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寨乡“三重保障”实现残疾群众精准增收

残疾困难群众一直是基层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高寨乡登记在册残疾人630人,其中重度残疾189人,残疾人总数占全乡总人数2.3%,其中98人属于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为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发展的内生动力,保证脱贫攻坚精准施策,高寨乡采取“三重保障”实现残疾群众精准增收。

高寨乡“三重保障”实现残疾群众精准增收

一是实用技能培训扩宽增收门路。今年以来,高寨乡组织了为期2期的残疾人中蜂养殖技能培训班,合计培训60余名残疾人。中蜂养殖投资小、成本低、见效快。“足不出户”的增收渠道无疑是对肢体不便的残疾人来说是好的选择。

久场村狮醒保利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残疾人”的模式,蜂箱由合作社先“借给”残疾户,由培训结业后的残疾人养蜂,带割蜂蜜时候合作社统一上门收购,保证销路的同时,逐步建立起产业联结发展和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带动残疾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双重工作目标。中蜂养殖一年采蜜3至5次,年产量大概20斤,按照市场价折算每斤100元左右,可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

高寨乡“三重保障”实现残疾群众精准增收

二是“三变”企业“优先入股”保障稳定分红

农村“三变”为贫困残疾人增收提供了最稳定、最有效的增收渠道,贫困残疾户按照土地入股、扶贫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三变”,年终以土地流转费用、扶贫资金量化股金分红实现增收。平寨村民族文化演艺场项目作为“三变”改革试点项目,最初由30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作为100户贫困户入股的“原始股金”注入平寨村集体经济公司,用于购买贵州大地飞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民族文化演艺场原始股。今年5月举行全国牛王争霸赛是大地飞歌公司第一次商业化运营。按照“三变”利益联结机制,公司按照贫困户年分红比例不低于量化入股扶贫资金收益的70%进行分红,每户获得保底分红1000元。在扶贫资金量化过程中优先考虑残疾人家庭,在100户入股分红贫困户中,残疾户有37户,比例高达37%。

高寨乡“三重保障”实现残疾群众精准增收

三是扶贫资金“注入”激励自主创业脱贫。高寨乡通过引进正大集团、黔兴茂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新兴的龙头企业,通过产业发展带动百姓致富,为进一步鼓励困难群众自主创业,政府进一步将扶贫产业下放,由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贫困户个人承担。莫洛亚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莫洛亚是高寨乡平寨村顶趴组2014年国家建档立卡户,一家三兄弟,大哥智力残疾,莫洛亚自己肢体二级残疾,头脑灵活的他带领村组居民办起了专业种植合作社。2018年20万扶贫资金作为政府的产业资金投到莫洛亚魔芋种植项目上,在政府帮扶下,产业发展顺利。魔芋一亩地可产7000斤,价格每吨在5000元左右。仅农户务工就直接带动周边10余户百姓增收,光务工工资就发了近7万元,这还不算土地流转的费用。,2017年莫洛亚被评为开阳县脱贫攻坚群英谱之一,光荣脱贫,现在,莫洛亚已成为乡里小有名气的老板。(李拾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