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愛心老人黃文謙 打工助學人人贊

故事|愛心老人黃文謙 打工助學人人贊

故事|愛心老人黃文謙 打工助學人人贊

黃文謙

“耄耋之年,他偏偏四處打工、散盡家財。400多個貧困孩子的學業,成為他唯一的牽掛。俯首甘為孺子牛,蠟炬成灰淚始幹,他為教育樹立了一座愛的豐碑。”這是第五屆“感動福建十大人物”組委會給予黃文謙老人的頒獎詞。如今,11年過去了,他仍堅持打工,累計助學助貧困55萬元、1500多人次。

耳聰目明好壽星

黃文謙,家住仙遊縣革命老區村度尾鎮中峰村,今年96歲,曾為游擊隊員,退休職工。他身體健康,步伐勇健,上下樓梯如履平地,自己栽花種菜、種瓜種豆、拾掇作物;他心寬體矍、溫和健談,說起往事,如數家珍;他耳聰目明,至今還在福建康輝食品公司當專職會計、財務總監,每天記錄大小事務,蠅頭小概,字跡清秀,樁樁件件,條理清晰;他熱心公益,樂於助人,打工賺錢,福澤四方。2007 年,他當選為第五屆感動福建的十大人物之一;2011年12月,他被市委、市政府表彰授予“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稱號,被仙遊縣委、縣政府授予“關心下一代突出貢獻獎”;2013年,他當選“感動仙遊十大人物”之一。2015年評為首屆莆田市道德模範。2016年評為全國“最美志願者”,並當選為中國文明網“好人365”專刊封面人物。

黃文謙,從小家境貧苦,父親早逝。解放戰爭期間,黃文謙積極參加仙遊地下游擊隊工作,解放後在度尾鄉人民政府工作,並於1950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文革期間,他返回家鄉務農,並自學會計。改革開放後,黃文謙在福州一家食品公司任職,從會計員做起,升至財務總監。1984年,已64歲的黃文謙退休後回到老家。本想可以安度晚年了。沒想到剛剛創辦的福建康輝食品公司聞訊,聘他為財務總監。這一干,又是31年。

黃文謙老人現在住在自家鰻魚場裡,這裡環境非常清幽,老人栽的花,品種多樣,鮮花盛開;老人種的菜,一畦一畦的,綠油油的可愛。在老人的住處,一張樸素的床,上面罩著紗布的蚊帳,床上鋪著一條素素的棉被;一張普通的桌子,桌子上有各種報紙,海峽都市報、莆田晚報、仙遊今報等,一把椅子,也老舊老舊的,一個沒有封面的櫃子,裡面碼著一本本賬簿,都是康輝食品公司的財務賬本,除此之外,別無他物,非常簡陋。

有人問老人為什麼這麼老了還要如此操勞。老人說“能做說明還健康,做是幸福,不是吃虧。”多麼樸實的話語啊,文謙者,真謙謙君子也!

故事|愛心老人黃文謙 打工助學人人贊


黃文謙在家做賬

厚獎情義還債人

老人一直在寫日記,日記裡事無大小,詳細記著每天的開支、活動。在他的日記本,記著一個感人的事蹟。

那是2013年3月9日,度尾鎮中峰村下頭前開寶妻子突然來到我家,說是十年前,我借給她丈夫開寶1000元治病;開寶病治不好,臨終前,吩咐妻兒一定以後要賺錢還給文謙,不欠後世債。現在,她在外面打工賺錢了,為了完成丈夫的遺囑,將1000元欠債還清。

我說,我都忘記這件事,也不記得曾經有借出這筆錢;就堅決拒收。開寶妻子含著淚堅持要我收,說你不收的話,開寶在底下會不安的,他說會欠你的後世債。

我就收下這1000元錢,並當即對著天空說:“開寶你欠的錢我收了,你不會欠我的後世債。”然後,從1000元錢裡拿出500元錢,硬塞給開寶妻子,說你這麼有情義,這500元錢,是獎勵給你的,一則,你還能念著十年前你丈夫的遺囑,二則,你能還別人已經忘記的債,這是非常難得的。

讀著日記,我們感動的無法言語。這是一個好人對另一個好人的獎勵!希望我們身邊的好人如春天的花兒一樣,燦爛著整個世界。

故事|愛心老人黃文謙 打工助學人人贊


黃文謙生活照

打工助人感鄉鄰

黃文謙老人從2002年開始捐助貧困學生,堅持在每年的春節、六一節、秋季開學和教師節等時間段,一年十幾次,老人總是把自己打工賺來的錢捐獻出來,用來資助和獎勵貧困學生和學校老師。問及老人為何會有助學的善行,老人說,這裡有一個故事,2002年有一天,一個遠房侄兒向他借100元錢,交孩子的學費。老人自小嚐過失學滋味,馬上拿錢幫助侄兒;並從中峰小學獲悉,交不起學費的還有20多名學生,老人當場就捐了2000元,表示為貧困學生交學費。自此,老人萌發了助學濟困的念頭,決定繼續打工,所賺的錢全部用來助學濟困。

2008年開始,老人每年拿錢獎勵中峰村考大學的學生,每年拿出4000元用於資助村裡的40戶困難戶;2014年開始,每年對村裡的40戶困難戶予以1桶油、2斤肉、100元錢慰問資助,計8000元左右。除此之外,老人也很熱心村裡的公益事業,如村裡老人協會活動室建設、鋪橋修路等,他總會慷慨解囊。

老人今年已是99歲高齡,堅持打工支持農村教育、幫助貧困村民,他自己卻仍保持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吃自己種的蔬菜,老人的愛心讓全村人感動。至目前,累計助學助困55多萬元,幫助貧困大學生110多人次、貧困中小學生683人次、貧困戶718人次。

黃文謙老人的愛心善行也得到全家人的支持,在助學助貧困的路上,老人是快樂和幸福的;短途的,老人身體康健自己一個人就行;長途的,常常有家人陪伴左右。並且老人時不時地會收到受助學生的感謝信,這些感謝信讓老人的內心始終盪漾著幸福和快樂的漣漪。贈人玫瑰,手留餘香。老人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給自己一份常有常新的快樂。

積善之家有餘慶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在老人的言傳身教下,黃文謙的6個兒女還有20多個孫子、孫女都十分勤奮好學,共有16人大學本科畢業、2人大專畢業,其中有6名碩士研究生、2名博士生,並大部分在美國、加拿大工作、留學。

老人的一個兒子叫黃培山,黃培山博士是美國休斯敦 Subsea Engineering, Inc.公司總裁、海洋石油水下生產技術知名專家。在老人的影響下,黃培山博士繼承了父親的公益慈心,熱情加入公益事業。他做過多年的美國福建同鄉會會長,蕭條的美國福建同鄉會在他的領導下,搞得有聲有色。每年春節中國社區的“歡歡喜喜大團圓”聯歡晚會,作為共同主席的黃培山都會盡力利用自己的能力和資源,為社區活動拉贊助,推動美國政要對華人社區的關注。在公共募捐中,黃培山不圖聲名,不吝金錢,比如在二零零八年中國的雪災時,他匿名捐購了一萬二千美金。 黃培山說:“錢不是主要的,做好事最重要,要有回饋社會的心。”

故事|愛心老人黃文謙 打工助學人人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