官縣誌》《黃陵縣誌》《宜川縣誌》《城固縣誌》皆為當時名志。其他特色方誌還有《徐溝縣誌》及顧領頡、傅振倫主持編纂的《北磅志》,後者堪稱民國方誌中最具創新意義的一部,但未能修成。1944年5月國民政府頒佈《地方誌書纂修辦法》,但受局勢所限無法實現大規模修志。這一時期,日本在東北建立“滿洲國”,為了加強統治,偽政府也主持編修志書。偽政府於20世紀30年代編修過《營口縣誌》《北鎮縣誌》《額穆縣誌》等。北平淪陷時期,吳廷燮等人於1938——1939年編修的《北京市志稿》為當時市志巨帙。

(摘自:《方誌百科全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