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倒仓后,喜子对前途失去了方向。为了找到恢复嗓子的科学方法,他利用一切业余时间,翻遍了文化馆和图书室文革前十几年的音乐、戏曲杂志,抄写和收集了十多册关于保护嗓子、声乐理论方面的资料,包括著名京剧演员盖叫天、声乐理论家喻宜萱等专家的文章,基本弄懂了发声原理、嗓音保健和变声期等方面的知识。由于在变声期又唱歌剧又演秦腔,过度用嗓,声音变厚增粗也是正常生理现象。
一九七二年六月,我团排演了革命样板戏《龙江颂》,有一场同洪水搏斗的戏,我们表演“爬虎”、“倒爬虎”,在帆布垫上常常擦伤前额、鼻子和上唇,伤疤好象“仁丹胡子”。九月演出了秦腔《杜泉山》。
十月到兰州空军驻城固部队慰问演出。十月二十六日,全体演职人员在柳林机场分六批乘座伊尔-14型飞机遨游蓝天,引以为豪。
一九七三年元月,团里抽调我们去西安易俗社学习排练反映红军长征过藏区的现代戏《铁流战士》。第一次来到省城,第一次陪同导演尝了葫芦头泡馍。在《铁流战士》中,他们几人扮演藏族牧民,穿藏袍,背猎枪,烫卷发。在大众理发店,把火钳烧烫,洒上头油,头发烫的“滋滋”直响。之后几十年,头发自带卷,再也拉不直了。
文工团每年有二百多天上山下乡为工、农、兵演出。剧团老艺人常说,唱戏的人“吃了个五香嘴,跑了个罗圈腿”、“河里洗脸庙里歇,出门就跟狗阁捏”。毛泽东时代的革命文艺战士,既是演出队,又是战斗队和宣传队。在文工团党支部领导下,团员青年每到一处,先刷写标语,张贴“批林批孔”墙报,慰问军烈属,到敬老院演出,和机关、学校联欢,搞得热火朝天!七三年十一月,到离县城最远的南山五里坝演出,没有公路,几个年青人,身背背包,手提石灰桶,在深山老林羊肠小道边的巨石上刷写标语“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演出了一场七十年代的“深山问苦”。当地农民说:自从盘古开天地,没有剧团来演过戏。山民拿出陈年老酒,杀鸡、煮腊肉、做豆腐,盛情款待城里来的贵客。十二月,汉中地区在城固县召开文化工作经验交流会,文工团在会上介绍了经验。
一九七四年二月十二日,经县直属机关党委批准,喜子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十月二十三日,县委常委会议决定,任命为县文工团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刚刚年满二十周岁。
閱讀更多 文藝戰士之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