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挖矿机制的路在何方?

挖矿机制一般与区块链项目的共识机制是息息相关的,比如,BTC采用的是POW共识机制,其挖矿方式需要消耗能源;ETH采用POW+POS机制,Token部分分发部分挖矿;EOS采用DPOS机制,Token直接分发,后续的21个超级节点每年可以获得1%的TOKEN奖励,不知道这个能否算作挖矿。

目前的,内容平台太多了,而且平台之间的文章和资讯都存在重复和抄袭,每天平台读者都为了点赞任务,很少人去认真阅读,建议平台多点创新,增加对认真参与者的奖励机制,让作者多点原创,让读者多认真阅读。

在众多的区块链内容平台,挖矿方式是比较独特的,内容挖矿,即用户根据平台的挖矿机制进行生产内容、评论、点赞等行为挖矿。每个平台的挖矿机制不太一样,挖矿机制也就代表了平台的理念(共识机制),不同的挖矿机制的引导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内容平台各有各优势,都有很多需要在发展中逐步完善的机制。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各自定位不同,发展路径不同。

内容挖矿机制的路在何方?

比特币

1、内容生产挖矿

在各个平台,这种挖矿方式都属于最主要的挖矿方式,毕竟是内容平台,生产优质内容是平台的主要价值所在。内容挖矿的机制上设计上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一是公平,二是讲究平衡,重视忠实用户的同时不忘培养新人,三是内容的筛选,让优质内容脱颖而出。

实际情况而言,不同平台的内容挖矿机制也是不太一样的。如财路网、币乎等采用了机器推荐的模式,按照点赞得分来给文章定位,决定哪些文章能够上热门及排位顺序,这种模式的结果是大户可以相互抱团,也导致了人民币玩家的存在,通过小号给文章点赞刷权重,文章能够上热门获得较好的排位。大佬们会比较安心,文风也比较自由,因为不担心自己文章面对的竞争,质量上而言,大部分热门文章内容还是不错的,毕竟一般只有愿意深耕的人才会执著于此,文章质量过差容易被点踩。但这也局限于头部平台,其他的一些跟风平台就另说了,人工完全不干预,买赞买赞抱团刷赞等不受监管导致各种水文上热门,哪怕发个“我今天心情不错”也有办法挤进热门榜前几,这多半是平台监管机制缺失造成的。这类平台不好的地方是不具备先发优势的新人没有生存空间,如果不通过花钱购入平台代币增加权重刷赞,再好的内容也徒劳,阶层固化可能会成为这类平台发展的瓶颈,如果不加优化,可能一年前与一年后玩的还是那么些人。

挖矿机制都还可以。各个都挺科学。就是版权问题,天天抄来抄去,难以理解,都是服务区块链以真实中心化为重点。

国内内容平台挖矿很多,我有幸同时参与了几个内容挖矿的平台。感觉这些平台和支点最明显的区别是进去冷冰冰的,发表个评论就走,没有一点留恋和粘性。没有有大家庭的氛围,气氛热烈,其乐融融,只要是理性发言,可以畅所欲言,这才是所有币圈钟情想往的地方。

内容挖矿机制的路在何方?

Businessman searching for big data


2、评论挖矿

很多平台是没有评论挖矿的,像币乎原来是有的,后来因为机器人刷评论的原因取消了(这个客观的说是运营上的一个失败动作),评论对于内容社区来说是很重要的。有了评论挖矿能够引导内容被阅读以及互动,发挥内容本身的真正的价值。评论挖矿没有防住机器人很大程度是过于信任机器,排在前面的评论获得的收益也过高,挖矿比例没有设置好,对于防刷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于防刷机制有自己的理解,无论是治理员机制还是评论时间的监测,评论的排序均有不错的设置,还有是设置了精评,也良性地引导了用户参与评论挖矿。很多平台没有评论挖矿机制,结果是社区缺乏互动,没有活力,也降低了用户黏性。

3、小建议

1、抢赞机制能够斟酌优化,让人人人人更自在些,不消天天守着手机恐怕错过了一个亿。

2、注意帖子质量,限定每人天天有用发帖的数目和批评,每一个帖子一个账户只能一个有用批评,有用增加刷水帖,发没有意义的批评。

3、优化帖子和批评收益占比,斟酌从新引进批评挖矿,勉励互动,但设置有用批评数,只管制止抢前排批评,没有意义。

总的来说,内容平台的挖矿机制代表着平台的定位和理念,也可以认为是共识机制,好的挖矿机制容易凝聚人心,引导良性发展;不好的挖矿机制,容易制造分歧,导致人心涣散、用户流失。这些最终还是取决于项目团队的运营取舍,这就需要项目方在运营商有更多的思考和权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