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寨鄉「三重保障」實現殘疾羣衆精準增收

殘疾困難群眾一直是基層脫貧攻堅的重點和難點,高寨鄉登記在冊殘疾人630人,其中重度殘疾189人,殘疾人總數佔全鄉總人數2.3%,其中98人屬於國家建檔立卡貧困戶。為進一步提升殘疾人發展的內生動力,保證脫貧攻堅精準施策,高寨鄉採取“三重保障”實現殘疾群眾精準增收。

高寨鄉“三重保障”實現殘疾群眾精準增收

一是實用技能培訓擴寬增收門路。今年以來,高寨鄉組織了為期2期的殘疾人中蜂養殖技能培訓班,合計培訓60餘名殘疾人。中蜂養殖投資小、成本低、見效快。“足不出戶”的增收渠道無疑是對肢體不便的殘疾人來說是好的選擇。

久場村獅醒保利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採取“合作社+殘疾人”的模式,蜂箱由合作社先“借給”殘疾戶,由培訓結業後的殘疾人養蜂,帶割蜂蜜時候合作社統一上門收購,保證銷路的同時,逐步建立起產業聯結髮展和脫貧致富的長效機制。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和帶動殘疾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雙重工作目標。中蜂養殖一年採蜜3至5次,年產量大概20斤,按照市場價折算每斤100元左右,可實現戶均增收2000元。

高寨鄉“三重保障”實現殘疾群眾精準增收

二是“三變”企業“優先入股”保障穩定分紅

農村“三變”為貧困殘疾人增收提供了最穩定、最有效的增收渠道,貧困殘疾戶按照土地入股、扶貧資金入股等多種形式參與農村“三變”,年終以土地流轉費用、扶貧資金量化股金分紅實現增收。平寨村民族文化演藝場項目作為“三變”改革試點項目,最初由300萬元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作為100戶貧困戶入股的“原始股金”注入平寨村集體經濟公司,用於購買貴州大地飛歌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民族文化演藝場原始股。今年5月舉行全國牛王爭霸賽是大地飛歌公司第一次商業化運營。按照“三變”利益聯結機制,公司按照貧困戶年分紅比例不低於量化入股扶貧資金收益的70%進行分紅,每戶獲得保底分紅1000元。在扶貧資金量化過程中優先考慮殘疾人家庭,在100戶入股分紅貧困戶中,殘疾戶有37戶,比例高達37%。

高寨鄉“三重保障”實現殘疾群眾精準增收

三是扶貧資金“注入”激勵自主創業脫貧。高寨鄉通過引進正大集團、黔興茂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一批新興的龍頭企業,通過產業發展帶動百姓致富,為進一步鼓勵困難群眾自主創業,政府進一步將扶貧產業下放,由農民專業合作社及貧困戶個人承擔。莫洛亞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莫洛亞是高寨鄉平寨村頂趴組2014年國家建檔立卡戶,一家三兄弟,大哥智力殘疾,莫洛亞自己肢體二級殘疾,頭腦靈活的他帶領村組居民辦起了專業種植合作社。2018年20萬扶貧資金作為政府的產業資金投到莫洛亞魔芋種植項目上,在政府幫扶下,產業發展順利。魔芋一畝地可產7000斤,價格每噸在5000元左右。僅農戶務工就直接帶動周邊10餘戶百姓增收,光務工工資就發了近7萬元,這還不算土地流轉的費用。,2017年莫洛亞被評為開陽縣脫貧攻堅群英譜之一,光榮脫貧,現在,莫洛亞已成為鄉里小有名氣的老闆。(李拾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