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進入「活下去」時期 綠城中國拿地將「更爲謹慎」

房地产进入“活下去”时期 绿城中国拿地将“更为谨慎”

一句“活下去”,將房地產公司的轉型潮攪得更熱,但做慣了高舉高打的資金密集型模式,想要轉向輕資產運營並非易事。綠城的“輕資產”發展之路成效如何,有待長期觀察

《投資者報》記者 向勁靜

近一段時間,房地產龍頭企業萬科的一句“活下去”刷爆朋友圈,同時也使得房地產企業轉型的話題引起市場熱議。

在眼下的房企大轉型時代,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城中國”,3900.HK)也是轉型大軍中備受關注的房企之一。

自去年起,綠城中國優化了組織架構,形成了“一體五翼”的新格局。進入與中交全面合作的階段之後,綠城中國的發展有了怎樣的變化?相比其他的房企而言,綠城中國的轉型有著怎樣的機遇與挑戰?就此類問題,《投資者報》記者採訪到綠城中國相關人士,得到較為詳細的答覆。

01

“輕重並舉”的轉型

有不少房地產企業選擇更名轉型,將公司名稱裡的“房地產”、“置業”等相關名詞刪掉,取而代之以“發展”、“控股”、“集團”等字樣,並紛紛表示,不是“去地產化”,而是要紮紮實實地進行多元化轉型。

從去年開始,綠城中國優化了組織架構,形成了“一體五翼”的新格局。即:以綠城中國為主體,形成了綠城房產、綠城管理、綠城資產、綠城小鎮和綠城生活五大業務板塊。

綠城中國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張亞東表示,綠城中國仍將以“輕重並舉”為發展戰略導向,既著重提升重資產板塊的盈利能力,與大股東中交集團進行戰略協同,也大力培育輕資產板塊使其成為新的盈利增長點,從而有效提升核心競爭力,向理想生活綜合服務商轉型。

那麼,進入2018年以來,綠城中國的轉型成效如何?

綠城中國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根據“輕重並舉”發展導向優化組織架構和管理體系,在“一體五翼”基礎上,已形成了11個重資產單元(包括綠城理想小鎮集團、綠城楊柳郡集團、杭州亞運村項目,以及浙江、華東、西南、華中、北方、山東、華南、海外等8個城市公司)和5個輕資產單元(包括綠城管理集團、綠城資產集團、綠城理想生活集團、綠城房屋科技集團和綠城中國雄安公司)的組織架構。

“未來,綠城中國的主營業務不會改變,同時加強對輕資產模塊的探索和研究。”上述綠城中國相關人士說。

據瞭解,此前綠城中國還與中國鐵塔進行了戰略合作,並面向未來5G時代打造“數字地產、智慧地產”。那麼當前該項目進展如何?

綠城中國相關人士說:“未來,雙方會加強在物聯網、智能信息化等領域的合作,積極探索‘房地產+信息化’的發展方向及路徑。具體方案還在規劃中。”

那麼,就綠城中國而言,其轉型有著怎樣的優勢與挑戰?

談及轉型優勢,綠城中國相關人士指出,在產業佈局方面,確立了 “輕重並舉”的發展導向,推動公司發展動能,從對資源、資金的高度依賴向依靠團隊、品牌、專業能力轉變,同時不斷提升公司的風險管控能力,減少房地產行業週期性波動對公司的影響。目前輕資產,如代建管理、房屋4S、養老等板塊發展迅速。

“轉型的挑戰,主要是行業週期性的風險。拿地之前充分做好市場研判,提前開始設計工作;加強產品創新研究,推進標準化建設,強化品質核心競爭力,提升運營效率。”該人士說道。

02

投資項目銷售增長乏力

從業績表現角度看,轉型中的綠城中國提交了怎樣的一份成績單?

綠城中國發布公告稱,2018年上半年,綠城中國實現總收入335.3億元,同比增長220%;除稅前利潤為55.7億元,同比增長111%;淨利潤為31.2億元,同比增長145.7%;股東應占核心利潤為31.5億元,同比增長189.8%;合同銷售金額約為754億元,其中代建業務合同銷售金額為280億元。

此外,2018年上半年,綠城集團實現合約銷售金額754億元,同比增長26.7%,主要源於代建業務的貢獻明顯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綠城中國的自身投資項目銷售增長相對乏力。

具體來看,上半年代建項目合約銷售金額為280億元,合約銷售面積約207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約83%和47%。而綠城集團自身投資項目的合約銷售額為474億元,同比僅增長7.2%,合約銷售面積則同比下降了6.3%至192萬平方米,投資項目銷售增長乏力。上半年綠城投資項目的整體去化率約為62%,其中新增去化率達80%,相對於2017年全年72%的整體去化率有所降低。

另外,目前綠城中國的負債情況是:一年內到期佔33.7%,一年以上到兩年的佔21.5%,兩年以上是44.8%。同時,截至6月末,綠城中國淨資產負債率為55.1%,比去年12月有所增長。公司針對負債率增長如何看?如何緩解這一情況?

就此,綠城中國相關人士說:“我們認為,淨資產負債率從去年12月的46.4%升至55.1%是適度增長,上半年公司新增土地19幅,總土地成本247.5億,綠城承擔金額184.4億。

而且這個負債水平也是在可比公司中屬於較低的。未來公司會將負債率控制在較為合理、健康的水平,確保公司持續、安全發展。”

03

下半年拿地將會有大動作

根據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綠城共新增19個地塊,總建築面積約為440萬平方米,總價248億元,平均樓板價為5629元/平方米,相對於2017年下降24.9%。

今年上半年,綠城中國的銷售目標已完成47%,公司下半年拿地將會有大動作。據瞭解,此前綠城中國管理層提出,全年有1000億的拿地預算。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是否仍會維持這一預算?就此,綠城中國相關人士表示:“鑑於目前公開市場已有較多起土地流拍,下半年拿地我們會更謹慎。全國樓價持續平穩,除了廈門等極少數城市下跌,其他均平穩。未來拿地仍是公司的先行指標,但是下半年拿地結構會發生變化,在傳統招拍掛市場中拿地,公司會認真研判市場變化,加大TOD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模式)、運動系列(亞運村及全運村)等新項目投資拓展力度,同時加大輕資產板塊的投資力度。”■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房地产进入“活下去”时期 绿城中国拿地将“更为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