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一個淨資產19萬元的校辦小廠是如何成爲百億企業的?

揭秘:一個淨資產19萬元的校辦小廠是如何成為百億企業的?


戰火紛飛的革命戰爭孕育了沂蒙精神,隨著時代的發展,沂蒙兒女用智慧和拼搏為之生輝添彩,沂蒙精神的內涵得到不斷豐富充實。魯南製藥建廠50年尤其是承包經營以來,在趙志全和張貴民兩位企業家的領導下,魯南製藥人以新時期沂蒙精神的踐行者之姿,秉持“不怕困難,挑戰困難、戰勝困難”的魯南精神,實現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在齊魯大地上譜寫出令人景仰的新篇章。

揭秘:一個淨資產19萬元的校辦小廠是如何成為百億企業的?

在魯南製藥,沂蒙精神是勇毅頑強,永不言敗的堅定信念。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1987年,剛剛成為企業承包人的趙志全面臨的困難超乎想象。

“賬面上淨資產只有19萬元,流動資金一分也沒有,生產原料只能維持3天。”對當時的窘況,魯南製藥集團總統計師賈俊梅記憶猶新。

為解決資金問題,趙志全馬不停蹄,多方奔走,遭拒多次後,終於爭取到2萬元的貸款,加上七借八湊的1.8萬,僅有的3.8萬元成為魯南製藥啟動生產的原始資金。

揭秘:一個淨資產19萬元的校辦小廠是如何成為百億企業的?

創業的艱辛,並沒有讓魯南製藥人停步。1995年,剛剛有些起色的魯南製藥正計劃由中藥向西藥跨越,而此時國家經濟政策調整,銀行緊縮銀根,魯南製藥這棵剛剛萌發出土的新苗,遭遇了嚴酷冰雪天,員工大半年發不出工資來。期間,趙志全帶領魯南製藥人,夙興夜寐,絕地反擊,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奮力廝殺,最後度過難關,創造了幾乎不可能的奇蹟。此一役被稱為“96決戰”,成為魯南製藥人永遠銘記的歷史。

揭秘:一個淨資產19萬元的校辦小廠是如何成為百億企業的?

趙志全這種狹路相逢,勇於亮劍的不服輸勁頭,感染了每一個魯南製藥人。1993年,魯南欣康推向市場,和來自德國的同類產品“異樂定”展開了市場爭奪戰,“異樂定”當時已佔據了中國四分之三的市場份額。面對佔盡先機的對手,魯南製藥人選擇了橫刀立馬,背水一戰。

揭秘:一個淨資產19萬元的校辦小廠是如何成為百億企業的?

兩軍相逢勇者勝。數年後,“異樂定”敗走麥城,徹底淡出中國消費者的視野。

2017年底,魯南製藥年產值已達到百億,就是憑著這股子不怕困難,挑戰困難,戰勝困難的膽氣和拼勁兒,魯南製藥人攻堅克難,所向披靡,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傳奇。

揭秘:一個淨資產19萬元的校辦小廠是如何成為百億企業的?

除了永不服輸的魯南精神,敢為人先,持續突破的創新意識更是魯南發展前進的力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為前研發副總,現任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總工程師張貴民把創新融入魯南製藥的血液,嵌入魯南製藥的基因。

揭秘:一個淨資產19萬元的校辦小廠是如何成為百億企業的?

截止到2018年8月,魯南製藥已獲得了7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一個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在民營企業中可說是鳳毛麟角,而這僅僅是魯南製藥科技創新方面先厚積後薄發的一個縮影。

揭秘:一個淨資產19萬元的校辦小廠是如何成為百億企業的?

多年來,魯南製藥堅持以科技為先導的指導思想,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設有國家手性製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哺乳動物細胞高效表達國家工程實驗室、中藥製藥共性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5個科研平臺;山東省手性藥物工程研究中心、泰山學者崗位、院士工作站、生物製藥行業技術中心4大研發平臺。科研平臺涵蓋了化學藥、中藥、生物藥三大類別,能夠同時進行超過100個品種的新藥研發,實打實地用創新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揭秘:一個淨資產19萬元的校辦小廠是如何成為百億企業的?

魯南製藥的創新不僅侷限在技術方面,而是滲透在企業發展的全方位全領域全過程中。張貴民如此闡述自己對創新的見解和實踐思路:“面對經濟新常態,必須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全方位推進以企業機制創新、營銷創新、管理創新、文化創新為基礎的全面創新,以改革釋放企業創新活力,實現提質增效升級,為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力。”

揭秘:一個淨資產19萬元的校辦小廠是如何成為百億企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