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和大家談談穿插迂迴戰術

熟知我軍戰史的朋友想必對穿插迂迴這個字眼不會感到陌生,我軍許多戰役文獻中都有關於向敵側後迂迴,大膽穿插,打亂敵軍部署殲敵大部的記載。小說《亮劍》中李雲龍部在淮海戰役中的首戰——窯灣鎮戰役就是典型的穿插作戰:逃跑的敵軍和追擊的我軍全都打亂了建制,部隊只認衣服不認人,哪裡有槍聲就往哪裡衝。敵軍主力兵團被徹底分割,其擁有的機動和火力完全無從發揮,以致被我軍全殲。


老兵和大家談談穿插迂迴戰術


說起來,穿插和迂迴是兩個並不相同的戰術行動。迂迴是避開敵軍正面,運動至其側後。而穿插則是部隊利用敵軍兵力佈置的空襲果斷插入敵軍兵力結合部,以快速有效的作戰行動將敵軍分割。即孫子兵法所說使敵人“前後不相及,眾寡不相恃,上下不相收,卒離而不集,兵合而不齊”,也就是說,被分割的敵人並非顧頭不顧腚,而是不管是捂頭還是護腚都被我軍的優勢兵力死死地壓制著,根本心有餘而力不足。看到這裡有水平高的朋友可能就要說了,不就是以正合以奇勝麼?看過兵法的有誰還不明白了,操作起來應該沒什麼太大的難度係數吧。


老兵和大家談談穿插迂迴戰術


我們在《淺析鉗形攻勢》一文中提到過,對敵軍的快速穿插分割目的在於以局部的優勢兵和火力將割裂當面敵軍與其他敵軍的聯繫,從而將之零敲碎打,各個擊破。但正如彈痕不止一次引用過的克勞塞維茨的名言所說:戰爭是兩股活的力量的衝突。敵軍的指揮人員在戰役部署和實施的過程中會盡量避免能使我軍有機可乘的兵力空隙的存在,一旦發現我軍利用其兵力空隙進行穿插,勢必會動用一切能動用的兵力和火力對實施穿插的我軍部隊予以攔截消滅。


老兵和大家談談穿插迂迴戰術


看過電影《大決戰》的朋友應該對淮海戰役前敵軍進行戰役佈置的場景很熟悉,當蔣軍將領向凱申公進言他的佈置是兵家所忌諱的一字長蛇陣時,凱申公自信滿滿的背了一段《孫子兵法》:“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應該說,這個佈置即使算不上高明,倒也中規中矩。蔣軍數量龐大的機動兵團沿津浦、隴海兩條鐵路幹線收縮防禦,一旦其中一部遭遇我軍合圍,被圍兵團利用把兵力、火力優勢就地轉入防禦等待援軍,而負責救援的兵團則利用其機動優勢在外線對我軍進行反向包圍。這種內線固守,外線機動兵團伺機殲敵的戰法也被稱為“天爐戰法”,在與日軍作戰之時起到過一定作用。


老兵和大家談談穿插迂迴戰術


這一部署的目的就是為了應對我軍對其主力兵團可能進行的穿插分割,但在實際的戰役過程中,由於蔣軍內部各種派系紛爭加上判斷指揮失誤,我軍及時抓住戰機對敵主力兵團逐一分割。本文開頭所提到的窯灣鎮戰役即發生於淮海戰役期間,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對敵軍進行迂迴穿插,我軍自身也要面臨建制被打亂,指揮、後勤跟不上等困難,而在進行進攻作戰中,我軍面對此種情況所要承受的風險和傷亡要比敵軍更大。畢竟是客場作戰,敵軍在地形、後勤等方面的處境是優於我軍的,而且敵軍經過長期經營有足夠的支撐點可以依託。守勢作戰的敵軍相互之間的距離往往不會太大,對敵進行穿插迂迴的我軍很可能遭遇幾面夾擊的風險。


老兵和大家談談穿插迂迴戰術


這就要求部隊在作戰中必須準確判斷敵軍的動向和意圖,並迅速採取行動,利用敵軍暴露出來的破綻對敵進行大膽穿插。比如前文所說黃百韜兵團在新安鎮徘徊的兩天,如果總前委沒有及時對這一敵情做出反應,那麼黃百韜兵團很有可能實現其與邱李兵團會合的原計劃,這無疑將加大我軍下一階段戰役進行的難度。同時,部隊須有高度的主動精神和獨立作戰能力。在敵我交織在一起,部隊建制被打亂、指揮、聯絡、後勤保障都中斷,敵、我情況難以判斷的情況下,主動精神和獨立作戰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除了前文所說的窯灣鎮戰役,遼瀋戰役期間對廖耀湘兵團的攻擊作戰中同樣出現過部隊建制被衝散的情況,電影《大決戰》中有這樣一個情節,部隊向林總報告說:縱隊找不到師,師找不到團。林總只回復了一句:找得到廖耀湘就行。


老兵和大家談談穿插迂迴戰術


在戰役進行過程中,我軍也要面臨敵軍獲悉我軍動向,判明我軍意圖,集結優勢兵力對我進行阻擊、殺傷的危險。這就需要在作戰前對敵情、地形做好相應研究判斷,對敵軍作戰特點預先進行了解,以快速堅決的行動打亂敵軍預先部署。三所裡戰役中,38軍除了要快速奔襲及時趕到穿插地域外,還要面對美軍空軍的空襲和南朝鮮、土耳其、英國等“聯合國軍”部隊的阻擊。而參戰的38軍113師一反常規不加隱蔽直接行軍,使得美軍飛行員誤以為他們是潰退下來的南朝鮮部隊而未引起警覺。38軍在14小時的穿插過程中一路打垮南朝鮮、土耳其、英國等“聯合國軍”部隊的阻擊和騷擾完成了總里程72.5公里的強行軍,創造了世界戰史上的奇蹟。


老兵和大家談談穿插迂迴戰術


進行穿插作戰,部隊最重要的是要有不怕犧牲,頑強作戰的意志。部隊建制被打亂,除了會失去指揮、補給中斷以外,也意味著很難得到友鄰部隊的增援,這就會導致雖然我軍在戰役或者戰術層面上擁有優勢兵力,但在單獨的某一場戰役中,則不得不陷入以寡敵眾的境地。在東野對廖耀湘兵團的穿插作戰中,3縱一個排穿插到了廖耀湘兵團指揮所駐地胡家窩棚,參戰指戰員從林立的天線判斷這最起碼是敵軍一個團指揮所,但依舊主動發起了攻擊。在判明該處為廖耀湘兵團指揮所以後,參戰指戰員沒有被優勢敵軍嚇倒,而是架設電臺向上級報告,最終以除一人重傷其餘全部犧牲的代價換來了廖耀湘兵團被全殲的戰果。


老兵和大家談談穿插迂迴戰術


穿插迂迴作戰的要義在於機動,重點在一個快字上。對敵情判斷要快,決策部署要快,部隊迂迴要快,對敵穿插要快。但穿插迂迴的落腳點在一個準字上,即對敵情判斷要準,對部隊情況瞭解要準,穿插的時機和地點要準,對戰局變化信息掌握要準。如果行動猶豫不決,對敵情判斷不明,對我軍部隊情況掌握不準,則不僅無法取得戰役勝利,還很有可能遭受巨大損失。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這一傳統戰法加上信息化和機械化的翅膀,必然能在未來的戰爭中繼續延續其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