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的宅與行:你有爲消費升級做貢獻嗎?

轉眼十一的小長假已過,大家也已迴歸工作崗位。回顧這期間,有的人睡的通體舒暢,有的人玩的酣暢淋漓,兩種狀態盡顯十一小長假的“宅與行”。那麼,你是屬於宅還是行呢,小編看到相關統計數據發現出門遊玩的人多,可宅在家中的也不少。

十一的宅與行:你有為消費升級做貢獻嗎?


據微信數據顯示,長假期間,全國共有2100萬位微信用戶的日運動量少於100步,其中,80後、90後兩個群體佔比達總人數56%,共有1200萬人成為當之無愧的“百步青年”。其實,這其中的 “宅”不光指宅在家裡的人,有人為了放鬆而選擇不出門,另一些人則為了工作而選擇堅守崗位。國慶期間,深圳、上海、北京聚集了最多的“工作狂”,而零售業、製造業和IT服務業的員工活躍度最高,於是“宅”在崗位的這些人也就成了百步青年。

十一的宅與行:你有為消費升級做貢獻嗎?


宅在家中,宅在崗位,也還有人“行”在路上,國慶長假期間,出境旅行依舊是許多人休閒遊玩的首選。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作為內地遊客出境旅行的熱門目的地,在朋友圈簽到中露臉頻次也相當高,可以說,朋友圈簽到已經成為現代人表示“到此一遊”的打卡方式。不過大部分人還是選擇了在國內遊玩,各個風景名勝、網紅打卡之地人滿為患。消費方面就更不用說了,據報告顯示10月1日至7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4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9.5%,可謂消費黃金週,消費升級勢頭明顯。

十一的宅與行:你有為消費升級做貢獻嗎?


餐飲市場紅火,大眾化、特色化餐飲廣受青睞。服務消費亮點紛呈,旅遊、看電影、觀演出、逛博物館、泡圖書館等過節方式成為潮流。新興消費模式蓬勃發展,網絡購物、網上訂餐、定製旅遊、共享民宿、移動支付等新消費模式持續火熱。人們選擇了各種各樣的方式放鬆,而且各方數據顯示消費同比都有所增長,這說明了人們不管在經濟水平上還是思維方式上都有所改變有所提升。

在這個消費黃金週,不管是“宅”還是“行”都必不可少的有所消費。互聯網時代,“宅”不等於不消費,比如一些電商平臺交易額同比增長20%以上,一些網絡訂餐平臺訂單數同比增長50%以上。那麼,在這些宅與行中,你可有為消費升級作出“貢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