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說歷史 第一期:關羽用的青龍偃月刀嗎?

我們現在很多人都說自己是三國迷,但是所得的資料來源基本上都是三國演義。但是實際上,有很多的研究學者說演義上面的故事是源於百姓之中,一代一代的說書人,唱書人反覆的宣講、吟唱。聚集了很多民間的智慧。而羅貫中,只是一個整理者。他把很多的故事,按照自己的思路寫成了一本書而已,從這個角度講,羅貫中不是一個創作者,而是一個完善者。

這故事到後來,乾隆年間,有一個叫毛宗崗的人又做了系統的整理校訂。雖說這演義的故事,和正史有很多衝突的地方,有些地方更是荒謬的十萬八千里了,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中華名族史上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史詩。當中,它容納的是中華名族一千多年的理想和嚮往,可以這麼說,中國人腦海裡的歷史觀,因為三國演義,而變得更為複雜了。國人的秉性裡溶進了義薄雲天的單色和英勇,匡扶正義的光輝和希望,扭轉乾坤的努力和奮鬥。在往後數千年的名族抗爭史裡面,多了一份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無奈和悲壯。

從這個角度來講,三國演義能成為四大名著,可見它在國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它是不可取代的。但換個角度來說,有很多的細節,也令到很多後人思維上有偏差。某些細節還被認定為歷史就是這個樣子,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羅貫中先生在三國演義裡面與正史不相符的小秘密。

那麼,我們就從武器開始說,在整個三國演義最有名的三件武器,其實無非就是關羽、張飛和呂布的。

先說關羽的,關羽用的一把兵器就是青龍偃月刀,整個三國故事裡幾乎沒有比他更出名的兵器了,它出來,就等於關羽出來了。關羽走到哪它也會跟到哪的。

緣說歷史 第一期:關羽用的青龍偃月刀嗎?

它的形象和關羽的形象是合二為一的。我們現在的感覺就是關二哥就該用這把刀。關二哥不用這把刀,誰用這把刀。關二哥不用這把刀,它用啥啊? 難道用手槍啊。這不是個笑話了嗎!

緣說歷史 第一期:關羽用的青龍偃月刀嗎?

它的傳說,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比如: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關羽的光輝時刻永遠是這把刀帶出來的,而且這把刀的造型到現在依然被稱為關刀或是關公刀。可見這把刀在老百姓心中地位崇高刀什麼地步了。但是,在真正的歷史上,關羽用的不是青龍偃月刀,他用的是類似於長矛一類的兵器。

大家翻翻史書就可以發現,三國時代沒有人用過青龍偃月刀,三國志是最貼近歷史的,陳壽說:公於萬軍中刺良於馬下,斬其首還。這裡的良指的就是顏良,大體意思就是關羽把這顏良刺殺萬軍陣之中,把顏良的腦袋砍回來了,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在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了。但陳壽運用的動詞是“刺”,拿一把這麼大的關東刀,你怎麼能刺人呢,說是挑都很勉強。一般來說只能叫捅,拿刀去捅人。所以,這裡寫得“刺”,關羽當時用的是矛。而且身上配有短刀,把這個顏良刺倒在地以後,上去掏出短刀,“咔嚓”一下,把他的腦袋給砍下來了,這個過程就是這樣。

雖然三國演義硬說關羽用的是青龍偃月刀,是一種牽強附會,但它也有目的的。這是使得關羽的英勇形象更加的豐滿,但這絕對不可能在當時出現!偃月刀這種刀形,是到了宋代才出現的。或許是羅先生本人對偃月刀這種兵器情有獨鍾、愛不釋手。所以才再寫三國演義的時候,才會情不自禁的把自己最喜愛的兵器加給了自己最欣賞英雄。於是關二哥就開始舞動他的青龍偃月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