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農村現在爲什麼不種稻穀了?都不種吃什麼?

有的人擔憂,認為國內人口眾多,農村不種稻谷,難道大家都不吃大米了?還是靠進口?這個問題大可不必擔心,理由如下。

有些農村現在為什麼不種稻谷了?都不種吃什麼?

良田承包到戶,並不是意味著農民可以隨便改變田地的性質,這意味著,具有良好水稻種植條件的良田,是不推薦改種其他經濟作物的,特別是一些水稻主產區,拿湖南某農村為例,前些年很多商人從農民手裡承包田過來種植草皮,一畝租金一年是400塊,這些年也陸續被叫停了。

有些農村現在為什麼不種稻谷了?

種或者不種,無非是哪個獲利更大,是否真的適合種植兩種情況,像咱們老家,屬於廣西偏遠山區,種了幾十年的水稻,陸續改種成了柑橘,原因就是兩個。

有些農村現在為什麼不種稻谷了?都不種吃什麼?

其一,咱們當地的水稻田,大多是七八十年代開荒出來的,水源尤為緊張,全靠幾十裡外的水庫依山而建的水渠供水,那個年代缺糧,為了點水村裡村外爭的是臉紅脖子粗,只為種出水稻,到了今天,牲畜也不養了,打工一個月賺的錢,能買一年的口糧,再也沒人去爭水了,水渠也年久失修,種水稻的條件沒了,種的人也就少了。

其二,種植水稻產生的效益太低,人工不算,一畝田能賺800塊已經是高產了,一年兩季,也就1600不到,而種植柑橘為例,一年下來,一畝柑橘純收入能到10000,將近七八倍的差距啊。

有些農村現在為什麼不種稻谷了?都不種吃什麼?

綜上所述,一種植條件差,二有更好的經濟作物種植,誰還會去種水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