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精!幾大股神爆倉了……

行情窄幅震盪。

白酒大跌。

有人造謠說要給高端酒加稅,行業內澄清,事實是在減稅。。。

我還是2成消費,1成醫藥,3成轉債套利臥倒不動。

................

有個震精的事。。

最近各大網絡平臺的股神,陸續主動爆料自己爆倉了。。

還有些是被動被人爆料砸招牌。。

還有些繼續裝股神整天吹牛逼的,發了產品的,平均淨值我看都在2毛到7毛之間了。。

人堅不拆,大家活的都不容易,就不點名了。。

不過主動爆自己的,還是有點骨氣的,未來會有好結果。。

人生都會遇到苦難,關鍵是我們選擇如何面對它,這將決定我們每個人今後的路。

這裡邊很多人,我多少都有些瞭解,總結一下他們失敗的原因,共勉吧。

第一條,我覺得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性格過於極端,喜歡加槓桿,極端自信,但其實這種自信是一種無知狀態下的盲目自信。

大家平時讀書越多,越會覺得自己無知,居然有那麼多牛逼的前人總結出那麼多牛逼的東西,自己知道的太少了。

但是讀書少的人,會有一種無知導致的盲目自信。

就是大家看新股民那股自信勁的感覺。

我記得有一本書講過,應該叫達克效應吧,就是說,普通人是意識不到自己有很多傻逼之處的。

能意識到自己在某方面是傻逼,這個需要很高的智商,知識和覺悟。

有一位最近再度自己宣佈加槓桿虧成翔的大神,我接觸過一些,性格非常極端,每次都是加槓桿玩,每次都是大賺,然後鉅虧,坐電梯。。

還有一位哥們,上半年一度盈利百分之二三十,現在淨值都跌到清盤線附近了。。

這位兄弟也是喜歡加槓桿的。

還有幾個主動爆料自己加槓桿後爆倉了,或者為了留住一點生活費,自己主動全部平倉了,否則每月要補倉,和利息,實在吃不消了,再耗幾天,本金就一分不剩了。。

他們都做了很多反思和總結,在我看來,都沒總結到根本問題,可能還需要10年以上的苦難,經歷2輪以上牛熊洗禮,加上瘋狂的學習,才有可能頓悟走上投資的正途。

幾位大神爆倉最主要的根本原因在於性格極端,喜歡加槓桿幹。

我經常說,做投資一定要用閒錢,有了氣定神閒的心態,才可能做的好。

加槓桿,那屬於高危動作,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了的。

巴菲特就經常說,做投資永遠不要加槓桿。

這裡邊的根本原因在於,你加了槓桿,是每天都有高額利息的。

投資理財有一個基本的底層原理,一定要獲得正的現金流,當你每月被動現金流收入大於支出的時候,就實現財務自由了。

而加槓桿是反過來,每月承受大幅的利息流出,這個現金流壓力是很大的。

實際上,巴菲特之所以能成為首富級別人物的原因之一在於加了N萬倍的槓桿,但是人家這個槓桿是0成本弄來的錢,保險公司提供源源不斷的0成本的資金。

人生髮財靠槓桿,但是一定要0成本。

人家是0成本加槓桿,而且正的現金流源源不斷,無限子彈模式,肯定是無敵的。

我覺得我們投研團隊幾位合夥人最厲害的一點就是,都有自知之明,都覺得自己不行,對投資的公司,對自己,總是多一些懷疑和思考。

我特別喜歡劉德華的《笨小孩》,每次唱歌都要跟奶爸,哈總合唱一下。

因為我們覺得自己是笨小孩,只能走的慢一點,穩一點,多下點笨功夫,苦功夫,一步一個腳印。

幾路大神虧爆的另外一個原因,在於選的公司不行,定性就定錯了,選了自認為好公司的垃圾。

另外一個原因在於重倉兩三個股,遇到持續大跌,崩掉。

我們是怎麼做的呢?

1,價值投資選出最好的公司建立股票池。

2,15-25只個股左右組合持倉。

3,做好倉位管理,耐心等待更便宜更安全的價格,分批買入。

這樣我可以做到大盤整體大跌,我小虧,不虧。一旦來行情,我肯定能跟著漲。

因為我必須要有倉位,否則起行情,必然踏空。

就是要做到有倉位,重倉,遇到大跌還不虧大錢,起行情了就盈利了。因為沒人知道啥時候就突然起來了。

完全空倉,踏空的風險是極大的。

重倉,遇到大跌還不能虧大錢,這就對選股要求極高,而且必須做組合,而且組合內部要有對沖效果,不能說買了20個股票,全是銀行股。。

比如我有白酒,醫藥,今天是大跌的,但是銀行今天是漲的,所以組合下來,賬戶今天只微跌一點點。

昨天有些高手說,“看你天天吹牛逼,有本事曬一下賬戶今年的盈利率”。

我好像從來不吹吧,照顧到一些玻璃心,我都是做到80分,只說20分。每次只敢買100股。。

通過價值選股,組合持倉,倉位管理的方法,我們在6月份發的第一期產品,做到9月底,3季度結束,3個月的時間,同期實現小幅盈利,跑贏各大盤10%以上,期間最大虧損2%。

我看了下全國所有公募基金全部產品同期的業績,我們排在第10,排在前邊的基本都是主題型,行業型產品,就是他只做某個主題和行業,趕上漲得好業績就好,趕上那個題材,板塊不行,業績就很差。

私募也差不多能排在前10,但私募業績作假比較容易,自己拿200萬就可以發一隻產品,自己再捐贈進去200萬,業績就翻倍,然後就可以用這個業績巨好的產品,忽悠不明真相的客戶。。我看排前邊的都是沒聽過的小產品,業績都翻倍了,所以就沒必要詳細說私募排名靠前的業績情況了。

我們一期產品的規模將近2個億,沒法作假。

這就是今年我們做到現在的公開業績情況。沒賺什麼錢,排名靠前,不是因為“空倉奪冠”,但是重倉做到不虧,只要略有行情就能開始盈利。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真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