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適合買房嗎?看一看開發商和專家釋放的“信號”!

2019年適合買房嗎?看一看開發商和專家釋放的“信號”!

由於2018年樓市的“反覆無常”,即2018上半年很多城市的房價仍在上漲,但是金九銀十“涼涼”後,熱門一二線城市的房價開始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直至現在,所以很多開發商和專家都覺得2019年的樓市更難預測。那麼2019年的房價趨勢如何?是維持當前房價回落的趨勢,還是會因為“因城施策”政策影響,地方具有更大的靈活性,部分城市的調控或將鬆綁,房價有所反彈?這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問題。

不過無論地方的樓市調控政策怎樣變化,都只能是微調,是不能動搖“房住不炒”這個總目標(綱領性原則)的,國家相關部門和各大官媒也發聲釋放了樓市調控不放鬆的信號。

2019年適合買房嗎?看一看開發商和專家釋放的“信號”!

例如人民網近日解讀了高房價的危害,發表《樓市穩字當頭不走靠房地產拉動經濟的老路》文章,點出高房價極大地提高了產業發展的要素成本,並且讓發展實業變得“不划算”,樓市不能成為“麻煩製造者”。經濟日報也發表《房地產調控成果來之不易》文章,透漏出國家打擊炒房行為剛取得階段性的成果,是不會那麼輕易就放棄,或者改變調控目標的,所以關於房價在2019年將會反彈甚至報復性上漲的言論恐怕將成為一紙空談。

總之,那些沒有看清時勢,仍在為炒房客搖旗吶喊的所謂“專家們”真的可以隨著2018年遠去,特別是那些仍在支持房價只能暴漲觀點,不相信房價能下降的人,真的應該醒一醒了,不然就不再順應這個時代了。其實從2018年樓市的變化和一些開發商和專家釋放的“信號”,我們也可以對2019年的樓市變化探知一二。

2019年適合買房嗎?看一看開發商和專家釋放的“信號”!

例如:開發商“大佬”萬科在2018年9月底秋季例會上赫然出現了“活下去”的口號,要求員工以“活下去”為最終目標,把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在活。有人說這是開發商在做戲,也有人說這反應出開發商之後的路確實不好走,國家在加大力度整頓房地產亂象,打擊炒房行為,規範房地產市場,也就是說房地產行業可能會面臨較大的洗牌,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是開發商們都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綠城集團老總李軍在2018年的博鰲房地產論壇也表示“中國的房地產開發模式一直存在一些弊病,現在差不多走到了一個死衚衕。形勢逼著開發商進行快週轉、控成本、降標準,房屋質量也越來越差,明後年可能迎來中國房地產行業投訴和維權高峰期。”

2019年適合買房嗎?看一看開發商和專家釋放的“信號”!

所以很多開發商在高政策、嚴調控,高負債、高壓力、快週轉、高維權等情況下,之後的路可能會如履薄冰,特別是小開發商,稍有不慎就會被淘汰。也就是說開發商暫時很難恢復2016年和2017年的業績蒸蒸日上或發展一日千里的盛況。

開發商的觀點較少,沒那麼明瞭,但是專家們就觀點分明多了。有人仍在吶喊“買房愛國”,呼籲“唯有房地產才能拉動經濟增長,調控可以放開了”,“房地產是最大的實體經濟,沒有房地產業救不了中國”,“目前中國90%的大中城市房價不高”;也有人認為“2019年房價反彈將成空談,房價平穩或小幅下降是好事”,“房子真的蓋夠了,買房也賺不了錢了,現在買是高位接盤”;還有人覺得“高房價擠壓實體經濟,辛苦一輩子不如買套房”,“房地產普遍金融化,調控就是一個買房信號”,“買不起房就多買兩套,不然以後就更加買不起”……

2019年適合買房嗎?看一看開發商和專家釋放的“信號”!

有的專家的觀點值得參考借鑑,但有的專家的觀點是論據不足,只是空喊的,我們要懂得鑑別。至於2019年的樓市將如何變化?估計還是以“穩”為主,住建部表示,2019年要以“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為目標,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再結合樓市“因城施策”指導下,地方微調擴圍將成主基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