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課堂!進出口報關流程你都了解嗎?

小課堂!進出口報關流程你都瞭解嗎?

小課堂!進出口報關流程你都瞭解嗎?

報關是履行海關進出境手續的必要環節之一。涉及到的對象包括:進出境的運輸工具和物品、貨物兩大類。

由於性質不同,報關的程序也有些差異。 今天,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進出口報關的流程。

一、進出口貨物的申報

1、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在貨物進出口時,應在海關規定的期限內,按海關規定的格式填寫進出口貨物報關單,隨附有關的貨運、商業單據,同時提供批准貨物進出口的證件,向海關申報。

報關的主要單證有以下幾種:

(1)進口貨物報關單;

(2)出口貨物報關單。

進出口貨物報關單是指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或其代理人,按照海關規定的格式對進出口貨物的實際情況做出書面申明,以此要求海關對其貨物按適用的海關制度辦理通關手續的法律文書。

(3)隨報關單交驗的貨運、商業單據。

任何進出口貨物通過海關,都必須在向海關遞交已填好的報關單。與此同時,還需提交有關的貨運和商業單據,接受海關審核提交的單證是否一致。

海關查驗無誤之後將加蓋印章,作為提取或發運貨物的憑證。

隨報關單同時交驗的貨運和商業單據有:海運進口提貨單;海運出口裝貨單(需報關單位蓋章);陸、空運運單;貨物的發票(其份數比報關單少一份,需報關單位蓋章等);貨物的裝箱單(其份數與發票相等,需報關單位蓋章)以及根據具體的貨物的特殊單證。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海關認為有必要,報關單位還應交驗貿易合同、定貨卡片、產地證明等。

另外,按規定享受減、免稅或免驗的貨物,應在向海關申請並已辦妥手續後,隨報關單交驗有關證明文件。

(4)進(出)口貨物許可證。

進出口貨物許可證是國家管理貨物出境的法律憑證。進出口許可證,包括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各種具有許可進口或出口性質的證明、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向海關提交的許可證並不是一直固定不變的,國家主管部門隨時會調整發布,所以需要時刻留意。

2、檢驗檢疫制度

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與海關總署從2000年1月1日起實施新的檢驗檢疫貨物通關制度,通關模式為“先報驗,後報關”。同時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將啟用新的印、證書。

新的檢驗檢疫制度對原衛檢局、動植物局、商檢局進行“三檢合一”,全面推行“一次報檢、一次取樣,一次檢驗檢疫,一次衛生除害處理,一次收費,一次發證放行”的工作規程和“一口對外”的國際通用的新的檢驗檢疫模式。

而從 2000年1月1日起,對實施進出口檢疫的貨物啟用“入境貨物通關單”和“出境貨物通關單”,

並在通關單上加蓋檢驗檢疫專用章,對列入《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的進出口商品目錄》

範圍內的進出口貨物(包括轉關運輸貨物),海關一律憑貨物報關地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簽發的“入境貨物通關單”或“出境貨物通關單”驗放,取消原“商檢、動植檢、衛檢”以放行單、證書及在報關單上加蓋放行章通關的形式。

同時,正式啟用出入境檢驗檢疫證書,原來以“三檢”名義對外簽發的證書自2000年4月1日起一律停止使用。

3、海關要求報關單位出具“入境貨物通關單”或“出境貨物通關單”,一方面是監督法定檢驗商品是否已經接受法定的商檢機構檢驗;另一方面是取得進出口商品徵稅、免稅、減稅的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以及《商檢機構實施檢驗的進出口商品種類表》規定,凡列入《種類表》的法定檢驗的進出口商品,均應在報關前向商品檢驗機構報驗。

報關時,對進出口商品,海關憑商檢機構簽發的“入境貨物通關單”和“出境貨物通關單”進口貨物報關單上加蓋的印章驗收。

4、對國家規定的其他進出口管制貨物,報關單位也必須向海關提交由國家主管部門簽發的特定的進出口貨物批准單證,由海關查驗合格無誤後再予以放行。

二、進出口貨物的查驗

1、查驗是通關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海關查驗可分為3種:徹底查驗、抽查和外型檢驗。 海關自查驗受理起,到實施查驗結束,反饋查驗結果不會超過48小時。

2、海關查驗貨物時有3個要求:

2.1、貨物的收發貨人或其代理人必須到場,並按海關的要求負責辦理貨物的搬移、拆裝箱和重封貨物的包裝等工作。

2.2、海關認為必要時,可以徑行開驗、複驗或提取貨樣,貨物管理人員應當到場作為見證人。

2.3、申請人應提供往返交通工具和住宿,並支付有關費用,同時按海關規定交納規費。

三、進出口貨物的放行

3.1、當海關接受了進出口貨物的申報,對相關單證資料進行了核查,查驗了實際的貨物,並在納稅義務人繳納稅費之後,在貨運單據上籤印放行。

需要注意:沒有經過海關放行的監管貨物,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提取或發運貨物。

3.2、進出口貨物因各種原因需海關特殊處理的,可向海關申請擔保放行。海關對擔保的範圍和方式均有明確的規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