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挖礦機制的路在何方?

挖礦機制一般與區塊鏈項目的共識機制是息息相關的,比如,BTC採用的是POW共識機制,其挖礦方式需要消耗能源;ETH採用POW+POS機制,Token部分分發部分挖礦;EOS採用DPOS機制,Token直接分發,後續的21個超級節點每年可以獲得1%的TOKEN獎勵,不知道這個能否算作挖礦。

目前的,內容平臺太多了,而且平臺之間的文章和資訊都存在重複和抄襲,每天平臺讀者都為了點贊任務,很少人去認真閱讀,建議平臺多點創新,增加對認真參與者的獎勵機制,讓作者多點原創,讓讀者多認真閱讀。

在眾多的區塊鏈內容平臺,挖礦方式是比較獨特的,內容挖礦,即用戶根據平臺的挖礦機制進行生產內容、評論、點贊等行為挖礦。每個平臺的挖礦機制不太一樣,挖礦機制也就代表了平臺的理念(共識機制),不同的挖礦機制的引導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內容平臺各有各優勢,都有很多需要在發展中逐步完善的機制。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各自定位不同,發展路徑不同。

內容挖礦機制的路在何方?

比特幣

1、內容生產挖礦

在各個平臺,這種挖礦方式都屬於最主要的挖礦方式,畢竟是內容平臺,生產優質內容是平臺的主要價值所在。內容挖礦的機制上設計上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一是公平,二是講究平衡,重視忠實用戶的同時不忘培養新人,三是內容的篩選,讓優質內容脫穎而出。

實際情況而言,不同平臺的內容挖礦機制也是不太一樣的。如財路網、幣乎等採用了機器推薦的模式,按照點贊得分來給文章定位,決定哪些文章能夠上熱門及排位順序,這種模式的結果是大戶可以相互抱團,也導致了人民幣玩家的存在,通過小號給文章點贊刷權重,文章能夠上熱門獲得較好的排位。大佬們會比較安心,文風也比較自由,因為不擔心自己文章面對的競爭,質量上而言,大部分熱門文章內容還是不錯的,畢竟一般只有願意深耕的人才會執著於此,文章質量過差容易被點踩。但這也侷限於頭部平臺,其他的一些跟風平臺就另說了,人工完全不干預,買贊買贊抱團刷贊等不受監管導致各種水文上熱門,哪怕發個“我今天心情不錯”也有辦法擠進熱門榜前幾,這多半是平臺監管機制缺失造成的。這類平臺不好的地方是不具備先發優勢的新人沒有生存空間,如果不通過花錢購入平臺代幣增加權重刷贊,再好的內容也徒勞,階層固化可能會成為這類平臺發展的瓶頸,如果不加優化,可能一年前與一年後玩的還是那麼些人。

挖礦機制都還可以。各個都挺科學。就是版權問題,天天抄來抄去,難以理解,都是服務區塊鏈以真實中心化為重點。

國內內容平臺挖礦很多,我有幸同時參與了幾個內容挖礦的平臺。感覺這些平臺和支點最明顯的區別是進去冷冰冰的,發表個評論就走,沒有一點留戀和粘性。沒有有大家庭的氛圍,氣氛熱烈,其樂融融,只要是理性發言,可以暢所欲言,這才是所有幣圈鍾情想往的地方。

內容挖礦機制的路在何方?

Businessman searching for big data


2、評論挖礦

很多平臺是沒有評論挖礦的,像幣乎原來是有的,後來因為機器人刷評論的原因取消了(這個客觀的說是運營上的一個失敗動作),評論對於內容社區來說是很重要的。有了評論挖礦能夠引導內容被閱讀以及互動,發揮內容本身的真正的價值。評論挖礦沒有防住機器人很大程度是過於信任機器,排在前面的評論獲得的收益也過高,挖礦比例沒有設置好,對於防刷沒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對於防刷機制有自己的理解,無論是治理員機制還是評論時間的監測,評論的排序均有不錯的設置,還有是設置了精評,也良性地引導了用戶參與評論挖礦。很多平臺沒有評論挖礦機制,結果是社區缺乏互動,沒有活力,也降低了用戶黏性。

3、小建議

1、搶贊機制能夠斟酌優化,讓人人人人更自在些,不消天天守著手機恐怕錯過了一個億。

2、注意帖子質量,限定每人天天有用發帖的數目和批評,每一個帖子一個賬戶只能一個有用批評,有用增加刷水帖,發沒有意義的批評。

3、優化帖子和批評收益佔比,斟酌從新引進批評挖礦,勉勵互動,但設置有用批評數,只管制止搶前排批評,沒有意義。

總的來說,內容平臺的挖礦機制代表著平臺的定位和理念,也可以認為是共識機制,好的挖礦機制容易凝聚人心,引導良性發展;不好的挖礦機制,容易製造分歧,導致人心渙散、用戶流失。這些最終還是取決於項目團隊的運營取捨,這就需要項目方在運營商有更多的思考和權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