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堂|嚴永紅:洞見「蟲洞」,照明設計呈現不凡藝術

名師堂|嚴永紅:洞見“蟲洞”,照明設計呈現不凡藝術

名師堂|嚴永紅:洞見“蟲洞”,照明設計呈現不凡藝術

名師堂|嚴永紅:洞見“蟲洞”,照明設計呈現不凡藝術

嚴永紅

首屆名師堂成員

重慶大學

建築城規學院建築技術科學系

主任、博士生導師

重慶市“巴渝學者”特聘教授

重慶市高校”健康照明”創新團隊帶頭人

國家一級註冊照明設計師

主持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及20餘項國家及省部級縱向研究項目

榮獲10餘項國際、國家行業獎

發表80餘篇學術性論文

主持完成了逾100項照明規劃

及室內外照明設計項目

不斷探索建築光學領域科研成果

及最新技術

與各種藝術形式融合的可能性

2018首屆深圳藝術雙年展在深圳羅湖美術館開幕,本次雙年展圍繞“開放源”這一計算機軟件術語展開,該展覽以羅湖美術館為核心地標,打造館內與館外兩大展區,全面向公眾開放,讓全球性的當代藝術與深圳市民形成互動。

《洞見》

在此背景下,首屆名師堂成員、照明領域的頂尖設計師嚴永紅與當代藝術家鍾飆跨界合作推出照明科技與圖像相結合的交互裝置——《洞見》。這個照明裝置為8米長的蟲洞模型,內壁由LED顯示圖像。看似簡單的載體,卻融合了建築熱、聲、光、材料、建造、交互等多項技術,是多學科團隊歷時10個月聯合作戰的結果。

名師堂|嚴永紅:洞見“蟲洞”,照明設計呈現不凡藝術

蟲洞是

連結兩個遙遠時空的多維時空隧道,它連接了平行宇宙與嬰兒宇宙的通道,提供了時空旅行的可能性,亦是黑洞與白洞之間的聯繫通道。在這裡,蟲洞是一個比喻,來到這裡成為載體,是各界合作的橋樑。「洞見」既是指觀眾進入蟲洞喻體中的所見,更是通過沉浸式體驗所激發的對於“當下”的領悟和洞見:每個當下,都包含著宇宙的全部信息和它們的相互關係,但生命個體受到感知的侷限,只能接收到極小部分,這部分就叫現實。切開時間,過去和未來存在的全部意義,就在於激活我們頻頻發生的每個當下。

名師堂|嚴永紅:洞見“蟲洞”,照明設計呈現不凡藝術

大咖洞見,思維碰撞

名師堂|嚴永紅:洞見“蟲洞”,照明設計呈現不凡藝術

嚴永紅

早些時候就希望能和藝術家加強合作,促進照明設計、工程與藝術的融合,為人們創造出更具藝術韻味的城市光環境作品。這次和鍾老師的合作,非常愉快,希望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為人們創造出高質量的作品。

目前,城市景觀照明的發展使得城市街道中高層建築上鋪天蓋地的LED點光源,城市變成了“超級大電視”,使城市夜晚形象奇觀化,製造出誇張、美麗的城市幻像。同質化、無辨識度的影像剔除了各個城市獨有的文化特徵,把街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影院,市民和遊客成為被動的觀影者。現代光電技術裹挾著資本用誇張的、只能遠觀和仰視的影像空間置換了城市公共區域的物理空間,淡化和掩蓋了各種有趣的日常百態。

名師堂|嚴永紅:洞見“蟲洞”,照明設計呈現不凡藝術

各個城市的夜景建設特別多,手筆也特別大,民眾對媒體屏也不陌生,但當作品不斷重複,藝術就失去意義了,加上夜景建設投入大,能耗十分大,可能會做成浪費。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會構成光汙染,媒體屏始終會發光,當太多的點一起發亮時,可能會令附近的住戶受到滋擾。出於對這場橫掃一線到四線城市的夜間視覺盛宴的擔憂;

我們希望把城市夜空還給人,讓人們可以同時用眼和身體去感知真實的城市物理空間。在這個圖像替代文本的時代,影像化似乎不可避免。但真實的城市空間體驗,應該讓人可以感知季相、時間的變換所帶來的光線、溫度和聲音的不同;因此,《洞見》裝置具有強烈的在地性特徵——它所呈現出的形態、殼體上的每一個開孔、LED格柵的排列方式,以及影像和音樂,都是對特定物理空間的回應。因此,它並不只是通常意義上的一個影像播放器,它是城市公共空間的一部分:無論插電與否,人們因它而聚集到一起,穿越它,體驗被它所包裹,感受變幻的日光透過計算精確的金屬孔洞塗抹在身體上的那種或錈懶、或熱辣的質感。

名師堂|嚴永紅:洞見“蟲洞”,照明設計呈現不凡藝術

嚴永紅表示雖然《洞見》的投入有限,但它的內容可以是無限的,希望透過《洞見》將大家的眼光從城市立面上下移,在大眾能接觸到的一個公共空間裡看到這樣的一個東西,對這個行業整個設計的走向作出領導。

名師堂|嚴永紅:洞見“蟲洞”,照明設計呈現不凡藝術

鍾飈

我和嚴老師首度合作,用照明科技建構物質軀體,用數字藝術賦予精神靈魂。這個8米長的交互影像裝置《洞見》,是“穿越蟲洞”系列作品的第一部。蛀蟲永遠不會知道,自己蛀洞的日常勞作,被人類帶到宇宙尺度,成為一個偉大概念的同盟。“蟲洞”又稱時空洞,是宇宙遙遠區域間的時空細管,連接多維時空。儘管它的存在還未被證實,但無底線和上限的穿越屬性卻讓人們無限憧憬。現在,“蟲洞”終於有了藝術化身,“穿越蟲洞”系列作品嚐試通過藝術去接近變幻無常的根源。

名師堂|嚴永紅:洞見“蟲洞”,照明設計呈現不凡藝術

我曾提出“萬古開今”的概念,所謂萬古開今,就是指所有的過去造就了當下。因此,每個當下,都連接著宇宙的全部信息和它們的相互關係,但生命個體受到感知的侷限,只能接收到極小部分,這部分就叫現實。反過來說,現實中的一切,都有背後的成因。而“洞見”正是用數字藝術展開形象誕生之前的抽象景觀,讓觀眾回到現實深處浩瀚的成因之中,回到隱性關聯的天網之中,回到可能性之中,那裡,才是我們無盡的來源和歸宿。而這一切,又無需理解,因為觀念已經融化在現場體驗中。所以,不管賦予它何種意義,都不如人們從中獲得的快樂。

名師堂|嚴永紅:洞見“蟲洞”,照明設計呈現不凡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