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銀行存錢誤買了保險,意外身故後4個月,天上「掉下」72萬現金

去銀行存錢誤買了保險,忘了告訴家人,意外身故後4個月,天上“掉下”72萬元現金

江蘇徐州,53歲的王X先生在2007年12月,去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存錢,稀裡糊塗地買了一款金X利兩全保險(萬能型)。

去銀行存錢誤買了保險,意外身故後4個月,天上“掉下”72萬現金

銀行工作人員只告訴他在什麼時候可以把“保險”裡面的錢取出來,其他的並沒有解釋,所以王X先生並不知道他買的是一款兩全保險,更不知道該款保險可以保障疾病身故和意外身故。

去銀行存錢誤買了保險,意外身故後4個月,天上“掉下”72萬現金

去銀行存錢誤買了保險,意外身故後4個月,天上“掉下”72萬現金

現在的80後,90後的父母,特別習慣去銀行櫃檯辦業務,一不小心就會“被”買了一份保險,所以80後和90後人群一定要問問父母,有沒有從銀行拿回一份幾十頁厚的一份合同,如果有,一定要幫父母看看,到底是保什麼的保險。

沒想到,10年後,在2018年1月6日,王X先生獨自在家,吃水果時,被果仁核卡到氣管中,導致窒息身故。

女兒下班後回家,發現就立即送醫院搶救,但遺憾的是,錯過了最佳搶救時間,搶救無效。

4個月後,2018年5月2日,王X先生的女兒在整理遺物時,在櫃子的某一個抽屜中,發現了金X利兩全保險(萬能型)保險合同,打開合同一看,該合同的受益人為法定受益人。

於是,女兒立即撥通了保險合同上的客服電話,向保險公司報了案,申請理賠。

去銀行存錢誤買了保險,意外身故後4個月,天上“掉下”72萬現金

小科普:法定受益人是指投保人在購買保險時,沒有指定受益人,則保險合同就默認為被保險人的法定繼承人為受益人。

在繼承保險金時法定繼承人按照第一繼承人、第二繼承人、第三繼承人的順序繼承。

而配偶、父母(包括養父母)、子女(包括非婚生子女、養子女)為第一繼承人,王X先生的配偶在5年前因病去世,父母也因為年老故去,所以女兒就是這份保險合同的唯一受益人。

我是該保險公司的一名理賠工作人員,剛好負責這個理賠案件。

在6月14日收到王X先生女兒遞交的理賠資料,其中最重要的資料是醫院出具的死亡證明。

死亡證明的作用有2個:

1、判斷被保人是否為他殺;2、 判斷被保人是否真的身故。

經過理賠調查核實,被保險人王X先生確實是意外身故,於是按照保險合同賠償72.4298萬元。

在6月14日下午,王X先生女兒收到了72.4298萬元賠償金。

如下是理賠工作單,已做重要信息隱秘處理。

去銀行存錢誤買了保險,意外身故後4個月,天上“掉下”72萬現金

寫在最後的溫馨提示:

作為一名理賠工作人員,我已經工作11年了,每年要處理大概1600多份理賠案件,消費者一直誤以為保險公司會找各種理由不賠償,實際上,正好相反,我們是想法設法地為受益人多賠償。

有時候,當保險法和保險合同規定都不明晰的時候,我們都會以受益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則,進行賠償。

去銀行存錢誤買了保險,意外身故後4個月,天上“掉下”72萬現金

只要受益人遞交的理賠資料齊全、合法有效,理賠款是可以當天到賬的。

最後,想給買了保險的人群2點建議:

1、一定要指定受益人,而且一份保險合同最好只指定一個受益人,否則的話家人一定會爭奪受益金,這是我在處理受益金分配時遇到過的很多案例結果,這都是人性使然。

你設想一下,如果你配偶買了一份壽險,同時指定你和TA爸媽為受益人,而且受益金分配比例是你30%,TA爸媽為70%,你心裡是什麼滋味呢?

2、你買的保險,指定的誰為受益人,就把你買保險的情況告訴TA,因為如果你不說,有可能這份保險你就白買了,受益人不知道就不會去保險公司申請理賠,而保險公司也不知道被保險人發生了保險事故。

-----

保險問題就問企鵝問保。

微/信/搜/索/小/程/序「企鵝問保」保險問題隨時問,

還能聽闊愛的保險君科普各種保險知識哦~

去銀行存錢誤買了保險,意外身故後4個月,天上“掉下”72萬現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