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經濟上機遇和挑戰並存時期,國際貿易給馬來諸國帶來發展

在經濟上,18世紀被視為一個新機遇和挑戰並存時期,而不是衰落期。國際貿易的前景好。1727年,中國皇帝發佈了常常遭到藐視的禁令,禁止私人在中國南部和南洋港口之間從事貿易。對華貿易的擴大反映了對南洋地區森林和海洋產品的巨大需求,馬來統治者從對華貿易中獲取了大量收益,王室壟斷了不計其數的商品,從藤條到中國人湯裡的奇特燕窩。

18世紀,經濟上機遇和挑戰並存時期,國際貿易給馬來諸國帶來發展

因為歐洲人越來越多地參與,對華貿易更加有利可圖。在歐洲,中國人的茶葉很受歡迎,到18世紀初時茶葉像咖啡一樣變成了一種社會飲料,需求似乎總也得不到滿足。歐洲人很難得到大量茶葉,因為他們發現中國商人對他們能提供交換的歐洲商品不感興趣,用白銀購買自然是中國人能接受的,但這是一筆負擔沉重的消耗。另一解決辦法是運輸印度棉布和鴉片到馬來世界,交換那裡的錫礦產品和香料,而錫和香料是中國市場上很搶手的商品。馬來世界很久以來一直就是一個重要的轉運中心,但對18世紀的歐洲人而言,它變成了中國茶葉貿易中的一個關鍵因素。

18世紀,經濟上機遇和挑戰並存時期,國際貿易給馬來諸國帶來發展

歐洲人更喜歡交易錫礦產品和香料,因為他們不像中國人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從而能夠挑選優質森林和海洋產品,而且馬來錫產品比英格蘭錫在中國更受歡迎,因為它更有延展性、可鍛造,可以被打製成精緻箔片,用作茶葉箱的內襯以及宗教儀式上燃燒。由於擁有大量錫礦資源,特別是在馬來半島西海岸,實際上,對於那些尋求打破荷蘭東印度公司壟斷條約的歐洲人而言,從吉打州到新加坡的每一條河的入海口都是一個潛在的錫礦供給地點。

18世紀,經濟上機遇和挑戰並存時期,國際貿易給馬來諸國帶來發展

國際市場的擴張刺激了更多人尋找錫和黃金的新產地,這兩種礦產是馬來半島最有價值的商品。例如,1769年在林茂,金礦被開採,一個同時代中國人的《海錄》(關於航海活動的記錄)還提及吉蘭丹州和彭亨內陸有幾處產金地點,只有冒險穿過激流和一些山澗急流才能到達。我們現在有充分理由認為,穿過半島的皮納裡甘是傳統貿易的一條重要途徑,黃金和叢林產品由此被運輸到半島東西兩海岸。在18世紀下半葉期間,在林加群島中的新吉島、霹靂州-北大年交界地區、拿律以及雪蘭莪州和霹靂州其他地方也都發現了錫礦資源,人們現在感覺到以前荒蕪、人煙稀少的地方現在作為某種有價值產品出產地,變得繁榮著名了。

但是,與經濟發展機遇相伴隨的往往是意想不到的政治和社會問題,對王室的權威而言尤其如此。當各居民點像扇形一樣鋪開來開發內陸地區自然資源時,馬來統治者面臨著非常緊迫的領土控制問題。隨著商業興起,當附近地區經濟開始發展時,領土糾紛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各地馬來統治者都從採礦和農業生產中收取一定比例的利潤,因此領土要求得到大家公開承認是很重要的。

18世紀,經濟上機遇和挑戰並存時期,國際貿易給馬來諸國帶來發展

18世紀雖多給馬來諸國帶來了經濟發展機遇,但同時也經歷了王室子孫數量激增對政治權威的挑戰,統治者通常找不到有效的解決方法。末羅瑜文化依然是當地的一個顯著特徵,儘管存在地區差異,卻將馬來半島諸國和蘇門達臘島東部緊緊聯繫在一起。各個地區的發展歷程不可避免地意味著適應地方習俗、服飾和方言。不管馬來統治者在統治其他馬來人時面臨什麼困難,他們至少還有共同的語言、宗教、信仰體系和對統治者—臣民傳統關係的認同。這在非馬來人當中是不存在的,他們對於經濟發展前景的反應要強烈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