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爾丹的傳奇色彩人生,潮起潮落,也可謂是一代梟雄

上天似乎對康熙“獨有情鍾”,剛剛平定了三藩內亂,就來了俄羅斯侵邊;剛解決完東北,西北又殺來了噶爾丹。真是殺完了狗,對付完了熊,緊接著狼又來了。內憂外患一件接著一件。

噶爾丹何許人也?據說他的出生也頗具傳奇色彩,史書說噶爾丹“生而神異,有大志,好立奇功,父母欲立之為洪(琿)臺吉”,但他日後卻去西藏出家當喇嘛了。據蒙古文文獻記載,1635年,西藏黃教赴準噶爾的首領溫薩活佛,曾向巴圖爾琿臺吉的妻子玉姆夫人許諾,死後將在她的懷裡轉世。在溫薩活佛圓寂後的第二年,玉姆夫人正巧生下了噶爾丹。這為噶爾丹的出生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在噶爾丹十三歲(一說九歲)時,他被認定為西藏溫薩活佛的轉世,於是被迎請到了西藏。他先是在扎什倫布寺拜四世班禪為師,爾後到拉薩在達賴喇嘛門下學經。由於他稟性聰穎,很得五世達賴的賞識。如果按照這條路走下去,噶爾丹一定會是一個德高望重的活佛。

然而,歷史為噶爾丹準備了另外一條曲折的道路。1670年,在爭奪準噶爾汗位的鬥爭中,噶爾丹的哥哥僧格(1653—1670在位)遭到異母兄弟車臣臺吉和卓特巴巴圖爾的殺害。消息傳到西藏,達賴喇嘛立即准許噶爾丹還俗,支持他返回準噶爾掌權,以在衛拉特蒙古中擴大黃教。一年後,噶爾丹自西藏返回準噶爾,並率領僧格舊部與車臣臺吉和卓特巴巴圖爾聯軍,在阿爾泰山地區展開激戰。車臣兵敗被殺,卓特巴巴圖爾攜幼弟達哩及殘部逃亡青海。噶爾丹雖然出身喇嘛,卻極具軍事才幹。凡遇戰事,他戰略戰術得當,指揮果斷,無所畏懼,身先士卒,奮力拼殺;所以每戰必勝,自己則“身不著一矢”,由此樹立崇高威信。他還俗的目的,不僅僅是為僧格報仇,更在於締造一個如成吉思汗時期那樣的、不依附於任何政治勢力的統一的蒙古帝國。因此,噶爾丹在掌握準噶爾的統治權後,便接受了臣僚提出的“近攻計”,對衛拉特諸部和鄰近部族發動了一系列征服戰爭,不斷壯大實力。通過一系列的西征,噶爾丹不僅拓疆千里,解除了來自汗國西部的軍事威脅,而且在軍事實力和物資供應等方面,為揮戈東進做了充足的準備。

為實現統一蒙古的事業,噶爾丹必須首先要同清朝爭奪對喀爾喀蒙古的控制權。在這個過程中,噶爾丹運用外交手段尋找靠山。1673年,衛拉特的使者向俄國外交事務部遞交了噶爾丹的兩封信。在這些信件中,噶爾丹力圖說明他對俄國的和好態度。之後,他又多次派遣使者跟俄國當局溝通,表現出利用清政府和俄國的矛盾來制約清廷的意圖。而作為回應,俄國通過貿易的方式,給予了噶爾丹大量火器支援,這些火器在以後的戰爭中給清軍帶來了不小傷亡。不久,因沙俄入侵,中俄戰爭爆發。康熙皇帝經過反覆權衡,在雅克薩之戰取勝的情況下,於《尼布楚條約》中對俄國做了部分讓步,以換取俄國不支持噶爾丹。

那時候,蒙古族分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個部分。除了漠南蒙古早已歸屬清朝外,其他兩部也都臣服了清朝。噶爾丹的東進打敗了漠北蒙古。十萬的漠北蒙古人逃到漠南,請求清朝政府保護。康熙帝便派使者到噶爾丹那裡,叫他把侵佔的地方還給漠北蒙古。噶爾丹自以為有沙俄撐腰,十分驕橫,不但不肯退兵,還以追擊漠北蒙古為名,大舉進犯漠南。

面對草原狼的進攻,康熙帝決定親征噶爾丹,康熙二十九年(1690)七月六日,康熙帝分兵兩路進發:左路由撫遠大將軍碩裕親王福全率領,出古北口;右路由安北大將軍碩恭親王常寧率領,出喜峰口。康熙帝本人則親自帶兵在後面指揮,率領內大臣國舅佟國綱、佟國維,內大臣索額圖、明珠等,組成強大的軍事智囊團和後勤部隊。

右路清軍先接觸噶爾丹軍,結果打了敗仗。噶爾丹長驅直入,一直打到離開北京只有七百里的烏蘭布通(今內蒙古昭烏達盟克什克騰旗)。噶爾丹得意揚揚,還派使者向清軍要求交出他們的仇人。禍不單行,這時康熙也由於水土不服,發起了高燒。無奈之下,他只有命福全全力反擊,自己打道回宮了。

康熙二十九年(1690)八月初一,福全率領的清軍抵達烏蘭布通。兩軍隔河而望,噶爾丹在高處,福全在低處;噶爾丹在暗處,福全在明處。噶爾丹把自己的幾萬騎兵集中在大紅山下,後面有樹林掩護,前面又有河流阻擋。他把上萬只駱駝,縛住四腳躺在地上,駝背上加上箱子,用溼氈毯裹住,擺成長長的一個駝城。叛軍就在那箱垛中間射箭放槍,阻止清軍進攻。結果,這些可憐的駱駝成了清軍炮火的活靶子。清軍用火炮火槍對準駝城的一段集中轟擊,炮聲隆隆,駝城被打開了缺口。清軍的步兵騎兵一起衝殺過去,福全又派兵繞出山後夾擊,把叛軍殺得七零八落,殺得噶爾丹找不到北。狡猾的噶爾丹一看形勢不利,一面派喇嘛到清營求和,一面趁機帶著殘兵逃到漠北。福全戰鬥經驗太少,為人心眼太實,中了噶爾丹的緩兵之計,這次戰鬥沒能徹底消滅噶爾丹勢力。

噶爾丹回到漠北,表面向清朝政府表示屈服,暗地裡重新招兵買馬。1694年,康熙帝約噶爾丹會見,訂立盟約。噶爾丹不但不來,還暗地派人到漠南煽動叛亂。他揚言,他們已經向沙俄政府借到了鳥槍兵六萬,將大舉進攻。內蒙古各部親王紛紛向康熙帝告發。

1696年,康熙帝第二次親征,分三路出擊:黑龍江將軍薩布素從東路進兵,發起側面大進攻;大將軍費楊古率陝西、甘肅的兵,從西路出兵,截擊噶爾丹的後路;康熙帝親自帶中路軍,從獨石口出發。三路大軍約定時期夾攻噶爾丹,來個包餃子。康熙帝的中路軍到了科圖,遇到了敵軍前鋒,但東西兩路還沒有到達。這時候,有人傳說沙俄將要出兵幫助噶爾丹。隨行的一些大臣就有點害怕起來,勸康熙帝班師回北京。康熙帝不為所動,堅持到底,繼續進兵克魯倫河,並且派使者去見噶爾丹,告訴他康熙帝親征的消息。噶爾丹在山頭一望,見到康熙帝黃旗飄揚,軍容整齊,連夜拔營撤退。

康熙帝一面派兵追擊,一面趕快通知西路軍大將費揚古,要他們在半路上截擊。噶爾丹帶兵奔走了五天五夜,到了昭莫多(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東南)正好遇到費揚古軍。昭莫多原是一座大樹林,前面有一個開闊地帶,歷來是漠北的戰場。費揚古按照康熙帝的部署,在小山的樹林茂密地方設下埋伏,先派先鋒四百人誘戰,邊戰邊退,把叛軍引到預先埋伏的地方,清軍先下馬步戰,聽到號角聲起,就一躍上馬,佔據了山頂。叛軍向山頂進攻,清軍從山頂放箭發槍,展開了一場激戰。費揚古又派出一支人馬在山下襲擊叛軍輜重,前後夾擊。叛軍死的死,降的降。最後,噶爾丹只帶了幾十名騎兵脫逃。

經過兩次大戰,噶爾丹叛亂集團土崩瓦解,康熙帝要噶爾丹投降,但是死腦筋的噶爾丹繼續頑抗。隔了一年,康熙帝又帶兵渡過黃河親征。這時候,噶爾丹原來的根據地伊犁,已經被他的侄兒策妄阿那布坦佔領;他的左右親信聽說清軍來到,也紛紛投降,願意做清軍的嚮導。噶爾丹走投無路,最終服毒自殺。

康熙帝與噶爾丹的戰爭,打了八年,終於平息了蒙古草原上的騷亂,維護了中國版圖的統一。打那以後,清政府重新控制了阿爾泰山以東的漠北蒙古,給當地蒙古貴族各種封號和官職。清政府又在烏里雅蘇臺設立將軍,統轄漠北蒙古。後來,噶爾丹的侄兒策妄阿那布坦攻佔了西藏。1720年,康熙帝又派兵遠征西藏,驅逐了策妄阿那布坦,護送達賴喇嘛六世進藏。以後,清政府又在拉薩設置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西藏回到了祖國大家庭的懷抱。從此,康熙花費了十餘年時間,終於在西北建立了一條長達萬里的“防護林”,一條無形的“萬里長城”,有效地完成了國家一統的使命,為中國的廣袤疆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