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門爲房主宅爲賓,東西廂房不住人」,建房待客要知道

農村俗語“門為房主宅為賓,東西廂房不住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建房子乃是僅次於婚嫁的大事,什麼時候動土,什麼時候下地基,什麼時候封頂,都是非常有講究的,條條框框講究頗多,多是圖個吉利,住的舒心,而房子的建設中,大門又是最為主要的,有非常多的說道,像“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門為房主宅為賓,東西廂房不住人”等等,我們一起來簡單看下這些老話中關於房子和大門,到底有何講究。
農村老話“門為房主宅為賓,東西廂房不住人”,建房待客要知道

大門

門為房主,意思就是房子最為主要的地方就是大門,房子的大門就如屋子主人的臉面,方位朝向都非常講究,不僅如此,還應該體現出氣派,象徵著人丁興旺,所以有“門為房主”的說法。

但大門並不是越氣派越好,也要有個度,拿高度來說,就一定不能高過廳堂,廳堂之上乃是祖輩,大門在外,多是年輕人的代表,高過廳堂,就顯得沒大沒小,後輩凌駕於祖輩之上,這萬萬不對,所以有“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的說法。
農村老話“門為房主宅為賓,東西廂房不住人”,建房待客要知道

這不僅是迷信,也有一定的道理的,大門結實氣派,更能威懾住賊,強行進屋也更加的困難,人會更有安全感,假如大門高過廳堂,家裡成了甕中之鱉,風吹不進,陽光曬不到,家裡的空氣不流通,長期居住,勢必影響健康。

宅為賓,東西廂房不住人

房子的建造有講究,這住人待客也是有講究的,宅為賓,能留在自己宅子裡住下的人,通常都是主人的貴賓,此乃待客之道,現在走親訪友,越親越會留下來住,像咱們家,每次去外婆家,說什麼也要留下住一晚,殺雞殺鴨款待,不住外婆都不高興。
農村老話“門為房主宅為賓,東西廂房不住人”,建房待客要知道

東西廂房不住人,能有東西廂房的,在南方來說肯定是大戶人家,建東西廂房主要是用來待客的。這話說的有點摸不著頭腦,房子既然不住何必要建?其實他的意思是東西廂房不要長住,因為農村房子基本上是坐北朝南,東西廂房要麼西曬,要麼陰暗,居住環境差,久了會影響身體健康。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俗語各地理解可能有所不同,歡迎大家提出不一樣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